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臉嘟嘟為什么停產了?鬼臉嘟嘟餅干停產原因,鬼臉嘟嘟是哪個公司的品牌?

日期:2022-09-17 18:10:3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鬼臉嘟嘟為什么停產了?鬼臉嘟嘟餅干停產原因

說起著名的餅干品牌,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會想到“奧利奧”、“趣多多”、“太平”等等。

的確,這些餅干是著名的億滋國際公司(原卡夫公司)旗下的,深受全球客戶的歡迎……

不過大家是否知道,億滋國際公司還曾推出另一個品牌——“鬼臉嘟嘟”。這個餅干在推出后雖然風靡一時,但是,非常遺憾,卻沒有像“奧利奧”、“趣多多”、“王子”那樣在市場上打下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很快在大概上市將近20多年后退市了……


↑上圖:鬼臉嘟嘟巧克力口味餅干

那么,這么好吃的餅干為什么最終會迎來退市呢?

下面,小編就從這個餅干的起源來說說原因:

“鬼臉嘟嘟”的外文名字叫“Trakinas”,它在葡萄牙語中是“調皮、淘氣”的意思,1988年鬼臉嘟嘟在巴西成功上市,所有的孩子看到鬼臉嘟嘟就會想到那些聰明有趣、調皮好動、就像自己一樣的小孩。


↑上圖:鬼臉嘟嘟草莓口味餅干

鬼臉嘟嘟餅干1995年在中國成功上市。鬼臉嘟嘟餅干是專為孩子設計的品牌,一提到鬼臉嘟嘟,人們就會想到有著不同鬼臉和表情的餅干,好吃又好玩。以其好吃好玩的獨特個性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上圖:2000年北京2套頻道播出的鬼臉嘟嘟廣告

那鬼臉嘟嘟餅干停產的原因是什么?小編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第一,鬼臉嘟嘟餅干的生產結構比較“單一”,沒有像奧利奧那樣經常推出新產品。“鬼臉嘟嘟”在上市后,只推出了巧克力口味、草莓口味、奶油花生口味、雙層奶油夾心口味以及果味雙心口味。

而同一廠家的奧利奧餅干推出了原味(牛奶口味)、巧克力口味、花生與巧克力的雙心口味、草莓口味、果味雙心口味以及奧利奧威化系列和巧心脆系列等。所以說,論推出新品,鬼臉嘟嘟遠遠不如奧利奧。當一個產品始終沒有創新,就注定了它不會長久地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上圖:2000年北京2套頻道播出的鬼臉嘟嘟廣告

第二,廣告和市場定位的問題。從小到大,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奧利奧的廣告,卻很少看到鬼臉嘟嘟的餅干廣告。如果沒記錯的話,小編印象中就看到過一次鬼臉嘟嘟的廣告,講的是幾個餅干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力,開始玩起了十一二歲的小男孩的文具……至此之后,小編基本上就再也沒有看到過“鬼臉嘟嘟”的廣告。小編看到過最多的廣告是奧利奧廣告,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一個小男孩走到了爸爸的書桌旁,對爸爸說:“爸爸,我有一招你肯定不會!”爸爸不相信地對兒子說道:“是嗎?”兒子對他說:“怎么吃奧利奧!”于是,爸爸開始饒有興趣地跟著自己的兒子學起了吃奧利奧的方法。最后,兒子還說:“爸爸,這是我們的秘密,好嗎?”爸爸笑著回答道:“好的!”至此,該廣告結束。除了這個表現父愛的經典廣告,奧利奧還有很多經典廣告。甚至,著名電視明星張藝興、籃球明星姚明,都為“奧利奧”代言過。而且在2015年春節,奧利奧甚至還推出了《財神篇》的廣告……從這些廣告就可以看出,“奧利奧”不止是深受小孩子的喜愛,就連很多成年人也對它“情有獨鐘”!


↑上圖:1998年奧利奧廣告的《父子篇》

但是,我們反觀“鬼臉嘟嘟”,就沒有像“奧利奧”那樣推出這么多的廣告。而且,“鬼臉嘟嘟”這個名稱以及它餅干的形象設計很容易讓人感覺是“給小孩子吃的產品”,很多成年人自然不會去買它的賬。所以這也是讓這個產品漸漸退市的一個重要原因。


鬼臉嘟嘟是哪個公司的品牌?

鬼臉嘟嘟

卡夫食品公司旗下的餅干品牌

鬼臉嘟嘟——以其獨特、有趣的鬼臉造型很快得到中國消費者地青睞,品牌知名度迅速攀升。鬼臉嘟嘟有一系列不同口味,包括巧克力口味、草莓口味、奶油花生口味和雙層奶油夾心口味。另外鬼臉嘟嘟還有其他更多的品種。比如長得像小人的巧克力味餅干。

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卡夫)(英語:Kraft Foods Inc.)是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在全球145個國家開展業務。在全球聘用約六萬多名員工。卡夫公司的三大核心產品系列為咖啡、糖果、乳制品及飲料。卡夫在超過70個國家開展業務,其產品全球150個國家有售。卡夫北美及卡夫國際兩個單位分別管理美國及加拿大市場,以及歐洲及發展中國家市場。截至2007年12月底,畢菲特旗下的巴郡持有8.6%卡夫股票,是持股量最多的機構投資者。

卡夫目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道瓊斯宣布于2008年9月22日起,將AIG剔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由卡夫食品取代,使卡夫成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唯一的食品制造公司。

2008年,卡夫在《財富》雜志財富500強中排行第63,在世界500強中排行第195。

美國總公司歷史

創辦人占士·卡夫(JamesL. Kraft)于1903年在美國芝加哥開展干酪批發事業,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生意漸上軌道,自1924年起上市,期間不時收購其他公司,并擴展至非食品業務。1988年Altria集團的前身菲利浦莫里斯收購卡夫食品,1989年菲利浦莫里斯將旗下的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與卡夫合拼為Kraft General Foods。2000年菲利浦莫里斯收購納貝斯克后再拼入卡夫食品。2007年1月卡夫食品脫離Altria集團獨立。2007年7月收購競爭對手達能(Danone)的餅干業務。

卡夫食品由艾琳·羅森費爾德(Irene B. Rosenfeld)女士執掌,她在卡夫服務超過20年,曾專責卡夫和納貝斯克 (Nabisco) 的合并,2001年更協助卡夫食品成功上市。2003年集團母公司Altria(其前身為菲利浦莫里斯)宣布提升兩名主管貝斯·豪頓(Betsy D Holden)和戴洛梅迪(RogerK Deromedi)擔任聯合首席執行長(Co-CEO)之后,她過檔百事旗下的薯片生產分部Frito-Lay。自2006年6月起回朝任行政總裁,2007年3月兼任公司主席。她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100位權力女性排行榜中名列第6。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