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歷九子奪嫡,終結延續2000年的制度,后來再沒有皇子爭斗

日期:2023-06-26 12:18:2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第一,清朝公開建儲制度宣告失敗

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起,就已經開始培養長子褚英為接班人,但是褚英掌權后迅速膨脹,不僅與眾多兄弟不合,還在背地里詛咒努爾哈赤戰死沙場,自己好早日上位;努爾哈赤得知后怒不可遏,廢了褚英的儲君之位,并對他終生監禁;后來努爾哈赤又想培養代善,可又發現代善與自己的大福晉有不清不白的關系,這讓努爾哈赤十分失望,也打消了對其培養的念頭,此后心灰意冷的努爾哈赤再也沒有立過儲君;后來康熙時期兩廢太子之后,便不再公開立儲,而且雍正帝的嫡長子早逝,剩下的皇子數量又少,因此雍正秘密立儲的制度,便有了實施的條件。

?第二,雍正帝認識到公開立儲的種種弊端

雍正帝親身經歷過康熙末年的皇位爭奪戰,當時各兄弟反目成仇,各自培養自己的勢力,朝中的大臣、王公貴族,甚至是八旗軍士,都參與到了皇子的爭斗中,朝堂被攪和的烏煙瘴氣;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事件,不僅消耗了康熙的大量精力,使他錯過了眾多為國家做積極大事的機會,而且還消耗損失了大批的國家人才;康熙對此心中了然,但是又無力阻止,畢竟各個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能下狠手收拾他們,只能無奈嘆息;雍正帝繼位后,深刻理解皇子斗爭帶來的弊端,所以他痛定思痛,認識到要阻止皇子之間的爭斗,最好的辦法就是廢除公開立儲的制度,轉為秘密立儲。

?第三,清朝統治者受傳統法制的影響較弱

清朝是由女真人的后代所建,女真人原本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們雖然逐漸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但是依然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特色;各種觀念與傳統中原文化有很大差異,受宗法制的影響較弱,不受古老的中原文化束縛;他們沒有明確的嫡長子繼承制度,首領一脈的兄弟、子侄都有繼承汗位的資格;因此在嫡長子制度弊端叢生后,清朝統治者可以毫無顧忌地輕松擺脫此制度,從而制定更適合當前時代發展的新繼承制度。

?第四,雍正皇帝性格善于改革

雍正皇帝性格剛毅,十分具有開拓進取之心;在其繼位前期根基尚未完全穩固之時,就敢于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清除了眾多康熙末期遺留下的隱患;例如整頓糜爛的吏治高薪養廉,實行攤丁入畝的全新賦役制度,還廢除了賤籍,推進了清朝封建化的進程,此外還有很多雍正帝改革施行的全新國家制度,證明了他有十足的勇氣去改革,也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帝王;因此王朝繼承制度,也理所當然的在雍正的改革范圍之內,隨著君權的不斷加強,雍正發現公開立儲制度已經被時代淘汰,所以全新的秘密立儲制度便應運而生。

?秘密立儲制的建立,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的重大改革,也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規律;它打破了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壟斷,避免了一些昏庸無能之君的出現,從而導致國家的衰敗;此外秘密立儲還避免了朝中大臣投靠太子結黨營私,將不利于朝政的隱患扼殺于萌芽之中;事實證明,雍正帝實行秘密立儲制度后,清王朝在繼承問題上再沒有出現過較大動蕩,同時也保證繼位帝王的優秀素質,實乃是有利于清朝發展的進步制度。

【參考資料:《清世宗實錄》,《雍正傳》】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