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用語打螺絲是什么意思?
最開始指的就是工廠里面打螺絲,后面變成了一切簡單重復、機械乏味、薪資低的工作的簡稱,更多的是被互聯網從業者拿來形容自己的碼農工作,不好好學習就進廠打螺絲。
網絡用語打螺絲,即“擰螺絲”,意思是去工廠打工。擰螺絲梗最早是在2019年小米9嚴重供貨不足時,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假如小米9首月供貨不足百萬臺就立刻去擰螺絲。
后來在2020年8月18日雷軍再次表示,新品太火,導致供不應求,去小米智能工廠幫忙擰螺絲,結果工廠負責人說這里是全自動產線,不需要人工擰螺絲。其實雷軍在炫耀小米新品售賣火爆的同時,還不忘秀了一把小米的智能工廠。隨后的第二天,小米的曾學中也在社交平臺上稱“感謝盧總送的米家電動螺絲刀,設計簡潔,操作簡單。一起擰螺絲去。”于是,再重提“擰螺絲”梗時,順道宣傳了一下小米的電動螺絲刀。
小米的高管集體紛紛秀擰螺絲梗,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小米的又一次低俗營銷,甚至認為小米的“饑餓營銷”又開始了。不過也有些網友認為這不過是小米高管在社交平臺開玩笑式的互動罷了,只是被媒體當作新聞大肆宣傳才讓人反感。
總結
打螺絲,即“擰螺絲”,意思是去工廠打工。擰螺絲梗最早是在2019年小米9嚴重供貨不足時,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假如小米9首月供貨不足百萬臺就立刻去擰螺絲。
打螺絲是什么職業?
說到網絡用語“打螺絲”,大家都都很熟悉!那我們今天就聊聊——打螺絲!現在“打螺絲”已經成為了,非常有名的網絡流行語了!大概意思和以前的“搬磚”差不多!可能大家認為“打螺絲”、“搬磚”這些都是比較缺乏技術和學歷的工種吧!很多人在網上黑別人時,就用“快點去打螺絲吧”、“快點去搬磚吧”這些話,來表示對方庸庸碌碌、沒啥作為!
“搬磚”確實是工地上最不需要技術的工種,有力氣就行。打螺絲也是電子廠最普遍的工種,但是打螺絲卻也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熟練度。打螺絲是電子廠中最要求技術的工種了!可以說一個電子廠的工人,打螺絲打的好,他就可以“吃遍”所有生產電腦、手機的電子廠!打螺絲更類似工地上的壘磚的大工!那么打螺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顧名思義就是給手機等電子產品上擰螺絲!看似簡單,其實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很高的熟練度的!那么小的螺絲,鎖在手機上,搞不好就會滑牙、打歪!尤其是在追求產量和速度的情況下,打螺絲非常需要熟練度!
其實最開始,“打螺絲”這個詞只是在混電子廠的人群圈兒中使用,意思也不是這個工種多么的不需要文化和學歷,那時候同事們相互之間經常拿“打螺絲”開玩笑,意思是打螺絲這個崗位太難做,很討厭!很多進電子廠的新員工分到到打螺絲這個崗位,就直接跑路了!所以那時候大家說“打螺絲”的意思是,分到了一個很“不好”的崗位!
試想一下,把米粒大小的螺絲,擰到手機上,確實也是需要技術的!很多工人分到打螺絲,就直接提桶跑路了。因為不是滑牙,就是打歪,或者速度跟不上,挨一頓叼!其實打螺絲多多練習,還是很容易干的!打螺絲打一個月后,可以說打著瞌睡也能擰進去!
其實無論任何工作,都是平等的!打螺絲也沒有網絡上說的那么不堪,打螺絲的技術難度一點也不比工地上綁鋼筋、燒電焊低!即使你是白領,會寫論文、會搞研究,但是你也不一定打螺絲打的好,術業有專攻!其實無論干啥,能掙錢就行,現在派遣工進電子廠打螺絲,一個月也能拿六七千!打螺絲并不丟人,恰恰是給沒門路、沒學歷的年輕人的一個出路!打螺絲既干凈,又不累,挺好的工作!
打螺絲一個月多少錢?
普通二本大學生,進廠打螺絲,一個月5000塊錢,這樣的經歷,讓我痛并快樂著。我不敢讓家里知道,也不敢讓同學看到,因為他們會說我不務正業、沒出息。
澎湃新聞的這篇文章《一個二本學生的突圍》,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非常有幸能夠接受陳媛媛記者的采訪。由于最近工作繁忙,今天才看到這篇報道。
2013年,我到湖北省襄陽市讀大學,那是我第一次離開老家孝感,去一個新的陌生的城市。我請求父母陪同我一起去學校,倒不是因為我害怕新的環境,而是希望他們也能離開村子,去新的地方看看。另外,也可以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我的父親,只讀了高中,然后就主動放棄了學業。并不是因為成績不好,相反,每次考試,他都是班里的前三名。
因為他還有兩個親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叔,他們也要上學,但家里經濟條件有限,只能供1個人讀書。如果我父親出去工作,就可以再供1個人讀書,并且能夠補貼家用。
我父親有一個大學夢,他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并且為此付出了很多。
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因為有這樣一個重視教育和學習的家庭,我可能跟村里很多同齡孩子一樣,讀了高中就出去打工進廠了。
倒不是說,進廠打螺絲不好,畢竟每個崗位都需要人去做。只不過,讀了大學后,你的就業方向會更多,選擇也會更寬廣,更重要的是工資也會高一點。
我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因為我屬于趕鴨子上架的那種人。
跟其他同學主動看書學習不同,我屬于被動型,需要老師的監督,以及家長的時刻提醒。
我能考上二本,完全歸功于父親的教導,以及老師的培養。
但是,到了大學,我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沒有人管束,就徹底放飛了自我。
在別人準備司法考試以及考研時,我做不到自覺地去學習,奮斗,努力。
如果有一條鞭子,能夠在后面督促我,可能我會跑得更快一點。
然而,大學終究不是高中,它更加的自由,沒有老師的管教,也沒人會在意你成績的好壞,以及前途如何。一切,都需要你自己的高度自覺。
我的悲劇,就在于自律性不夠,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無法嚴格自我要求。
在這里,我真的建議一些家長,如果你的孩子今年9月份,剛上大學,一定要更加的關注他的學業。我就是前車之鑒,切勿重蹈覆轍。
這就導致了,大學畢業后,我十分的迷茫。先后做過銷售、在餐廳端過盤子、送過外賣,進廠打過螺絲,當然也跟著表哥自主創業過。
可以說,跟班里其他同學相比,我走了不少彎路。他們不少人,現在已經在法院、檢查組、律所、公證處、仲裁庭工作,而且在各自的領域,小有成就了。
我目前,在律所還只是起步階段,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社會上工作的5年,給我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思考問題的角度。
農村的孩子,讀了二本、三本大學,他們的出路在哪里,這也是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我時,她提出的疑問。
我個人認為,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在子女人生的每一個關鍵路口,父母如果能夠給出指導,并且時刻提醒,將非常有助于孩子的進步。
可惜的是,農村的很多大人,他們的精力主要用于打麻將、打撲克、看電視劇等,并沒有重視子女的教育和學習。
在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一本,985,211時,他們眼里只有嫉妒,嘴上只有鄰居家的孩子這么聰明,你卻這么笨的抱怨。卻不去思考,自己有沒有為孩子的學習上心過、付出過,指導過。
作為農村出來的孩子,自己的覺醒,以及奮斗也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我的兩個叔叔,沒有爺爺奶奶在學習上的指導,但是他們自己意識到了讀書能夠改變命運,于是就發憤圖強,改變了人生。只不過,依靠個人的醒悟,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需要父母的培養。
作為農村出來的二本大學生,希望我的個人經歷,能夠給一些同樣生活狀態的孩子,有所警示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