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全覆蓋 文物活起來(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地方立法新實踐)

日期:2023-02-02 11:20:13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一次,在農村調研時,一位村民提出疑慮:“齊長城穿村而過,如果禁止了生產生活,俺們咋辦?”

房敏學將問題記了下來。2022年6月中旬,山東省人大教科文衛委組織來淄博市開展立法調研,房敏學在座談會上主動提出建議:“應當平衡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在保護中求發展,以發展促保護,二者形成良性循環。”

“齊長城有一特殊性,‘斷斷續續’,呈斷點狀遺存、不能連貫,有的地方遺跡已基本消失,有的地方保存較為完整。”房敏學說,“對并沒有明確保護重點、遺跡已消失的地段,其實無需再耗費過多資金、精力,應把精力放在重要點段,分類采取保護行動。”

齊長城跨多個行政區域,位于行政區劃邊界的點段較多,毗鄰市、縣政府溝通協作機制也存在漏洞。在風門道關處,有三塊碑刻,其中一塊是山東省政府所立的“齊長城遺址風門道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基座上的小字清晰可見為萊蕪區屬;還有一塊是淄博市所立“齊長城遺址——風門道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碑刻。“兩地都在此立碑,溝通協作不暢的話,也制約著齊長城的保護修繕。”房敏學說。

在立法調研過程中,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司法廳相關人員同時開展實地調研,聽取意見建議。

王秀鴻跟隨隊伍在基層調研。“站在一段遺址上時,望著眼前的斷壁殘垣,很有些吃驚,這與想象中的長城完全不一樣,沒有氣勢磅礴的蜿蜒起伏,沒有秀麗的風景。”王秀鴻心生感慨,“我們應該用心守好齊長城的遺跡。”

有一次去青島調研,王秀鴻結識了一位齊長城保護志愿者。“業余時間,我喜歡研究齊長城,但身邊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許多人對齊長城歷史文化了解也不深。”聊天中,志愿者吐露心聲,“很多地方忙于修復,卻輕于利用,并且基礎研究工作也相對滯后,對齊長城歷史沿革、價值內涵等缺乏深入研究。”

保護資金也是基層部門的“頭疼事”。“長城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搜集、修繕與保護,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由于保護經費不足,部分保護工作難以開展。”王秀鴻在調研座談時,有的基層部門“倒苦水”,“特別是保養維修、巡查管理經費缺口較大,導致人員力量不足,保護責任缺失、措施不到位,影響保護實效,有的開發利用項目遲遲難落地。”

“此外,沿線工程建設、礦山開采、農田開墾等生產生活對齊長城本體及周邊風貌造成破壞的情況時有發生,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人們的保護意識還相對淡薄。”王秀鴻提出,“亟待提升人們的保護意識,形成行動自覺。”

多措并舉

確保落地落實

《條例》審議通過后,房敏學捧著文件研究了好幾遍:“當時提出的問題,立法都有回應。”

“此次立法堅持問題導向,立足于齊長城保護工作需要,重點解決保護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高賢杰介紹。

“《條例》明確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堅持保護優先、以用促保,對利用方式進行了探索創新,同時,提出齊長城保護規劃應當明確保護標準和保護重點,分類確定保護措施。”房敏學說,《條例》還健全了齊長城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對政府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基層屬地責任進行了明確,解決了毗鄰市、縣政府溝通協作機制漏洞問題。

“針對資金難題,《條例》也做了回應,比如其中提到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并確定了齊長城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齊長城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將齊長城保護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王秀鴻介紹,“針對志愿者反映的問題,《條例》規定了齊長城專題研究和學術交流、文化產品開發和文藝作品創作等內容。”

如何推動《條例》貫徹實施?高賢杰介紹,山東運用多種形式,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傳學習活動。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進行全方位、多渠道宣傳,并開展了《條例》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等系列活動,把握好重大活動、重要節點,宣傳普及《條例》,為其順利實施營造濃厚的氛圍。

“我們將按照《條例》的規定認真履職,加強部門協同,統籌齊長城保護與基本建設的關系,加強涉齊長城工程建設文物審批,形成工作合力。”王廷琦介紹,“全省加大經費投入,每年啟動一批齊長城搶險、保護項目,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基本消除重大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山東實施齊長城“紅黃綠”段保護管理,嚴管“紅段”,緊盯“黃段”,不放松“綠段”,著力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健全齊長城公益性崗位巡護員隊伍,開展衛星遙感監測,建設省市縣三級齊長城安全監管平臺。

“下一步,我們將多措并舉保障《條例》落地落實,同時加快推進重大立法項目,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山東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楊增勝說,“未來,踏上全長千里的齊長城遺跡,人們更能領略齊魯大地的歷史內涵與文化魅力。”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02日 18 版)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