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收購PLS雖然是白菜價買的,但Global Advanced Metals保留了Pilgangoora鋰鉭礦的產出優先承購權以及2.5%的權益金。
而這一個小條款也為以后另一家鋰礦巨頭Mineral Resource入股PLS留下了伏筆。
2015年的時候PLS的Pilgangoora鋰鉭礦已經探出的鋰資源已經由剛收購時的1000萬噸儲量提升到了5200萬噸1.28%的品位鋰礦。
但當時的鋰不值錢,也不受外界關注。PLS當最開始想開發的重點放在了鋰礦伴生出來的五氧化二鉭上面。
也是從2015年開始,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在高額補貼之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高速增長,從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僅半年的時間,碳酸鋰的價格就由5萬人民幣/噸上漲到17萬/噸。
2015年底,PLS任命了Ken Brinsden為其新任CEO。這次人事任命是PLS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從某種意義上說改變了Ken 和PLS的命運。Ken帶來了不僅是礦山開發時的經驗,更是礦山運營期間失敗的教訓。
但大家見過一家公司的股價從4澳幣跌到1分錢嗎,這種只在幣圈才能見到的跌幅就發生在Ken 擔任Atlas iron的 CEO期間。
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Atlas iron——因為PLS前任CEO Ken Brinsden和現任CEO Dale Henderson都出自于當年的Atlas,還有很多高管像CFO也都來源于這家鐵礦石公司。
Atlas鐵礦在2008年年底時生產出了其第一批鐵礦,借著當時中國4萬億大基建的東風,其鐵礦石產量節節攀升,2009財年其鐵礦石產量100萬噸,2010財年鐵礦石 產量300萬噸,通過收購一些小的鐵礦公司, 其在2012年迎來了最高光的時刻,當年產量600萬噸,盈利近2億澳幣,股價也漲到了4澳幣。
那是的Atlas 已經不滿足做一個小鐵礦商了,2012年底,其借款3.2億美元,開始了大擴產,目標在2014年產量達到1200萬噸,成為澳洲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
Part.
2
但天有不測風云,其鐵礦投產之日也是鐵礦價格暴跌之時。 2015財年,其鐵礦石產量達到了1200萬噸,但虧損近14億澳幣。2015年4月不得不將旗下的鐵礦暫時關停。
2015年7月,其承包商都被迫加入Atlas的增發新股再融資行列融資8700萬澳幣重啟鐵礦生產,但3個月之后,這筆錢就被燒光了。
而后面還有2.7億美元的債務像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Atlas頭上,其離破產就剩一步之遙。就在這時Ken 灰頭灰臉的離開了工作了10年之久的Atlas。
但失敗是成功之母,當兩年后PLS也面臨相似的市場環境時,Atlas失敗的教訓讓Ken帶領PLS避免了重蹈Atlas覆轍之路。
2016年4月 ,Atlas的債權人用一半的債務進行了債轉股獲得了其70%的股權,Atlas最終避免了死亡的命運。
2016年4月在Ken入主PLS之后不久就帶來了大手筆。以每股0.38融資了1億澳幣,為最終可行性報告(DFS)做好了資金準備。
2016年7月,與江蘇容匯通用鋰業簽訂首份鋰精礦包銷合同(每年供應14萬噸),但不久之后,這份鋰精礦包銷合同就給PLS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2016年6月,Mineral Resource從以約5000萬美元的價格Global Advanced Metals 手里買下了Wodgina鋰礦,并順帶獲得了之前其持有的Pilgangoora鋰礦優先包銷權和權益金。據此Mineral Resource指責PLS與容匯通用的包銷合同違約,雙方的爭端一度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最終兩方達成庭外和解。Mineral Resource 以放棄優先包銷權益和2.5%的權益金為條件免費獲得了pls一億多新增股票(票面價值0.48澳幣),成為當時其第一大股東。
2016年9月,Pilgangoora鋰礦最終可行性報告(DFS)出爐,總投資預計2.2億澳幣,年產能鋰精礦31萬噸,生產成本200美元/噸,按當時650美元的鋰精礦價格,預計兩年半就能收回投資成本。
2017年5月Pilgangoora鋰礦獲得西澳洲政府批準,正式開工。 PLS預計在2018年3月份生產出首批鋰精礦。
也許是吸取了當年Atlas iron被債務拖垮的教訓。Ken擔任CEO之后對開礦資金的來源實行了以增發新股為主,外部借債為輔的方針。增發和借債都爭取多元化,不但從商業機構借款還從澳洲政府借款。鋰精礦的銷售也積極尋求更多的包銷伙伴。
2017年5月,與贛鋒鋰業簽訂了10年的包銷協議。每年供應16萬噸鋰精礦。占其一期產能的50%。同時以每股0.35澳幣融資9500萬澳幣,其中贛鋒鋰業認繳2700萬。
6月,獲得1億美元的5年期抵押貸款,利率12%,其中澳大利亞政府擁有的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提供1500萬美元。
Part.
3
至此通過增發融資和貸款共獲得超過3億澳幣現金,開發資金準備完畢。
2017年是鋰礦最紅火的時候,鋰精礦價格最高漲到了1200美元,當年連已經身陷囹圄的Atlas都打起了鋰礦的主意。PLS在一期還在建設的時候就打起了二期擴產的主意,連二期DFS都做好了。一期二期總產能超過80萬噸鋰精礦,屆時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鋰礦生產商。
2017年9月,長城汽車以每股0.5澳幣增發2800萬澳幣,以獲取pilgangoora鋰礦二期每年75000噸產能供應并承諾向其提供5000萬美元的借款用以二期開發。
2018年4月,韓國浦項制鐵以每股0.97澳幣向PLS投資8000萬澳幣以獲取二期擴建工程24萬噸鋰精礦的包銷權。
增發融資的同時pls也沒忘了拉上澳洲政府,2018年8月,澳洲政府向PLS提供2000萬澳幣貸款用于礦區道路的升級。
2018年7月,經過14個月的施工建設,PLS生產出首批鋰精礦產品。但一期的總花費已經超過了DFS時2.2億澳幣的預算,達到了2.8億澳幣。7月-9月,PLS還處于設備調試時期,鋰精礦產量只生產了1.2萬噸.10-12月進入了產能爬坡期,共生產了4.8萬噸鋰精礦達到了設計產能的約80%。
與當年的Atlas類似,鋰礦達產之時既是價格下跌之時。2018年年初,碳酸鋰價格還在16萬人民幣/噸,2018年底時碳酸鋰價格就跌到了8萬人民幣/噸。
2019年一季度鋰礦價格已經從高位的1200美元跌倒了700美元左右,但此時的PLS仍然在為2期擴建甚至第三期擴建做著準備。2019年3月,贛鋒鋰業以每股0.64澳幣向PLS投資5000萬澳幣以支持其二期擴建計劃,至此贛鋒合計持有PLS 1.5億股,占比8.37%。
但隨著2019年中國大幅度減少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于此同時鋰精礦供給量卻在不斷增加,Mt Marion,PLS,Altura,Bald Hill這些新增鋰礦紛紛投產,鋰精礦價格也在一路下跌。二季度鋰精礦就跌倒了600美元,三季度跌倒了500美元。
更嚴重的是中國的鋰鹽廠商也減少了對鋰精礦的需求,pls的銷量開始慘淡并積攢了大量庫存。
2019年4-6月季度,PLS生產了超過6萬噸鋰精礦,但只銷售出去4萬噸。鐵礦石的昨天變成了鋰礦的今天。但與當時的Atlas 相比,這時的PLS管理層吸取了教訓,沒有重走當年的錯誤道路。第一是通過短期的停產檢修來減少產量,終止了二期的擴產計劃于此同時積極尋找其他銷售客戶與長城汽車簽訂了一期補充包銷協議2萬噸/年,最重要的是繼續找錢以應對后面債權人設定的現金流要求。
2019年9月,以每股0.3澳幣向以寧德時代的新投資者和老股東增發1.1億澳幣,其中寧德投資了5500萬澳幣。這次增發最大的收獲是引入了寧德時代作為戰略投資者,作為回報寧德時代獲得了PLS 8.8%的股權,同時可以提名一名董事(這是PLS自2015年來其他參與增發的投資者從來沒有的待遇)。
至此PLS的投資者陣容堪稱豪華,云集了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中國最大的鋰鹽生產商贛鋒鋰業,中國本土最大的汽車商長城以及韓國最大的工業企業浦項制鐵。完整的涵蓋了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
2019年4季度到2020年,鋰礦價格已經跌倒了400美元以下,但此時整個行業的鋰精礦成本卻是水漲船高,已經超過了3年前DFS預估的一倍。這個價格已經擊穿了絕大部分鋰礦商的成本線。在這慘烈的市場環境下,澳洲在產的7座鋰礦,Wodigna被關停維護,Altura,Bald Hill破產重組,只有Mt catlin,Mt marion,PLS以及greenbush四個鋰礦艱難的存活著。
而這其中,屬Altura鋰礦的破產最讓人唏噓不已。
Altura的鋰礦和PLS的鋰礦屬于一母同胞,都屬于Pilgangoora鋰礦范圍。兩家公司的主礦坑直線距離才1公里多點。2012時其已勘探出了1000萬噸的鋰礦資源,但它運氣并不是很好,相對于PLS的儲量幾年的時間就勘探到近2億噸,截止到2018年,Altura總儲量的不過是5000萬噸 1.01%的品味。
兩家公司幾乎是同時完成了DFS,Altura鋰礦總投資額預計1.4億澳幣,年產能22萬噸鋰精礦,生產成本315澳幣/噸。同時開始了開礦建設。相對于PLS,Altura選擇了以貸款為主,增發新股為輔的融資方針(這一戰略最終為其倒閉留下了伏筆)。
2016年11月,中國堅瑞沃能參與了Altura的增資融發,以4000萬澳幣的投資額獲得了其19.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17年10月,再次增發新股融資2600萬澳幣再加上從金融機構借款1.1億美元,其開礦資金準備完畢。2018年7月,經過16個月的生產建設,其終于生產出了第一批鋰精礦。
2019年3月,Altura達到了滿產狀態。
Altura在2019-2020年行業極度惡化急需輸血的時候,其第一大股東堅瑞沃能卻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2019年堅瑞沃能旗下的沃特瑪宣布破產。中國的杉杉股份接手了大部分堅瑞沃能的股權。
但杉杉作為二線鋰鹽企業實力與贛鋒寧德有較大差距。這個期間PLS通過這些中韓行業巨頭共配股融資了2.4億澳幣,對資金的需求有時甚至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而反觀Altura仍然亦步亦趨,在行業最需要錢的兩年時間一共才融資了7000萬澳幣,而且在股權結構中產業資本非常單一,只有杉杉股份一家中國資本。
總計1.3億美元的債務以及15%的貸款利率下,得不到足夠輸血的Altura很快就現金流惡化。但Altura這時也被激發了強大的求生能力,拼命削減成本。其鋰精礦生產成本一度都低于一墻之隔的PLS,在PLS大幅度削減產量時Altura生產線一直都是滿產狀態,一直堅持到了2020年下半年。
然并卵,在大勢面前再怎么努力都無濟于事。
2020年11月,Altura被債權人接管,一直對其虎視眈眈的PLS 馬上出手。在新老股東的支持下,PLS再次祭出增發融資的老法子,以0.34澳幣的股價再次融資2.4億澳幣,將老對手收入囊中。
6個月之后,PLS首次鋰精礦拍賣就拍出了1200美元的歷史高價。鋰礦的春天來了,而Altura卻倒在了黎明即將到來前的黑夜中。
2022年6月,在鋰精礦漲到了5000美元時,PLS宣布了Altura礦的完全恢復了20萬噸的產能。
Part.
4
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時, 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的現象成為大會的焦點話題。
廣汽的董事長笑稱廣汽正在給寧德時代打工,而寧德時代則訴苦其在鋰礦生產商打工。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的利潤都被鋰礦商拿走了,有人甚至指責pls的鋰礦拍賣形式炒作和擾亂行業市場。
但復盤澳洲鋰礦的生產歷史,現在的高利潤也是當年這些鋰礦商用命換來的。尤其應該指出的,在2019-2020鋰礦行業處于歷史最低點時,缺少原材料供應的中國鋰鹽廠商卻沒能拿出逆勢買礦的勇氣,反而是澳洲的資本在行業低迷時逆勢抄底。
2019年9月,澳洲商超巨頭COLES的母公司Westfarmers以7.8億澳幣收購了Kidman Resource,從而擁有了世界第五大鋰礦Mt holland 50%的股權,2020年12月,緊隨著pls對Altura的收購,澳洲鎳礦商IGO以14億美元價格購買了中國天齊鋰業手里Greenbush鋰礦 25%股權和Kwinanan氫氧化鋰工廠49%股權。
全球鋰資源量儲量非常大,可以支撐遠景大規模的電動車和儲能需求。
但 資源儲量充足≠近期產能充足,鋰礦開采并不是能迅速達成的事情。我們以PLS與Altrura的發展歷史看,他們從勘探出鋰礦產出了鋰礦,都經過了至少4-5年的時間。
礦山即使建好之后也并不是馬上就能產出足夠多的鋰礦,中間還需要設備調試,產能爬坡。以PLS與Altura為例,他們從產出第一批鋰精礦到完全達到滿產狀態,都經歷了7-9個月的時間。
而在建設過程中,其最終的花費生產成本與最開始的DFS可行性研究報告也是差距巨大。究其原因還是長達數年的建礦過程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通貨膨脹,供應鏈乃至于勞動力都對成本產生了影響。
剛剛澳洲鋰礦Lintown Resource發布的公告, 預計其Kathleen Valley鋰礦的成本將大幅增加,總成本預計將達到近9億澳幣。而就在1年多前,其DFS預計的總資本需求才不過5.5億澳幣。
而從ALtura與PLS這同礦不同命的發展歷史對比,PLS能走到今天行業翹楚地位,天時地利人和是缺一不可,這其中,運氣都能占到很重要的因素。
在全球減排和碳中和的大趨勢下,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大爆發,鋰礦價格也在不到兩年時間翻了超過10倍的市場。各路資本紛紛進入鋰礦,很多公司也向鋰礦轉型。
而這些新進入者哪些能復制PLS的成功,哪些又會重蹈Altura的覆轍,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大家一些思考和借鑒。
后記
2018年,身陷囹圄的Atlas鐵礦迎來了來了Mineral Resource,FMG,HANCOCK三方的興趣,最終Hancock億總價4億多澳幣收購了Atlas。2021財年,受益于鐵礦石價格暴漲,Atlas 鐵礦給女首富Rinhart帶來了近10億澳幣的利潤。
2019年,Mineral Resouce 將Wodgina鋰礦50%股權以10億美元賣給了雅寶。這意味著僅兩年時間Mineral Resouce 從Global Advanced Metals手里買的鋰礦價值就翻了40倍。作為大冤種的Global Advanced Metals 連續以白菜價賣掉Wodgina鋰礦和Pilgangoora鋰礦的事情終于激起了股東的不滿。其第二大股東憤而將Global Advanced Metals的CEO和董事會告上法庭。
ltura公司最終在2021年避免了破產的命運,現在仍然活躍在澳洲股市上面。但丟掉最重要鋰礦資產的Altura已經淪為不起眼的勘探公司,后來改名Morella Corporation,ASX代碼1MC。目前股價1分錢,市值不到1億澳幣。
而接管Altura的債權人卻是另一番光景。在與PLS達成收購協議的同時,還保留了Altura鋰礦(PLS后來將其改名Ngungaju鋰礦) 5%的銷售權益金。在目前鋰精礦近6000美元的售價下,相當于其每個月都能從PLS收到近1000萬美元的提成。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一般信息類文章,僅供參考,不提供任何交易建議,不承擔任何投資損失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