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多少錢一支?安樂死真的一點痛苦都沒有嗎?

日期:2022-09-17 18:42:5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安樂死多少錢一支?

“安樂死”,充分完美解釋了病人在生命面臨病痛威脅而醫療手段無能為力時可有選擇的原因,它讓人們體面而有尊嚴的離開,它會讓人們有機會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人生、親人、朋友說一聲再見!

安樂死多少錢一支 屬于高品質人員的選擇

安樂死多少錢一支:

據了解,瑞士實施的安樂死費用大約10000美元,申請期3個月,由病人自己做出選擇申請,家人、朋友在病人身邊陪伴,病人告別后,口服藥物,慢慢進入永久的睡眠狀態,從此再無牽掛,從此再無痛苦,是一種人性的最高境界,屬于高品質人員的選擇!

安樂死多少錢一支 屬于高品質人員的選擇

將來,自己得了不治之癥,只要是那種不痛苦的病就不選擇“安樂死”,讓生命自然消逝。如果是那種痛苦難忍的病,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大壓力,治療方面花費巨大,好比是拿錢買命,如到頭來再治不好,就好比是竹籃打水,一筆白花的流水賬。如果家庭收入低,就好比是雪上加霜,也可能出現親情潰退現象,不如寫好遺書,安排好后事,選擇“安樂死”,讓家人脫離苦海,讓自己體面有尊嚴的離世,這是應該得到尊重的選擇,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

安樂死多少錢一支 屬于高品質人員的選擇

希望通過此文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研究好“安樂死”相關法律,出臺管理細則,讓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充滿自信。

安樂死必須基于社會高度文明的基礎之上,目前地球村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安樂死,美國也不行。特別一些法制民主意識薄弱的國家,一旦實行安樂死,很多不同政見人士就會被安樂,這是非常可怕的。

在“安樂而終”這個問題上我們被傳統、道德、道義綁架了千年,這些困擾倫理、法理、道理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用理性的眼光去關注,以當下癌癥晚期患者為例:

維持生命的長度似乎是醫院、親人不二的選擇,但是就沒有人考慮過病人生命的質量。也就是說在維持沒有任何意義的生命的過程中,任何醫療手段對于病人而言都是痛苦的煎熬,一具行將就木的軀體插滿管子,呼吸機機械地幫助病人維持著非人的呼吸,病人除了絕望的眼神任何表達意愿的方式全部被剝奪,即使是幾個月前清醒表達過安詳寧靜而終的意愿,在此刻都被非理性的“道德倫理”給忽略。此時大量醫療資源因為“生命長度”的需要變成了醫院滾滾而來的利潤,那具“麻木且依然留有生命跡象”的軀體還照樣可以月月得到養老金而分文不少,這就是生命長度背后的另一個社會現象!

當今國外也并非都有安樂死的法理和制度,只有幾個少數國家才出臺法規,但是國外在養老體系中有非常完備的病患醫治無效評價機制和人性化的臨終關懷,特別是臨終關懷的許多環節都是在完成“瞬間安樂”所不能達到的精神境界。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宗教信仰在臨終關懷中的精神力量是不可忽視的,這也和終老者身前伴隨一生的信仰密不可分,因此,精神的力量+適當的藥物+周到的護理=安詳寧靜的天堂,這就是西方各國通行的臨終關懷,正因為這個充滿人性良知的機制的存在,才使得安樂死在當下難以有替換臨終關懷的可能。

因此在中國我們要關注的順序應該是:首先解決已經到來的老年社會的養老問題;其次關注構建醫保體系下的臨終關懷機制;這兩個問題解決后再考慮“安樂而終”的立法問題!

如果不治之癥沒有必要為喘延生命連累妻女兒孫累及親朋,安樂死是最體面最有尊嚴死去國家應合法提倡安樂死,對病者家庭國家都有好處,建議死者捐骨灰當肥料植樹給予獎勵減少死人給活人爭地狀況……


安樂死真的一點痛苦都沒有嗎?

小島美奈子選擇進行安樂死,再次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

小島美奈子出生在日本一個普通家庭里,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還有個感情特別好的姐姐。從小和姐姐親密無間,即便是長大后兩個人擁有了各自的家庭以后,小島美奈子出現困難時姐姐也第一時間出現。

小島美奈子和姐姐相約在退休之后一起去環游世界,把年輕時沒有做過的事情都做個遍。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小島美奈子患上了多系統萎縮癥。這個病會讓患者的身體逐漸萎縮,直到身體完全僵硬無法動彈。目前在臨床上還沒有攻克這個難題,一旦患病只能等死。

在患病初期,小島美奈子還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甚至還跟姐姐一起出去旅游了。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萎縮的部位越來越多。小島美奈子越來越感覺生活無望,每天都過的十分痛苦,并且姐姐照顧她也十分辛苦。

為了讓姐姐和自己都可以快樂一些,小島美奈子選擇了安樂死,她和家人們遠赴瑞士進行安樂死...在手術臺上,僅僅用了4分鐘的時間,小島美奈子就離開了人世間。


一、安樂死真的不痛苦嗎?

在很多人心中,安樂死是沒有痛苦的,但是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從安樂死的原理來說。

目前在臨床上實行的安樂死主要包括3種:

·口服安眠藥

這種安樂死的方式,主要使用口服安眠藥的方式讓患者進入睡眠,后給患者體內注射有呼吸抑制作用的中樞麻醉劑,一般會使用一些引起窒息的強力鎮靜藥品。

強力麻醉劑會讓體內的呼吸系統受到抑制,最終出現呼吸停止而死亡。一些中樞抑制麻醉劑則是作用于人體的脊髓頸、胸節段的呼吸神經元,讓呼吸神經元無法進行呼氣動作,導致人體窒息死亡。



·注射凝血劑

注射凝血劑同樣也是先讓患者進入睡眠狀態,一般是使用麻醉劑,在麻醉劑之后再使用凝血劑讓患者靜脈堵塞。

凝血劑是作用于人體血液蛋白的凝血因子,讓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造成血管阻塞。在凝血劑的作用下,體內的凝血因子會活躍起來,在血管內凝結成血管阻斷血液流動導致人體死亡。


·注射氰化物

氰化物是一種毒物,它會導致呼入的氧氣無法和氫結合變成水,并且人體也無法再分泌輔酶I,體內過量的氧會造成體內細胞無法進行呼吸,最終引起心臟衰竭,導致死亡。


這些安樂死的方式看起來都很安詳,可以讓人在睡眠狀態下快速死亡。但是事實卻可能不是如此,因為注射理論和實際上會有一定差距,大約有40%左右進行安樂死的人群沒用被徹底麻醉,這些人會意識到自己在慢慢地死亡,但是身體卻無法動彈、尖叫,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出來,在等待死亡的幾分鐘時間里,會感覺到極其恐怖的痛苦。

但是這些感受也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說法,只能說可能存在這個情況,安樂死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安樂”。

二、又一個國家安樂死合法化

在2021年3月18日,西班牙成為世界范圍內第六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西班牙對于安樂死的討論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歷經約40年的進程。在安樂死這個議題中,有多個不同個體的持續抗爭,并且和政治、醫療、道德等問題緊密纏繞,讓社會各界對于生死有了新的認知...

在當地時間的3月18日,安樂死議題于2021年通過了,該提案的通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認為自己終于可以有尊嚴地死去了。有些人又覺得簡直是不可理喻,太違背倫理了。

在我國同樣對于安樂死有很多種不同的看法,至今安樂死在我國還未合法。


三、為何中國無法實現安樂死合法化?

1986年,陜西漢中發生了我國安樂死第一案,蒲連升醫生經不過患者兒子以及姐姐的跪地請求,在得知患者無法救治的情況下和患者家屬簽訂協議,經過統一開具處方藥對其母親進行了安樂死。

誰知在給患者實行安樂死后的三個月,蒲連升被捕,蒲連升在被捕后,經過了五年的多次審判,最終被宣告無罪釋放。

在回到醫院后,蒲連升的日子也不好過,醫院對其怨聲連連。這讓蒲連升對自己當時做的決定后悔不已,在接受采訪時蒲連升說道早知會發生現在這種情況,當時就是給他100萬他也不會給患者安樂死。




安樂死之所以在我國無法得到合法化,主要和這些原因有關:

1、違背人倫

在我國一直有百善孝為先的傳統,在這個觀念的指導下,家人身患絕癥,即便是傾家蕩產也會全力救治。如果對身患絕癥的家人實行安樂死,會受到周圍人的譴責,從此背負上不孝的罵名,我國的傳統觀念讓安樂死無法在我國合法化。

2、我國沒有社會基礎

我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醫療保障制度并不健全,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基本上沒有健全的醫療保險。而在這些地區,安樂死就缺少了真正的社會基礎,我國和一些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之間在這點上相差甚遠。

3、安樂死沒有后悔機會

一旦選擇安樂死,就沒有后悔的機會。安樂死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讓人死亡,如果在這幾分鐘里后悔了呢?已經沒有后悔藥可以吃了,特別是一些沒有完全麻醉的情況,意識尚在的情況下感知自己逐漸死亡,只要想想都會覺得恐怖!但安樂死一旦合法化,對于部分沖動死亡的人來說,一旦決定就沒有后悔的機會了,而這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四、“好死”、“賴活”,究竟應該如何選擇?

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我國的一句俗語,大致意思就是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但是活著就還有希望,只要活著就算是“賺到”了。

對于這句話,很多人支持,很多人卻持反對意見。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也有些片面,對于一些身患絕癥,每天都過的十分痛苦的人群而言,可能會有部分人希望選擇“好死”,但是這些人群中也有一些寧愿讓自己承受痛苦,也要多陪伴家人,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在他的生命中是重中之重,身體上的痛苦都可以忍受,這類人的選擇就是“賴活”著。

安樂死這件事情,于情于理都無法做到絕對正確,從法律角度上來說,該如何其作出價值取舍?以什么條件來判斷是否可以安樂死,這其中要以什么為標準?選擇安樂死的人群是否出于自愿?我們要怎么以法律來約束安樂死這個條例,避免出現道德問題和犯罪行為?
在安樂死這個問題上,或許短時間內不會在我國合法,因為我國的社會基礎、傳統思想等都是安樂死合法路上“跨不過去”的坎。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