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與您的數次面談,我還是鼓起勇氣接下了這給項目,事情總是要有人去做,如果不成功也可以為后來者積累經驗,不成功便成仁。這是我剛剛加入公司的心態。
上天眷顧,多謝集團的大力支持和團隊成員的辛苦努力,我們帶著創業的心態,一路拼搏,終于在短時間內把項目做了起來,投產比也達到了公司的要求。但后續的事態很遺憾。思來想去,我覺得自己已經無法適應公司的現狀,也很難茍同公司的理念,決定離開公司。
在最后這幾天,為了能再幫公司一把,我也把自己一直壓抑的觀點吐槽一把,僅僅是觀點表述,希望董事長不要大驚小怪。
一、企業是以事業為載體的團隊組織。
我們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有不同的工作閱歷,甚至有不同的目標和理想,但我們走到一起來了,出了對于現實利益的追逐,我們也抱著立業的想法,總希望在給公司做出貢獻的同時,能夠得到公司的認可,并獲得自己發展的機會和平臺。
沒有人是雷鋒,也沒有人是純理想主義者,能夠從事自己覺得有價值、有前途的工作,并通過工作成就公司和個人是我們的追求。
公司的管理和體制設計應該以此為導向。很可惜,我們都成了疲于奔命的賺錢工具,都是小螞蟻,如紅塵一般想吹來就吹來,想吹走就吹走。
在您的理念里,公司是您的,我們可能都是打工的。如果那樣,您也永遠只是孤家寡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高朋滿座。但如果,不景氣的時候呢?您的朋友在哪里?有哪個人愿意跳出來替你抗一下?
二、管理發展到今天,腦筋應該換一下了。
計劃經濟時代,以國企為主,國企管理的特點就是行政命令,就是大鍋飯。然而時光已經發展到了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國門已經向世界打開了幾十年,國家都要改革開放,為什么企業主還要遵循那些老一套的東西?
我知道您去過好多地方,聽過好多大師講課,甚至報名參加EMBA學習,但您知道嗎,沒有自我顛覆和變革的勇氣,沒有對自我底層理念的深層反思,學的再多也只是浮云!
試看全國,有哪幾個企業家是靠您的途徑做大做強的,沒有格局的錘煉,沒有團隊的關愛,沒有清晰合理的規劃與策略。靠玩一些狗撕貓咬的心智游戲,怎能稱得上是做事業?
三、企業的形象靠的是信譽。
這個中國遵循了數千年的主流價值觀,到現在仍然被大力提倡。企業也是如此。所謂一諾千金。我們對客戶如此,對員工如此,對自己也應如此。
西游記里不是說過嗎,“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我們企業自這方面是有欠缺的。人心如此,你離他一尺遠,他便離你一丈!你算計員工一元錢,他便耗費掉你100元的投入!
誰聰明?誰夠狠?
古語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想,作為在職場打拼的我們可能和您看到的不是一個世界,那么我們便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感謝在職期間,您的支持和幫助。
項目總的辭職信,越讀越讓人深思
朋友,作為職場的你,讀完有什么感想呢?歡迎發表意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