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制度改革,一個全球性難題

日期:2023-02-03 11:44:33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一邊是低生育率下越來越少的勞動人口,另一邊則是急劇膨脹的領取養老金群體,“入不敷出”終將是無可逃避的現實問題。在這樣的壓力之下,近年來全世界不少國家、尤其是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發達國家,都在推動退休制度的改革。

例如,德國自2012年起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用12年時間把退休年齡整體延長一年,預計到2030年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7歲。日本于去年正式通過《高齡者雇傭安定法》,將企業員工的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至70歲。

根據OECD的統計,該組織的大部分成員國都已經或正在準備實施延遲退休計劃,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間,OECD國家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增加了20%,低于65歲以上人口的增速(2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對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的考察,認為人口老齡化導致公共養老金支出水平不斷上升,給養老金制度的財政穩定性及可持續性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和挑戰,建議各國進行提高退休年齡、削減養老金指數等改革。

從較早面對此類問題的發達國家實踐來看,實行彈性退休政策,讓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相對靈活,并采取激勵政策、鼓勵延遲退休,或許是一條相對可行的改革路徑。

在成員國主要是發達國家的OECD組織中,大部分國家沒有規定單一的養老金領取年齡,而通常是按照彈性退休政策規定了3個年齡:一是提前退休年齡,即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最早時間點;二是正常退休年齡,即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三是延遲退休年齡,即超過正常退休年齡后,個人可以繼續工作、繳納社保,延后一定年份領取養老金。

實行彈性退休的優點是增加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個人可以更好地將就業和領取養老金這兩方面的決策結合在一起。基本的做法就是對提前退休者給予“懲罰”,對延遲退休者給予“獎勵”。目前OECD國家的養老金獎懲點數多為6%~8%,即提前(延遲)退休一年,養老金縮減(增加)的比例為6%~8%,大多數國家延遲退休的獎勵程度要大于提前退休的懲罰程度。

以美國為例,美國老年人年滿62歲就可以開始領退休金,但領取要打75折,每推遲一個月領取,打的折扣依次減少。如果在超過67歲之后繼續參保繳費,則每延后一年可獲得8個百分點的獎勵,延續繳費最多可到70歲。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