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知多少

日期:2023-03-05 11:23:0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什么是五險一金/意外險 什么是五險一金/意外險

?養老保險:為使員工在退休后能夠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設立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可以使員工在退休后按月領取退休金。

?醫療保險:保障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情況下住院或門診就醫買藥。

?工傷保險:是為保障員工在工作期間受傷,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時,能夠有充分的醫療保障而設立的一項保險 。

?生育保險:是為保障女職工在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障而設立的一項保險

?失業保險: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 。

?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

展開剩余96%

?意外險:即意外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而造成的死亡、殘疾、醫療費用支出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

常規公司現行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如下(公積金有浮動)

月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例:XX員工崗薪基數2000元

1、社保繳納基數:2000元,公積金繳納基數:2000元

2、每月員工支出的個人社保費用274.43元、單位支出社保費用568.83元

個人公積金費用:100元;單位公積金費用:100元

繳費基數的確定:

五險一金申報安排:

養老保險為使員工在退休后能夠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設立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可以使員工在退休后按月領取退休金。

養老繳費基數

養老保險中斷后是可以續接的……養老金的領取與戶口是有關系的……養老保險是可以轉移、合并的……

1、市內轉入/轉出:

A 憑身份證在當地參保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

B 持《參保繳費憑證》 、身份證前往當地社保機構辦理轉入手續。

2、跨省轉出。

A 憑身份證在當地參保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

B 在轉出地領取《代辦社保關系轉移業務承諾書》;

C 持《參保繳費憑證》、參保人身份證、受托人身份證復印件;委托人書面申請前往 當地社保機構辦理轉出手續。

?以下情況可以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退費

1.參加本省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離開本省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能轉移的,

可以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

一次性清退個人賬戶儲存額。(退費時需要提供社保經辦機構出具的保險關系無

法轉移證明,提供本人自愿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確認書。)

2. 原參加本省基本養老保險的國家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從業人

員,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死亡,或者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后由本省財政全額支付

退休待遇的,應當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退還個人賬戶儲存額給繼承人。

3.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出國(境)定居的,經本人申請,按照國家和本

省有關規定一次性清退個人賬戶儲存額。

養老保險待遇有哪些?

u從業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并經社保經辦機構核定其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標準的,依照《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的規定獲得基本養老金、喪葬補助金及撫恤金等項待遇。

1. 基本養老金:到達退休年齡,且繳費滿15年,自社保經辦機構核定基本養老金的下一個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 喪葬補助金: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后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由社會統籌基金賬戶支付其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按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個月的數額發給。

3. 撫恤金: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后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由社會統籌基金賬戶支 付其一次性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一次性撫恤金的標準為退休人員死亡當月本人20個月的基本養老金。

4. 計劃生育獎勵金:獨生子女父母、無子女人員每月分別加發本人基本養老金的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作為計劃生育獎勵金。發放對象的基本養老金基數增加后,計劃生育獎勵金也隨 之增加。加發的計劃生育獎勵金由同級財政承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

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

1、年齡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2、養老保險繳費累計年限繳滿15年。

?基本養老金的組成(粵府【2006】96號))

— 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1998年7月1日后參保)

1. 基礎養老金

— 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 費滿1年發給1%,從社會統籌基金賬戶中支付

— 基數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1%

2.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從本人個人賬戶中支付;不足支付時,從社會統籌基金賬戶中繼續支付

—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份。

?確定基本養老金領取地

1. 在省內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由其最后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 屬本省戶籍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非戶籍所在地,經參保人員自愿申請,也可轉移到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醫療保險:《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保障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情況下住院或門診就醫買藥。

?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佛府(2007)64 號】

— 按市2014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4640元的80%(3712元)(每年度以佛山市政府公布的繳費基數為準)計征

—本市戶籍的參保人,單位按繳費基數的5%繳納醫療保險費,個人按繳費基數的2 %繳納醫療保險費;靈活就業人員按繳費基數的7%繳納醫療保險費。

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跨統籌地區流動轉移?

從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之遷移。其原繳費年限,遷入地應當予以承認。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可以轉移的,無法辦理轉出手續的,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通過發卡銀行轉賬或提現退還給本人。劃入統籌基金的基金醫療保險費,不予轉移,也不退還。

可以享受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及規定: 【佛府(2007)64 號】

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準如下:

(一)三級醫院在職1200 元/次、退休1000 元/次;

(二)二級醫院在職600元/次、退休500 元/次;

(三)一級醫院在職400 的元/次、退休300 元/次。

參保人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起付標準至最高支付限額間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

一級醫院統籌基金支付在職98 %、退休100%;

二級醫院統籌基金支付在職90 %、退休93 % ;

三級醫院統籌基金支付在職、退休85 % (惡性腫瘤、心腦疾病手術治療以及肝、腎和骨髓移植住院的統籌基金支付90 % ) 。

1.參保人退休時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25 年;外市轉入的參保人(含退休前已離開原中央、省屬單位職工)需同時滿足在本市的醫療保險實際繳費年限滿10 年,才能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

2.退休時未滿足上述條件的參保人必須按辦理退休時的繳費基數的6 %一次性補足差額繳費年限后,才可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

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6 萬元以上納入醫療保險范圍的醫療費,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基金按90 %支付,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年度累計支付限額不超過24 萬元。

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佛府辦〔2013〕40號

1. 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2. 應當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3. 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4. 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5. 在境外就醫的(含香港、澳門、臺灣地區);

6. 參保人因酗酒、吸毒、自殺自殘、違法犯罪等支出的醫療費。

注: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所有的醫療行為都在醫保保障范圍?

醫保卡制作/ 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的劃撥:

(佛府〔2007〕64號)、(佛人社〔2010〕343號)

1.醫保卡除設置醫保個人賬戶以外,還可設置金融賬戶,兩類賬戶分別管理,獨立使用。

2.醫保卡的制作。由社保部門將相關制卡信息發送給銀行,銀行提取到制卡資料后,需20個工作日內完成制卡、發卡,并將制卡情況資料反饋社保部門。

3. 跨區參保已有醫保卡的,不再重新制卡,如因各種原因需重新制卡的,須經當前參保的所在區社保局批準。

4. 有效的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按月劃撥,各區社保局對發放明細進行審核,市社保局集中支付(具體辦法另行制定)。銀行在收到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劃撥憑證后,應在6個工作日內將劃撥資金劃入參保人醫保卡醫保個人賬戶。醫保個人賬戶資金錯劃、多劃的,由各區社保局負責糾正。其中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劃入醫保個人賬戶的支出,按規定在統籌基金中列支。

5.參保人如持有多張醫保卡的,其多張醫保卡中的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不予合并,參保期間每月的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劃入到指定的醫保卡醫保個人賬戶。

6.參保人由于某些原因放棄未能及時劃撥到賬的個人賬戶資金選擇銷卡時,各區社保局經辦人員應要求參保人簽名確認,未能劃撥的資金歸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所有。

7.戶口遷到市外的退休參保人,如本人書面提出申請,經市(區)社保局核準后,其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可發放至參保人本人的指定儲蓄賬戶。

醫保卡制作/ 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的劃撥:

(佛府〔2007〕64號)、(佛人社〔2010〕343號)

1.參保人需要將保險關系轉出本市的,參保人或單位經辦人到市社保局或各區社保局辦理關系轉出手續,其醫保卡中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結轉到轉入地的醫療保險機構。無法辦理轉出手續的,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通過發卡銀行轉賬或提現退還給本人。

2.參保人或單位經辦人憑市社保局或各區社保局出具的醫保卡沖銷單據,到發卡銀行辦理有關手續。

3.. 參保人因死亡、失蹤等原因被公安部門注銷戶籍的,須辦理醫保卡的注銷手續,其醫保卡中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按法定程序繼承;無法定繼承人的,其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歸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所有。參保人家屬或單位經辦人憑市社保局或各區社保局出具的死亡待遇發放單據和醫保卡沖銷單據,到發卡銀行辦理醫保卡注銷手續。

失業保險 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 。

?基本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

— 失業保險最低繳費工資下限1510元,繳費工資上線按市2014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4640元的300%核定,上限為13920元

?基本失業保險費的費率

— 用人單位按照繳費基數的0.5%繳納失業保險費;從業人員繳費基數的0.5%繳納失業保險費。

?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粵府[2014]51號

1.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繳費時間每滿一年,可領取的一次性失業保險金按人員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40%乘以繳費年限計發;不滿一年的繳費時間不計算為繳費年限。失業人員前次失業有尚未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的,該部分的一次性失業保險金按尚未領取期限的月數乘以本人失業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25%之積計發;失業前繳費工資記錄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月數的平均繳費工資計算;

2.如按1計算的一次性失業保險金低于本人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級以上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的,按最低工資標準的80%計發;高于月最低工資標準80%乘以24之積的,按最低工資標準80%乘以24之積計發。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

1. 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繳費滿1年及以上的;

2. 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3. 已辦理失業保險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有勞動能力及就業愿望但未能實現的就業人員)

失業保險待遇?(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

從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繳費滿1年及以上,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享受待遇:

1.失業人員繳費時間一至四年的,每滿一年,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為一個月;

2.四年以上的,超過四年的部分,每滿半年,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增加一個月。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

3.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后重新就業并參加失業保險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再次失業的,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期限合并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4.失業保險金標準不得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5.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領取求職補貼,標準為本人失業前十二個月平均繳費工資的百分之十五,不足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的平均繳費工資計算,領取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求職補貼隨失業保險金按月發放。

失業保險待遇?(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

從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繳費滿1年及以上,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享受待遇:

1.女性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生育的,可以向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一次性加發失業保險金,標準為生育當月本人失業保險金的三倍。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其遺屬可以一次性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以及當月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

2.喪葬補助金按照失業人員死亡時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級以上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計發,撫恤金按照失業人員死亡時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級以上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六倍計發。

3.失業人員的遺屬應當在失業人員死亡或者收到宣告失業人員死亡判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憑本人身份證明、與失業人員的關系證明和失業人員的死亡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喪葬補助金、撫恤金和失業保險金的手續。

4.失業人員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失業保險待遇?(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

從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繳費滿1年及以上,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享受待遇:

1.參加失業保險的失業人員可以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享受免費的職業介紹和減免費的職業培訓。

2.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本省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的,在取得相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后可以領取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失業人員在每一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領取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的次數不超過兩次。失業人員申請領取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的,應當在證書頒發之日起九十日內向失業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超過時限申請的,不予受理。

3. 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的標準為當次職業技能鑒定費。同一次職業技能鑒定已經享受就業專項資金、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補貼資金等財政性資金補貼的,不再享受本條規定的補貼。

工傷保險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是為保障員工在工作期間受傷,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時,能夠有充分的醫療保障而設立的一項保險 。

基本工傷保險的繳費基數

— 按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4640的60%-300%核定,上限13920元,下限2784元。

基本工傷保險費的費率

— 列為第一類為機關、事業、金融、保險、醫療等單位,征0.45%;二類為一般企業,二類A征0.75%,二類B征1.125%;三類為采礦業,征1.5%。

工傷條件及索賠程序

工傷條件:

職工必須在工作期間,或在上下班的必經路線上發生的非因本人責任或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

索賠程序:

員工在發生工傷時應立即報告公司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部須在工傷發生之日十五日內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索賠。

什么情況屬于工傷?

1.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 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

事故傷害的;

3.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 患職業病的;

5. 因工作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它情形。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也視同工傷。)

不能認定為工傷?

1. 職工因犯罪或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2. 醉酒導致傷亡的;

3. 自殘或自殺的;

?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工傷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具體待遇: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1級至4級傷殘的,終止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辦理殘疾退休手續:

1. 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① 一級為27個月本人工資;② 二級為25個月本人工資;③ 三級為23個月本人工資; ④ 四級為21個月本人工資。

2. 按月支付傷殘津貼:一級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為本人公司的75%。(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最低工資最低標準發)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其它補助: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到喪葬補貼金、撫恤金等:

1.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水平;

2.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職工本人工資一定比例發給因工死亡職工配偶、父母,標準為:

配偶每月40%,其它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上增加10%

3.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因工死亡人員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工傷保險的相關知識

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1、工傷醫療費;

2、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生活護理費;

5、喪葬補助金;

6、供養親屬撫恤;

7、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8、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費;

9、職業康復費;

10、輔助器具費;

11、疾病與工傷因果關系鑒定費;

12、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于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

工傷待遇是由用人單位負擔的?

1、住院伙食補助費;

2、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交通、食宿費用;

3、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需護理的,由單位負責;

4、停工留薪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與工傷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

5、傷殘津貼。五-六級的傷殘職工,單位難以安排工作,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為本人工資的60%;

6、疑似職業病人的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

7、境外工作的職工發生工傷,按國內同病種支付醫療費,剩余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

8、五至十級工傷職工在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時,由用人單位發給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職業病的,加發50%醫療補助金;

9、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墊付。

生育保險 佛山市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佛府辦〔2013〕2號

是為保障女職工在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障而設立的一項保險 。

基本生育保險的繳費基數

— 按市2014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4640元的75%-300%核定,即上限13920元,下限3480元。

基本生育保險費的費率

— 用人單位按從業人員月繳費工資總額0.9%的費率繳納生育保險費。

(省人民政府可以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適時調整,具體費率由省人民政府根據生育保險基金收支情況確定。)

生育保險報銷條件

1.需連續繳費滿一年

2.女方從未繳納過生育保險方可在男方單位報銷

生育津貼發放

1.女職工生育發放98天生育津貼

2.難產的,增加15天生育津貼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15天生育津貼

4.晚婚晚育的發放180天生育津貼

5.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發放15天生育津貼

6.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發放42天生育津貼

生育保險待遇有:

1. 生育津貼。

2. 生育及其并發癥醫療費用;

3. 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

4. 法律、法規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

享受生育津貼的條件?

生育津貼是從業人員在法定休假期間內,由領取工資變更為享受生育津貼(一般為繳費基數)

符合下列條件用人單位從業人員,方可享受生育津貼:

① 女性從業人員生育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產假的;

② 從業人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的;

③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貼發放方式?

1. 生育津貼按月支付,其從業人員的生育津貼月標準為全省上年度在崗從業人員月平

均工資。(一般以繳費基數計算)

2. 生育津貼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本條例的規定撥付給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當及

時足額發放。從業人員享受的生育津貼低于其實際工資的,由用人單位予以補足 ;高 于其實際工資的,用人單位不得截留。

生育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項目?

① 不符合國家和本省計劃生育規定的;

② 不符合本省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項目規定的;

③ 在國外或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發生的;

④ 因醫療事故發生的;

⑤ 按照國家或本省規定應當由個人負擔的。

如何定義難產?

難產是指女性從業人員生育時采用產鉗助產、胎吸、剖宮生育的。

如何報銷生育保險?

① 如果已經領了醫療手冊或社會保障卡的從

業女性人員,出院時可以直接減免費用。

② 如果沒有醫療手冊(或社會保障卡)或在

異地定點醫院執行生育手術,則需自己先墊付

醫療費用。出院后再申請報銷。

申領生育保險待遇需要提供的資料?

① 生育證或計生部門有效證件;(原件及復印件)

② 出生證、結婚證

③ 從業人員或從業人員未就業的配偶身份證

④ 在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的醫療費用清單及發票

⑤ 出院證明書、單位證明(婚姻狀況、生育狀況)

⑥ 參保人銀行卡復印件。

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

— 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繳存基數范圍:

1. 不低于所在市縣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不高于在崗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3倍。

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 不低于5%,不高于20%。

月繳存額=(繳存基數×單位繳存比例)+(繳存基數×個人繳存比例)

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

1.

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二手房、集資建房自住住房一年內的

2.

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一年內的;

3.

償還購自住住房貸款本息的;

4.

租賃自住住房,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一定比例的;

5.

離休、退休的;

6.

出境定居的;

7.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8.

國有改制企業員工或農業戶口從業人員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

9.

死亡

10.

無住房公積金貸款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學的(用于支付學費);

11.

本人或其直系親屬,因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

12.

本人或其直系親屬,遇到不可預見的事故、災難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

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1. 凡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半年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仍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

2. 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件;

3. 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4. 購買商品房和單位集資建房的,應支付不低于所購住房全部價款20%以上的首付款;

5. 購買二手房的,應支付不低于所購住房全部價款40%以上的首付款;

6. 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自籌資金不得低于建造、大修住房所需費用50%;

7. 同意按照住房管理公積金管理中心認可的擔保方式進行擔保。

住房公積金轉移流程

1. 在當地開設新的公積金賬戶然后進行轉移 ;

2. 提交《住房公積金轉移審批表》(可在公積金管理局官網下載,一式三份);

3. 打印原單位和現單位住房公積金賬戶信息單(銀行開具);

4. 出具調動證明或者現單位工作證明;

5. 將以上資料到原單位所屬公積金管理機構辦理轉手續,將原單位住房公積金轉至現

單位所屬公積金管理機構

?住房公積金服務熱線:12345

意外險即意外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而造成的死亡、殘疾、醫療費用支出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

?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