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儲制度的職能及目的
對于唐代皇儲制度,今天主要介紹東宮,太子監國制度和唐代皇儲的教育培養,其中皇儲的教育培養則是太子當皇帝前所需要學習的內容,皇儲的教育培養是太子在做皇帝之前最重要的內容。
唐初大臣劉洎曾說:“太子,宗姚是系,善惡之際,興亡斯在,興亡在焉!”
因此在唐朝是非常重視對皇儲的教育培養。作為未來的皇帝,太子年幼時學習的內容十分重要且非常廣泛,具體可以劃分為三種。
首先是對太子進行治國德行教育,在我國歷朝歷代的君主專治制度中,皇上的權力是萬人之上,無人可及的,能夠制約皇帝的的權利是不存在的,因此唯一能夠約束皇帝行為的就是其自身的道德準則,這就要求對太子進行德行的教育和培養。
唐太宗就認為太子老師應該用德教育太子,利用德行來教化太子,這樣才能使太子能夠用德行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另外,唐代的皇帝也特別注重對太子進行民本思想的教育,要求太子能夠心懷百姓。
圖 ▏東宮宮殿
其次就是對太子進行經史、書法等基礎知識的教育,在唐朝時期,儒家經典成為主流,是人人學習的內容,因此皇帝會選擇一些德高望重的人作為太子的老師,為其講授儒經和書法等知識。
再者就是對太子進行治國謀略的教育,太子將來是要作為皇帝來管理國家的,因此必須要學習治國謀略并且進行一定的實踐,太子監國就是為了訓練其治國的能力和謀略。
除了一些文化謀略上的培養,最重要的是皇太子的從政訓練,鍛煉皇太子的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未來的皇帝。
東宮組織則是皇太子進行鍛煉的主要場所,皇太子在做皇帝之前不僅要和其他的皇子一起在國家館閣中學習儒家經典,還擁有一整套完備的教育機構和組織,這些機構的主要負責幫助教育太子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禮儀以及如何管理朝廷中的政務。
圖 ▏大唐太子
唐代東宮是太子被冊封后所居住的地方,擁有完備的官僚機構,在這里太子可以被看作是這里的“小皇帝”,擁有兵權,東宮里所有的人都聽命于皇太子。
唐代東宮的機構組織主要分為三太、三少與賓客、詹事府、左右春坊、三寺和十率府。
其中三太、三少六人為太子的導師,主要負責教育指導太子,賓客四人主要職責是“侍從、規諫、贊相禮儀”,“喻太子以道德”,即負責贊譽太子好的行為,規諫太子的不好的行為。
詹事府中的詹事和少詹事各一人,其主要職責是幫助和傳授一些管理國家的行政方法,熟悉怎樣管理國家,積累管理各級官員和部門的經驗,樹立威信,從而為太子將來管理國家積累更多的經驗。
左右春坊中左春坊的左庶子、中允和司議郎各二人“掌侍從贊相,駁正啟奏”。右春坊的右庶子、中舍人各二人“掌侍從獻納啟奏”,太子舍人四人“掌行太子書旨和表啟”,太子通事舍人負責太子的日常生活和外事活動。
圖 ▏太子殿
另外還有侍講、侍讀和對話,侍講和侍讀指朝廷官員或大臣當面為皇帝或太子講授知識,傳授經驗,以增長太子才能和知識,對話則指侍講與太子之間彼此設疑問難,談論經史。
唐太宗時規定大臣輪流到東宮為太子講解,以增長其學識和才干。三寺分別是家令寺、率更寺、仆寺,分別掌管東宮中的一些雜務。太子十率府為東宮護衛機構。
東宮組織讓皇帝訓練了其從政的能力,而太子監國制度則讓太子將所學付諸實踐,參與國家政務,真正有了實踐的機會。
太子監國制度即太子帶領百官,代替皇上治理國政。當皇帝因某種原因不能親自主持朝政的時候,就會讓皇太子代理皇上主持政務,一方面可以減輕皇帝的負擔,另一方面可以鍛煉皇太子治國理政的能力,積累一些實踐經驗,使得皇太子在繼位以前能夠學到如何管理國家事務。
圖 ▏唐代官員
太子監國制度自唐代初期至唐末使用了將近三百年。太子監國期間,唐代朝廷中央行政的運轉方式和以前會有相應的程序變化,太子的東宮系統是整個行政的主體,使用東宮官員來處理全國事務,太子左右春坊和詹事府是主要的職能部門。當然太子監國的時候也會派大臣在其左右進行輔導,防止太子犯下重大的錯誤。
歷朝歷代非常重視太子的培養,因此對于太子老師的選擇也是重中之重。唐太宗為太子挑選的師傅大致可分三種類型:第一種為前朝老臣。唐朝時期還存在一些前朝的德高望重的,受到唐太宗賞識的老臣,唐太宗就挑選他們作為太子的老師。
第二種是博學鴻儒。唐朝的儒學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因此唐初的代表人物大部分都被選為太子的老師,幫助其學習儒家經典以及史學名著。
最后一種是當代名臣。唐太宗還為太子挑選一些當代名臣作為其老師,以增強太子的治政能力,這些當代名臣都在唐朝立下赫赫戰功或者功績。
圖 ▏太子宮殿
皇太子的培養還有一種直接特別的方式就是皇帝親自對太子進行教育。教育太子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大事,因此皇帝雖然忙于處理國家大事,但是也會找機會對太子進行教育。
唐太宗對太子的教育方式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對生活中的點滴進行升華,從而總結出來治國經驗來對太子進行教育,另一種是通過書面方式來總結出自己的治國經驗,從而對太子進行教育。
皇儲制度的設置為皇太子的繼位作了保障,為皇太子繼位之前所設置的一套完備的機構組織為皇帝的學習提供了場所和內容,讓皇太子在繼位之前得到了全方面的學習和發展,從基礎的文化知識到儒家經典、治國謀略、外事禮儀等各個方面。
最重要的是還得到了真正能鍛煉其能力的機會,讓太子監國參與政務的處理,這些學習的內容都為太子成為皇帝奠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 ▏影視劇中唐太宗
皇儲制度始于周朝的“立子立嫡之制”,在唐朝時期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備,對以后歷朝歷代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和重要的歷史意義。
首先,唐朝皇儲制度對于國家局勢的穩定,皇帝權力的鞏固具有重要的作用,皇帝的名正言順的沿襲下去可以安定老百姓的心。
其次,對于唐朝以后歷朝歷代的皇儲制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唐朝皇儲制度的鼎盛發展使得后世的歷朝歷代都紛紛效仿,皇儲制度發展越來越完善。
結語
皇儲制度是我國歷朝王權集中制的必然產物,不僅反映了當時皇位繼承的必然性,也讓世人通過皇儲制度來知道皇帝繼位之前的學習內容以及一整套的學習機構和組織,體現了歷朝歷代對皇位繼承的重視程度以及皇儲制度的完備性。
唐朝皇儲制度的發展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有我們當今值得借鑒的地方。皇儲制度的研究與皇帝制度緊密相連,也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的重要課題,因此對于黃儲制度的研究可以總覽整個封建社會該制度的沿革與變化,因此對皇儲制度的研究對我們現在來說仍有極大的現實作用。
參考文獻:
《史記》
《漢書》
《資治通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