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羊毛不是白薅的,改革草案也包括一些優惠條款,比如把最低退休金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85%,每月稅后能領1200歐元。根據最新民調結果,這些措施只得到了27%法國人的贊成,剩下的人都希望保持現狀或提前退休。
面對接連不斷的大罷工,法國總統馬卡龍是這么解釋的,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不樂觀的大背景下,繳納養老保險的勞動力人口在下降,領退休金的老齡化人口卻在上升,出的多進的少,時間長了,養老金池子遲早得枯竭。
這話倒也不假。報告顯示,從本財年開始,法國的退休金收支將出現赤字并維持25年之久。在接下來十年中,法國的養老金赤字將突破100億歐元,相當于GDP的0.3%。池子里沒錢了,退休金還得按時發,否則的話,可就不單單是罷工的事了。
這也是為什么,法國歷屆政府一直致力于削減養老金開支。說起來,這還是密特朗惹出的禍。
1982年,密特朗主導的左翼政府為了給民眾發福利,把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提前到60歲,導致之后的歷屆政府一直在幫他“擦屁股”。
早在馬克龍第一個總統任期,那會還沒有新冠,他就想對養老金制度下手了,當時也引發了大規模示威活動。沒過多久,新冠疫情爆發,這事就被擱置下來了。
去年贏得總統連任后,馬克龍又把養老金改革提上了日程。根據法國勞工部的預測,如果改革法案通過,每年能減少177億歐元的養老金支出。這樣一來,2027年就能實現收支平衡,還不夠原先預計的25年的零頭。
不過,外媒和各界人士普遍對馬克龍的改革初衷抱有懷疑。他們認為,馬克龍急于進行改革,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向民眾證明他依然是一位具有創新意識且勇于改革的年輕總統,為自己留下更多政治遺產。
從經濟層面上講,法國的養老金體系也不像馬克龍政府說的那樣,馬上就要崩潰了。一方面,100億歐元的養老金赤字不足以讓局面失控。另一方面,隨著疫情和經濟形勢的好轉,法國的勞動生產力也會恢復,在養老金赤字達到峰值后,就會慢慢恢復收支平衡。
此外,新冠疫情造成的老年人死亡比例升高和預期壽命下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法國的養老金負擔。本來能活到90歲的人,陽了之后只活到80歲,法國政府就可以少支付10年退休金了。
事實的確如此,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前兩年,盡管生產力大幅下降,法國的養老金體系仍然實現了盈余。說白了就是,死于新冠及其并發癥的養老人口,要比失業后無法繳納養老保險的勞動力人口多。
總之,改革是必須的,問題在于什么時候改。站在政府的角度,肯定是要未雨綢繆;但老百姓更關注眼前的利益,以后你想怎么改都行,但不能挑在我馬上要退休的時候改。
然而,總有人即將退休,養老金收支也總有一天會暴雷,所以改革只能循序漸進地來。像馬克龍這么急于求成,碰壁是難免的。
(編輯:木易 審核 主編:三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