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年事跡簡單介紹,感動中國黃大年的事跡和精神品質心得體會

日期:2022-09-05 09:40:3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黃大年事跡簡單介紹

黃大年 新華社發

  事跡簡介:黃大年,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8月生,廣西南寧人,生前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帶領團隊辛勤奉獻,頑強攻關,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去世,年僅58歲。2017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感動中國黃大年的事跡和精神品質心得體會

黃大年——一位放棄一切毅然決然回國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發展奉獻了他的一生。

黃大年,于1958年8月出生,生前擔任吉林大學科學部部長,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黃大年的一生中,早在青年時期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甚至不惜放棄國家給出的優越條件,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為祖國的發展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的心血。

甚至在黃大年教授回國后,他從來沒有提起過有關金錢方面的事,他所想的只是將自己所運用的學術研究抓緊時間奉獻給祖國的發展。甚至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還一直在床上打著點滴,在病床前為學生們的疑惑進行一次次的解答,他記得有一次,團隊中一個問題無法解決時,他的學生們不分晝夜的跟隨他去探索去解決問題。

然而2017年1月8日13時38分,正午的太陽照進了重癥監護室黃大年教授的窗欞,年僅五十八歲的黃大年教授永遠離開了我們。


一代功勛——“黃大年”

  1. 從小就優秀的“科學家”

黃大年,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父母皆是知識分子,所以從小就侵染了書香氣氛的他也十分熱愛學習,同時也十分具有學習的天賦。他的父母都是當時國內地質學方面的相關專家。

所以在父母的影響下,黃大年對這方面的知識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當時周恩來總理曾提出的一句誓言對黃大年的一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久久地在他的耳邊回蕩。他覺得作為一名中國人,也就應該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自己的祖國,而他的一生也是這樣做的。

因1975年我國還未能重新回復高考,黃大年無法步入高校進行深造。但他在父母的指引下,他參加了當時的地質隊,在地質隊勘測期間,黃大年教授也不忘一直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從而使他忘記了許多繁瑣的雜事。

在1977年,我國恢復了高考之后,黃大年也緊緊地掌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努力學習,希望早日重新回歸校園。1977年,黃大年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學府——長春地質學院(現在的長春大學)。在當時,受他的父母的影響,也同時選擇了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機械與電子技術專業。

在1992年,拿到了吉林大學研究生學位的同時,因各個方面都表現十分突出。獲得了赴英留學的機會,而在當時也僅僅有30個名額可以前往英國利茲大學繼續深造。而他則是得到了其中的一個名額,在黃大年接受到通知后,他也明白了他的學習之路也許才就此開始。


  1. 甚至與妻子“離婚”也要回歸祖國

奔赴英國進行學習的黃大年。經過了數年的博士學習研究以及許多方面工作的實踐探索,黃大年在世界航空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當時,英國給出的極為優越的條件甚至是他的妻子都不支持黃大年放棄英國的優許優厚待遇回歸祖國。但黃大年卻說到,即使與妻子“離婚”也不能阻擋他回國的步伐。

在當時,航空母艦的建造對于一個國家的實力來說,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只要我國航空發展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其他別的國家或許就能了解到相關信息,黃大年教授在英國時,曾擔任過一家公司的有關航空方面研究的總負責人長達12年之久,也長期從事于海洋與航空移動平臺高精度地球微重力等探測技術工作,在此領域也可以說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為了努力掌握世界航空地球研究領域的核心內容,他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加入了英國國籍,也正因如此失去了黨籍。對于黃大年來說,英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即使誘人,但對祖國的報答之心無時無刻不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中。在生活中,他也有著許多興趣愛好,也經常和朋友談論過去的那些偉人,他也在朋友圈中曾提出過“黃大年之問”


  1. 將自己的畢生心血奉獻給了祖國

回國后,黃大年首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吉林大學,擔任了吉林大學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全職教授,同時也是當時學院的研究生博士生導師,在母校任職期間,黃大年教授著重培養國內的優秀人才,為我國培育了眾多名博士以及碩士。他帶領著團隊不斷嘗試攻克各項實驗項目,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貢獻。

作為項目的負責人,黃大年教授幾乎把自己全部的身心和時間都投入在了實驗項目上。甚至成為了當時科研工作當中工作時間最長的人,因為常年工作十分忙碌,他的學生透露到黃大年教授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但黃大年教授甚至還不想花費時間去醫院接受治療,身上只是帶一些藥品,以防不時之需

黃大年教授使我國航母領域等許多技術的不斷突破,也使得我國“硬實力”不斷提升,因為當時這一技術的優勢。使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所提升,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但在那個時候,在國際上的中國人卻并不太招人待見。

因為在黃大年教授在赴英國前已經在祖國加入了黨,但也正因如此,在求學過程中很多核心知識點都無法接觸到。但學不到真本領又怎能報效祖國呢?黃大年教授說道,個人的榮辱并不重要,只有當學到了真正的知識,學到了真正的真才實干,才可以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這也是他在他的一生中所不斷追求的最高境界。黃大年教授是我國的棟梁,是祖國發展路上的先鋒者,為我國的發展奉獻了他的一生。在2017年,黃大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如此同時,他的事跡也被全中國的人所熟知,也值得被所有中國人所贊嘆。雖然黃大年教授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毅然決然回歸祖國,為祖國發展付出自己的一生的事跡,值得我們為之感到敬佩。


  1. 一生的榮譽,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黃大年教授秉持著一切為了祖國的理念,把我國的超高精密機械等許多領域的發展作為了他畢生的追求,黃大年教授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是多么重要的一位人物,是他推動了我國航母,納米等眾多事業的發展。但他也完全有自己的權利去選擇讓自己有著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甚至如果當他選擇留在英國而不是選擇回國時,也沒有人能夠去向他“聲討”些什么,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我們的祖國。

黃大年的一生中,留給我們的是他的精神,是他一生中為了祖國母親的精神。2017年1月4日。黃大年教授身體不適,也就在當時他的外孫降臨到了距離中國長春萬里之遙的英國,他也給他的外孫起著一個中文名,名叫春倫,也就是長春的春,倫敦的倫。黃大年教授曾說起過,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忘最喜歡的兩個城市。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黃大年教授留給我們的精神,為我們前進的方向樹立了標桿,為我們發展輸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只盼能夠在無盡的時光中會有無數個這樣的愛國者,愿意為了祖國奉獻出自己畢生的心血。也正因有無數個這樣的愛國者,才使我國能夠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