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司令管多少個軍長?
一支軍隊,一個司令管著三個軍長,一個軍長管著三個師長,一個師長管著三個旅長,一個旅長管著三個團長,一個團長管著三個營長,一個營長管著三個連長,一個連長管著三個排長,一個排長管著三個班長,一個班長管著10個士兵。
兵團司令員,聽起來霸氣無比。一個兵團司令員,管著三到四個軍長呢,相當于司令了。擔任兵團司令員,當然是一個將軍的崇高榮譽。那么,開國十大將有幾位當過兵團司令員的呢?
三位。分別是:許光達擔任第二兵團司令員,陳賡擔任第四兵團司令員,蕭勁光擔任第十二兵團司令員。這三位是戰功卓著的正兵團級大將。那么,還有七位開國大將呢?當時都擔任什么職務?
第一大將粟裕,當時沒有擔任兵團司令員,他是領導兵團司令員的。粟裕當時是第三野戰軍的副司令員,實際指揮第三野戰軍四大兵團縱橫華東戰場,橫掃長江,一直打到福建一帶。
開國第二大將徐海東,他的情況有點特殊,當時因為身體不好,一直處于休養狀態,沒有在前線領兵打仗。第三大將黃克誠,曾經也是東北野戰軍的兵團政委,也是正兵團級。
從1949年1月開始,因為革命工作的需要,黃克誠相繼擔任天津市委書記和湖南省委書記,到地方擔任一把手了。唯一的政工型大將譚政,當時擔任第四野戰軍政治部主任。譚政基本上從來沒有在前線領兵打仗,他是長期做政治工作的。
然后是張云逸。張云逸是十大將中最年長的,在解放戰爭后期,張云逸擔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因為主要做后勤保障工作,所以名聲不顯。1949年2月,張云逸兼任山東軍區司令員。
他的政委后來名氣比較大,就是康生,正國級呀。副司令員更是大名鼎鼎,許世友是也。同年,張云逸南下,擔任廣西省委書記,許世友才接任山東軍區司令員。
羅瑞卿當時擔任第19兵團政委,雖然戰功沒有兵團司令員楊得志顯赫,但也是正兵團級。到1949年6月,羅瑞卿即離開軍隊,去組建公安部了,他成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最后是王樹聲。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王樹聲的成就是開國十大將中成就最大的,他是紅四方面軍的副總指揮。到了解放戰爭后期,王樹聲擔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負責剿滅活躍于大別山地區的國民黨軍殘部。
一個司令有多少士兵多少個人呢?
小編身邊就有一些親朋好友是當兵的,但是關于那些軍銜方面的事情,小編還是一竅不通的。于是在翻閱各種資料后,小編發現,原來,少將是屬于軍長和副軍長的編制軍銜內的。軍長也就是正職軍長了,其中包括了集團軍軍長、政委,省軍區和軍級警備區司令員、等等的正職軍長。
那么,作為一名少將軍銜的集團軍司令員,到底可以管多少的士兵呢?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其實啊,這個人數是會發生變化的,這個變化是按照相應的規定來規劃的。比如說,有一個軍團叫做乙類軍團,它里面的軍人至少可以達到4至5萬人。有乙類就有甲類,所以,甲類集團的軍人數量是6至7萬,相比于乙類集團來說,數量要多上幾萬人。
在1984那一年,我們國家的陸軍第38軍在黨的號召下,正式改編成陸軍機械化第38集團軍,并且光榮的被編入坦克第6師、炮兵旅,就是原來的原炮兵第6師,還有高炮旅,就是原來的原炮兵第61師。與此同時,陸軍機械化第38集團軍總軍的人數更是達到了6至7萬人!
從上面可以看出,一個少將軍銜的集團軍司令員,當時可以指揮的軍人數量最少是4萬人,最多可以高達7萬人!
照現在的時局來看,解放軍全軍總共有18個集團軍。這些個集團軍大多數情況下是在戰區陸軍司令部的手下工作的。而集團軍指的是野戰集團軍,戰區陸軍司令部指的是集團軍群。不過集團軍有時候還是可以經由聯合特遣部隊司令官調遣指揮的。當然了,集團軍與軍是沒有那些隸屬關系的。
其實,這些軍隊的隸屬關系是沒有那么重要的,我們只要知道國家有這么一些軍團就可以了。中國的軍人數量是巨大的,這些保家衛國的戰士是可愛的。人民正是在這些軍人的身先士卒下,才能夠過著安穩祥和的生活。這些可愛的軍人同時也是我們的普通老百姓,也正是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了我們老百姓輕松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