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世平也是深圳特區設立和發展的幕后功臣。
特區剛開始,中央和廣東省只是給政策,沒給建設資金。時任深圳市市委書記兼市長的吳南生深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難,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莊世平說:你辦銀行有大把錢,深圳要向南商銀行借錢搞建設。
莊世平聽了,對吳南生說:向銀行借錢是要付利息的,期到就要償還的,其實你自己就有大把錢,比銀行還要富,只是有錢不能用,無法用而已。
吳南生好奇地問:錢在哪里?莊世平說:錢在你的腳下,特區327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何等珍貴的金子資源啊!
后來,在莊世平的幫助下,深圳謀劃了通過轉讓和開發土地籌集建設資金的方略,并得到中央批準,一下子就把整盤棋都下活了。
因為這個背景,吳南生說:“辦特區,他(莊世平)是我的老師。”
為汕頭地區引僑引智引資
改革開放后,莊世平也沒閑著,他就一直操勞在動員廣大僑胞支持祖國發展的一線,在新的時期再一次成為溝通內外的橋梁——新中國現代化建設與海外華僑之間的橋梁。
可以說,汕頭地區海外華僑捐資的教育、醫療、體育等各項公益事業,都離不開莊老的穿針引線和精心組織。一批又一批的海外華僑、港澳同胞來汕頭投資設廠、捐贈公益,泰國盤古銀行、泰華國際銀行、香港廖創興銀行先后在汕頭設立分行。汕頭潮汕體育館、潮陽大峰醫院、普寧華僑中學等華僑捐資建設的學校、醫院造福了潮汕廣大老百姓。
此外,莊老開始琢磨起了為自己家鄉建一所大學。但是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龐大的辦學經費從哪里來呢?
于是莊世平想到了自己的老鄉李嘉誠,而此時李超人正在大手大腳的掙快錢,怎么可能會去做這種不掙錢的教育呢?
但是李嘉誠一聽對方是莊世平,一反平常,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為啥呢,因為莊老對潮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無論是哪個潮汕老鄉有困難找他幫忙,他都會幫。因此,不僅是李嘉誠,那時候幾乎所有的潮汕商人都由衷的敬佩莊世平。
而這所大學就是后來的汕頭大學,此后的時間里,莊老不僅辦學校,還利用他的商業頭腦,讓南洋商業銀行有了50家分行,還創辦了澳門南通銀行,總資產高達2000億。
有一次,莊世平的大兒子莊榮旭因為失業不得已向父親求助,他懇切的和父親說“爸,我現在這么落魄,你能不能幫我一下”,莊世平不假思索的回答,“你們要自食其力,我賺來的錢有更大的用處”。
莊老離世前姜市值高達2000億元的南洋和南通銀行,無償的還給國家,更是捐出自己的全部資產,一分錢都沒有留給兒女,四兒兩女無一人從政經商,更沒有受到父親的一點幫助。長子張榮旭更是一生清貧,常年開出租謀生,過著基層人民的生活。不光是子女,妻子也一樣,妻子得病,明明在港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卻被送到了內地,就因為便宜。
不為仕途,不為名利,莊老到底圖個啥?
因為他愛大家勝過愛小家、愛自己。1997年,莊老親眼看到香港回歸,他淚流滿面,哽咽到,小時候看到國家被洋人欺負,就想爭口氣,讓國人有地位有尊嚴,目的如果達不到,就不舍得死,現在達到了,我死而無憾了。
2007年6月2號,為國守財的莊世平老爺子走了,雖然很少有人知道他,而他的故事在歷史中的記載也很少,但每一件被記錄的事件,都足以讓他名垂史冊。
因為他的一生都在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告訴所有人,有的人富的囊中羞澀,有的人則窮的無比富有。
看看莊老,再看看我們現在的核酸公司和醫藥公司,真的天壤之別,這些公司都趁著疫情割韭菜,發國難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