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基建央企給出來的招聘待遇,除了基礎的這些待遇以外,還列出了如果學生在大四和這類企業簽約還有獎學金,可是報名的人數依然沒有明顯地增加。
這類企業給出來的薪酬待遇,大多都在15到20萬。照理說這樣的薪酬,應該是讓很多人削尖了腦袋都想擠進去的,可是事實卻和預想中的情況恰恰相反。這類企業不僅報名的人少,很多企業甚至都沒有人去詢問了解。當然也有些學生是看到了,其中的實質性關鍵問題,大多都是對工作的環境和待遇存疑。
對于學生出現的這樣疑慮,很多招聘方也承諾,不讓學生去一線施工場地,待遇也是真實存在的。可能人們也了解到基建企業的基本情況,不相信企業給出來的這些承諾。也認為他們是想要吸引人報名,才給出的空頭支票。
二、央企校招遇冷的原因
在基建企業的基層工作,工作、生活環境比較艱苦。這些員工大多數,會隨著項目部移動生活,在戶外搭建的板房里面吃飯休息,在工作中接觸的人群大多都是農民工。在這樣的環境里面工作,個人會感覺到比較枯燥乏味。
平時也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尤其是在項目部的趕工期就要經常去加班。有些項目是在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地帶開展工作的,在基建企業的基層上班平時都很無聊。這也是很多大學生,不想去基建企業工作的主因。
央企在全國有很多工程項目,每個工程項目少待的時間也有幾個月,時間久的就有幾年。在里面工作的員工,要去全國各地出差駐扎,在項目部里上班的工作地點很不穩定。
男生在這樣的工作環境里,也很少會和異性打交道,這樣可以順利解決人生大事的機會很少。因此在里面工作的很多男性,都被工作耽誤變成了大齡青年。即便他們結了婚,也會和家人分隔兩地。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家庭,也不利于家庭聯系的穩定。
相對于這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況而言,這樣的待遇也不是特別高。待遇不至于讓人能夠放棄一切的社交,和舍棄家庭一直在里面上班,另外在里面工作也有很大的晉升難度。人們看到自己以后的發展會受到限制,加上綜合因素才會降低人們的報名熱情。
總結:
以上就是為什么央企校招頻頻遇冷待的原因,即便央企給出來的好處,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是和工作環境以及待遇對比起來,人們還是會理智地選擇其他工作。
有些企業名頭上還是掛著央企的名號,可是經過內部的制度改動和調整,已經和私企的管理模式沒有太大的差異。也有人說這些央企給出來的招聘待遇有承諾的那么好,相信也會有不少人去報名。可是這些企業還會設置很多的限制條件,想要拿到承諾那樣的工資并不容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