兼愛非攻是哪個學派思想家提出的?兼愛非攻是什么意思?

日期:2022-09-05 09:22:23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兼愛非攻是哪個學派思想家提出的?


1.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家是(  )

A.孟子B.荀子C.韓非子D.墨子

分析 本題考查百家爭鳴.

解答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統治者要以“仁政”治國;荀子主張強調“禮學”,認為“禮”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和治國的根本.強調把“禮”和“法”結合起來才能治理好國家,明確尊卑等級;韓非子是戰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和“非攻”,要求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堅決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戰爭.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家是墨子.
故選D.

點評 要注意區分百家爭鳴各家的思想主張.



墨子是春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創造性地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觀點,一度與儒家并稱“顯學”,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去世后,他的弟子根據他的生平事跡和所講所思,整理成《墨子》一書,對后世影響很大。

近代學者楊向奎評價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決不低于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于他們。他個人的成就,就等于整個希臘。”


毛主席自幼熟讀經史,對先秦諸子都有很深的了解,尤其是對墨子,有一種執著的偏愛,并深受墨子思想的影響,甚至高度評價墨子說:“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1939年2月初,陳伯達寫了一篇《墨子的哲學思想》,這是陳伯達響應毛主席提出的“研究古代文化遺產”號召后,寫的一篇諸子研究系列論文。

這篇論文,陳伯達下了很大的功夫,對墨子做出了很高的評價,并送給毛主席審閱,請毛主席指教。

毛主席通讀了全文后,認為這篇文章專業水準很高,非常高興,就給陳伯達回了信,說:“《墨子的哲學思想》看了,這是你的一大功勞,在中國找出赫拉克利特來了。”

不過,在對這篇文章給予肯定的同時,毛主席認為論文的題目有些平庸,沒有體現出對墨子功績的彰顯,因此,他建議陳伯達把論文題目改為《古代辯證唯物論大家——墨子的哲學思想》或《墨子的唯物哲學》。


兩個月后,毛主席受邀參加抗大生產運動初步總結大會,并在會上作了即興講話,說:“歷史上的禹王,他是做官的,但也耕田。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動手做桌子、椅子。歷史上幾千年來做官的不耕田,讀書人也不耕田,假使全國黨政軍學,辦黨的,做官的,大家干起來,那還不是一個新的中國嗎?”

而且,毛主席還把馬克思主義與墨子的學說結合了起來,墨子曾經說過:“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意思是勞動是人的本質,生產勞動是人類非常重要的活動。毛主席就把這一思想創造性地與馬克思主義相融合,說:“馬克思主義千條萬條,中心的一條就是不勞動者不得食。”

實際上,這個思想也深深影響著毛主席,無論是在建國前還是在建國后,毛主席都對勞動人民非常重視,對勞動模范更是親自表彰,比如著名的淘糞工人時傳祥,就深受毛主席的推崇,經常把他接到家里吃飯,還在國慶的時候把他請上天安門參加觀禮。


孟子曾經對墨子高度評價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這個“兼愛”,就是墨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指的是墨子希望整個社會不分貴賤,期望社會達到“強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多詐者不欺愚”的理想狀態。

這個思想對毛主席的影響很深,他在讀《倫理學原理》時,就批注道:“墨子之兼愛系互助,并非棄吾重大之利益而供他人之小利,乃損己利人而果有利于人也。”

“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意思是,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就是把自己從頭到腳磨成粉末都不怕,強調的是為人民犧牲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毛主席畢生所追求的。

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強調說:“人是應該有點精神的。”這種精神,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時代,具有標志性的奮斗意義。


毛主席一生為中國的革命事業鞠躬盡瘁,這就是“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體現,也是其心系百姓,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初心。

墨子還有一個重要思想,就是“節用”,在與越王討論治國之道時,墨子說:“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意思是說,只要越王你能同老百姓一樣,有衣服穿、能吃飽就行了,國家肯定能治理好。

毛主席對墨子的“節用”思想也非常看重,他的一生也都過著簡樸的生活,并倡導大家身體力行。

1956年,毛主席在八屆中央委員會二次會議上講到了節儉的問題,強調說:“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1957年2月,毛主席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中,又講到了節儉問題,強調說:“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


毛主席對自己的要求也非常嚴格,一生都非常節儉,一件睡衣穿了一輩子,有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也有54個補丁,這種樸素節儉的情懷,跟墨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可以說,毛主席倡導勤儉建國,是身體力行的。

墨子的“尚賢”思想,是其政治主張中最突出的一點,強調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個帝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任用賢能,強調“尚賢是為政之本”。

墨子認為,任用賢能,就必須堅持五湖四海,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只要你有才,你有能力,就應該把你放到相應的崗位上。同時,墨子還強調說,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人民的創造力也是無窮的。

這個思想觀點,毛主席也非常認同,還說過一句擲地有聲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寫道:“我們民族歷史從來就有兩個對立的路線:一個是‘任人唯賢’的路線,一個是‘任人唯親’的路線。前者是正派的路線,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線。”

為此,毛主席告誡全黨:“我們共產黨的章法,絕不能像蔣介石他們一樣搞裙帶關系,一個人當了官,沾親帶故的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如果那樣下去,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和蔣介石一樣,早晚要垮臺。”

可見,墨子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著很多現實意義,毛主席倡導的很多思想,也都跟墨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兼愛非攻是什么意思?

1.兼愛非攻: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

2.天志明鬼:墨子不僅堅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認為它們對于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

3.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

4.節用節葬。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

5.非樂:墨子把音樂作為享樂的部分,認為統治者欣賞音樂,占用了治理國家的時間,老百姓欣賞音樂也要占用勞動生產的時間,而且浪費資源,有礙天下進步,否定對音樂于人們的調節作用,因此要廢除音樂。

6.非命:墨子主張“天志”,但是又主張“非命”。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