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貧選自哪本書?清貧作者是誰?清貧一文中作者過著怎樣的生活?

日期:2022-09-14 20:58:2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清貧選自哪本書?清貧作者是誰?


一、信仰的力量——《清貧》

——抓住志敏發洋財,大失所望無所獲。

《清貧》是革命烈士方志敏所著的文章,全文主要分為三部分。選自《可愛的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收錄于滬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第十一課,冀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23課)。本文詳細記敘了國方兵士捕獲方志敏以后想從他身上發洋財,結果一無所獲的“趣事”。


二、文學常識

——贛東十軍創建者,江西弋陽方志敏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陽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第十軍的創建者。1935年因叛徒出賣,被捕犧牲。遺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記實》等。


三、作者簡介

生平

1、——江西農協秘書長,閩浙主席蘇維埃。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人。1922年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建立了江西的中共黨、團、軍組織和革命根據地。曾任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省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革命運動。


2、——真理實際相結合,建黨建軍有經驗。

1928年1月,參與領導弋橫起義,創建贛東北蘇區,是贛東北革命根據地與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創建人之一。先后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紅十一軍政治委員,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他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贛東北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毛澤東稱之為“方志敏式”的根據地。


從戎生涯

1、——領導起義游擊戰,土地革命建政權。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潛回贛東北,恢復中共基層組織,組織農民武裝。次年1月領導弋陽、橫峰起義,進行游擊戰爭,開展土地革命,組織工農政權,創建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


2、——當選中央執行委,并獲授予紅旗章。

歷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信江、贛東北省和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代理政治委員、贛東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十一軍政治委員、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等職。曾當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主席團委員,并獲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授予的紅旗章。


永垂不朽

1、——接應部隊復入圍,玉山隴首村被俘。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任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兩月余,被7倍于己的敵軍圍困。他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后續部隊,復入重圍,終因寡不敵眾,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玉山隴首村被俘。


2、——士兵搜遍志敏身,時表鋼筆沒一分。

被捕那天,兩個國民黨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塊時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誠如方志敏所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文章。


3、——南昌就義下沙窩,遺骨安葬在梅嶺。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當時才36歲。遺骨現安葬于南昌市郊梅嶺。《可愛的中國》節選改編后被選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三單元第三課、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第四單元第一課。


四、名句

——國家安定有初心,經濟繁榮不忘本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這是方志敏同志的名著《清貧》中的名句,是他作為一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斗士的警句。今天,雖然革命勝利,國家安定、經濟繁榮,但是作為與方志敏同志同一戰線的馬克思主義的衛士,在閱讀《清貧》時,感到分外的親切。


五、原文

1、——頗似奇跡或夸張,舍已為公又矜持。

我從事革命斗爭,已經十余年了。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業。這在國民黨的大人物身上,頗似奇跡,或認為夸張;而矜持不茍,舍已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


2、——熱望搜出千八百,金鐲戒指意外財。

所以,如果有人問我身邊有沒有一些積蓄,那我可以告訴你一樁趣事: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個最不幸的日子,有兩個國民黨軍的兵士,在樹林中發現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時候,他們滿肚子熱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鐲金戒指一類的東西,發個意外之財。


3、——拿著一個木榴彈,拉出榴彈中引線。

哪知道從我上身摸到下身,從襖領捏到襪底,除了一只懷表和一支自來水筆之外,一個銅板都沒有搜出。他們于是激怒起來了,猜疑我是把錢藏在那里,不肯拿出來。他們之中有一個左手拿著一個木柄榴彈,右手拉出榴彈中的引線,雙腳拉開一步,作出要拋擲的姿勢,用兇惡的眼光盯住我,威嚇地吼道:


4、——一個銅板都沒有,這里發財錯想法。

“趕快將錢拿出來,不然就是一炸彈,把你炸死去!”“哼!你不要作出那難看的樣子來吧! 我確實一個銅板都沒有;想從我這里發洋財,是想錯了。”我微笑著淡淡地說。“你騙誰!像你當大官的人會沒有錢!”拿手榴彈的兵士堅決不相信。


5、——不會沒錢藏在那,我老出門騙不得

“決不會沒有錢的,一定是藏在那里,我是老出門的,騙不得我。”另一個兵士一面說,一面弓著背重來一次,將我的衣角褲襠仔細地捏,總企望著有新的發現。“你們要相信我的話,不要瞎忙吧! 我不比你們國民黨當官,個個都有錢,我今天確實是一個銅板也沒有,我們革命不是為著發財!”我再向他們解釋。


6、——又在藏躲地方查,注目搜尋無所得。

等他們確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時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圍,低頭注目搜尋了一番,也毫無所得,他們是多么的失望啊!那個持彈欲放的兵士,也將拉著的引線仍舊塞進榴彈的木柄里, 轉過來搶奪我的表和水筆。后彼此說定表和筆賣出錢來平分,才算無話。他們用懷疑而又驚異的目光, 對我自上而下的望了幾遍,就同聲命令地說:“走吧!”


7、——幾套褂褲幾雙襪,交給我妻放深山。

是不是還要問問我家里有沒有一些財產?請等一下,讓我想一想,啊,記起來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幾套舊的汗褂褲, 與幾雙縫上底的線襪,已交給我的妻放在深山塢里保藏著——怕國民黨軍進攻時,被人搶了去,準備今年暑天拿出來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財產了。但我說出那幾件“傳世寶”來,豈不要叫那些富翁們齒冷三天?!


8、——人杰鬼雄方志敏,獄中自白寫清貧。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寫于囚室


清貧一文中作者過著怎樣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深情地說:“我多次讀方志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清貧,是方志敏一生最鮮明的品格風范,是他一生大義擔當的生動寫照。他在《清貧》中寫道:“我從事革命斗爭,已經十余年了。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的。這在有些人看來,頗似奇跡,或認為夸張;而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透過這質樸無華的語言,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圣潔的靈魂。


方志敏被捕那天,兩個國民黨士兵搜遍了他的全身,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國民黨士兵真是不能相信,一個堂堂共產黨大官,竟如此窮酸。方志敏說:我們革命不是為了發財。他的口袋里沒有一個銅板,里面裝滿的是一個共產黨人冰清玉潔的優秀品質。


方志敏在《清貧》一文的最后,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強音:“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這是他出自心底的吶喊,不僅是一種操守,更是一種力量。


方志敏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方志敏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他在清貧中奮斗,為了光明而奮斗,他在奮斗中清貧,為了光明而清貧。他為著民族的解放、國家的富強而恪守清貧,他的精神是富有的、愉快的。恪守清貧不是不要錢,他愛錢、籌錢、管錢,但絕不為個人去撈錢。為了革命戰爭而籌措錢糧軍餉,為了改善群眾生活而發展經濟,為支援中央而慷慨地上交黃金白銀,他自己則始終清貧潔白、無愧人民。


在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今天,我們每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常讀《清貧》,體味清貧,恪守清貧,發揚清貧精神,正確看待個人的進退得失,正確對待金錢名利,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懇懇做事,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