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報銷限額由原來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0元。
二是起付線由原來的60元調整為0起付線。報銷比例為50%,個人負擔50%。
舉個例子:原來門診就醫花費70元(甲類藥品),扣除60元起付線,剩下的10元,按照50%報銷,可以報5元。政策調整后,70元不用再扣除起付線,直接按50%進行報銷,可以報35元,報銷金額明顯提高。
三是建立門診統籌健康獎勵制度,居民連續參保,對于上年度門診、住院均未使用過醫保基金的參保人(也就是說沒有發生過報銷),本年度參保后,在原有門診統籌限額基礎上增加100元獎勵限額,參保人沒有用完的獎勵額度可結轉至下年度繼續使用。
舉個例子:張某,2022年和2023年連續參保,2022年門診、住院未使用醫保基金,2023年的個人門診統籌限額就由200元提高到300元(門診統籌200元+健康獎勵額度100元)。如果2023年沒有發生報銷費用,2024年參保后門診統籌限額就變成400元(門診統籌200元+獎勵額度200元),逐年類推。如果2023年在門診購藥報銷了280元,那么剩余的20元獎勵額度可結轉下年度繼續使用。
此項健康獎勵制度的建立,相當于每個居民都有了自己的醫保賬戶,每年繳費即使不生病沒報銷也會有100元的健康獎勵額度計入,不會白繳費。
2、擴大門診高血壓、糖尿病“兩病”藥品種類,拓寬定點醫療機構范圍
患高血壓、糖尿病且需要藥物治療但又達不到門診慢性病認定標準的參保居民(不含已通過居民醫保門診慢性病、特殊病人員),都可以享受門診“兩病”制度保障。
門診“兩病”報銷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50%,年度最高報銷限額:高血壓225元/年/人,糖尿病375元/年/人。“兩病”藥品種類由原來的16種,擴大到20種。定點醫療機構從原來的19家公立醫療機構,擴大到我市39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兩病”患者就醫報銷更加便捷、及早得到保障。
3、擴大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提升經辦能力
門診慢(特)病由原來的31種增加至45種,其中:慢性病34種,第一類20種,第二類14種;特殊病11種。
▲ 門診慢(特)病報銷標準
▲ 門診慢特病辦理方式
自2021年7月1日起,門診慢(特)病全部實行線上申請,申請頻次由原來的一年兩次調整為隨時辦理,可隨時查詢辦理進度,最長20個工作日可知道認定結果,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往評審認定周期較長、頻次較少、享受待遇不及時的問題。
4、提高生育醫療待遇保障水平,支持三孩政策
參保女性都可享受生育醫療待遇,最高可報銷3000元。
在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自然分娩限額1500元,剖宮產限額2000元。在市域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自然分娩限額1000元,剖宮產限額1500元。生育三孩,在以上限額基礎上增加1000元。
5、提高中醫醫療機構待遇保障水平,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
參保城鄉居民在市域內中醫醫療機構住院,起付線比同級醫療機構起付線下浮100元。
6、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待遇保障水平
參保城鄉居民轉往省外醫療機構就醫,起付線最多降低2800元,報銷比例最高提高至80%。
7、提高大病保險待遇保障水平
大病保險最高段支付比例達到90%,比原來提高15個百分點。同時,繼續加強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返貧致貧人口政策傾斜,起付標準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額。
大病保險起付線原則上按我市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動態調整(2022年為1.5萬元),起付線至65000元部分報銷60%,65000元以上至115000元部分報銷70%,115000以上至165000元部分報銷80%,165000元以上部分報銷90%。
8、增強意外傷害住院待遇保障能力
意外傷害是指因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事件。意外的發生總是措不及防,且多數治療費用較高,不參保將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會壓垮一個家庭。
真實事例:
家住辛集市王口鎮的趙某56歲,家有70多歲父母需要贍養,為兒子在市區買房欠賬也未還清。自己身體強壯覺得不到生重病的年齡,抱有僥幸心理沒有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然而在2022年6月12日,趙某騎電動三輪車到地里查看小麥收割途中發生意外,右腿脛腓骨骨折、雙側六根肋骨骨折,在市第一醫院臥床治療時又出現靜脈血栓,住院16天花費11.25萬元。因未參保,高額醫療費用只能自己負擔,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增加了致貧風險。如果趙某能夠及時參保,最多可報銷7萬余元,將為整個家庭減輕不少的壓力。
建議在WiFi下觀看
四、疑問解答
許多人有疑問,城鄉居民醫保為什么每年上漲?
城鄉居民醫保由原來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整合而來。個人繳費上漲確實是事實,但同時也要看到,國家財政補助2022年已增加到610元,漲幅也很高,而且居民醫保的報銷范圍在不斷擴大,特殊門診病種在增加,醫保目錄的藥品由100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2800種,報銷門檻降低,個人報銷比例不斷提高。
政府主辦的醫療保險唯一原則就是保障人民“醫有所保”,參加基本醫保后,就有基本醫保、大病保險(不需另外繳費)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能極大減輕患者的醫藥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部分群眾特別是青壯年人群往往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會生病住院而不繳納醫保,但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各種不確定的疾病風險和意外風險,每年都有未參加醫保而得了大病不能報銷的事例。據4所市直醫院統計數據,2022年以來,就有未參保而發生住院2309人次,發生醫療費用共計1615.73萬元,其中市一院最高一筆費用為21.22萬元,因未參保不能享受報銷待遇,極大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所以按時參加醫療保險可防范和化解醫療費用風險,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小編再次提醒您
2023年度城鄉居民基本
醫療保險集中繳費期
截止到本月25日
還沒繳費的抓緊啦!
來源 | 市醫療保障局
圖文 | 李晴宇
編審 | 周莉 房曉坤
主編 | 馮磐毅
監制 | 滿建順
辛集市融媒體中心
愛辛集的你
記得點亮“在看”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