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科技巨頭的大裁員,談談馬斯克和任正非“精兵簡政”式管理

日期:2023-01-25 11:10:5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微軟、亞馬遜、谷歌等巨頭其實不缺錢,它們只是想要“甩包袱”、降低成本而已。畢竟公司是商業組織,不養閑人。

在通過裁員降低成本的同時,這些大公司還在大量的花錢。

比如,桑達爾·皮查伊稱人工智能領域存在大量的機會,谷歌會加大對AI的投入。微軟和亞馬遜也在加大對未來的探索和投資。

同時,隨著大量普通員工和中基層管理者的被裁,很多高管的薪酬反而是增加了。

這就體現了商業公司的核心邏輯——給更優秀的人才更高的待遇。職場跟商場的法則是一樣的,都是優勝劣汰,越優秀的人才,創造價值的能力越強,收入就越高,選擇余地就越大。公司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

其實,公司并不需要太多人!

馬斯克在入駐推特后表示,推特的經營不需要這么多人,他相信裁掉一半的人也不會給公司帶來多少損失。相反,這反而會讓組織更精簡,運營更有效率。

事實證明,馬斯克好像是對的,當推特的內部幫派和官僚主義被摧毀后,大量的推特高管和員工都愿意“奮斗”了。

那么,其他公司會怎么想?也許,我們也不需要這么多人!

公司瘦身這個事就像是“擰毛巾”,只要你足夠用力,多余的水分就會被擰出來。公司越大,內部的水分就越大。

話說哪個大公司里還沒有幾個南郭先生呢?

精兵簡政是公司經營的常規動作

跟喬布斯一樣,馬斯克有很強的“精英主義”,他希望自己的公司有一群一流的人才,而不是跟一群平庸之輩在一起工作。

任正非在華為也提出過淘汰平庸的意見,他說華為不僅要精兵簡政,還要“精官簡政”。

“平庸、惰怠和落后的高管淘汰了,下面優秀基層員工就可以升上來成為高級干部,淘汰一個落后的高管可以支撐好幾個優秀員工的激勵。”

任正非指出,華為的機關干部不能官官相護,能干的人沒貢獻也要退出,“隨著我們管理水平越來越高,也不需要這么多所謂能干的人呆在機關,能干的人沒貢獻也要走人……平庸與落后干部堆積,公司遲早要敗掉。”

所以,精兵簡政的內涵就是對抗組織的熵增,只有淘汰冗員,才能激活組織,讓組織充滿活力和競爭力。

事實上,不光是大公司,中小企業也需要精兵簡政,避免閑人和庸人在組織內部的堆積。“精兵簡政”這個管理法是持之以恒的經營動作,稍有松懈,管理就會復雜化,內部的成本就會快速升高,效率隨之下降,于是公司就走向了平庸和衰落。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