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為什么敢公開抵制種姓制度?看他家中的背景,便知答案

日期:2023-03-03 11:20:1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阿爾米汗出生于印度孟買,他的叔叔一個是著名導演,另一個是教育部部長,可謂出生于名門之家。在阿爾米汗八歲的時候就出演了《Yaadon Ki Baraat》這部電影出道,可能是年紀過小還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拍完這部電影之后阿爾米汗又回歸到了正常生活。直到二十三歲時才又決心回到大銀幕,并憑借《灰飛煙滅》出道。他飾演過隱忍復仇的男子、抗擊暴力的警察,還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地球上的星星》并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漸漸地,阿爾米汗憑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和英俊的相貌逐漸在印度電影界中聲名鵲起。演的電影越來越多,但是阿爾米汗卻不想再限制于普通的愛情文藝片中,他想要拍攝真正屬于印度的電影。因此他在2009年,參演了諷刺學院填鴨式教育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并大獲成功,在2014年又拍攝了駁斥宗教神棍借助神的名義欺騙別人錢財的《我滴個神呀》,還有一部鼓勵女性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的《神秘巨星》。

他不僅用好作品來回饋粉絲,還勇于揭露印度社會丑陋罪惡的一面。這些電影所涉獵的方面對于其他印度導演演員來說,是一個敏感的題材,并沒有多少人敢拍。但是阿爾米汗擁有這份勇氣,也敢于為弱勢群體發聲。那這些電影又揭露了印度的哪些不公正制度呢?

學過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印度最為流行的就是種姓制度,種姓制度還有一個別名那就是“賤籍制度”,從這個別名就可以看出這個制度的不公之處。種姓制度是以統治階層為中心的一種制度,并從這個中心劃分出了許多以職業為區分的內婚制群體,也就是種姓。然后這些群體再往下劃分,以此形成了一整套分布于印度社會各個角落的體系,就像一個金字塔,越往上的人地位越高。

種姓制度中主要分為四級,第一級地位最高,叫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畢竟印度人非常崇拜信賴神的存在,所以他們將僧侶看作是與神溝通的人。第二級的地位比婆羅門稍低,叫做剎帝利。主要是軍事和行政貴族,他們是婆羅門的忠實信徒,還有收稅的權力。第三級是較為普通的商人,叫做吠舍,他們只是普通的經商者,是納稅的主體。

第四級的人則是全印度地位最低下的人,叫做首陀羅。他們絕大多數是土著居民,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被認為最卑賤的人。雖然早在1947年種族制度就被廢除了,可是長久以來在人們心中禁錮的思想還沒有消失。直到現在,還有許多地位較低的人們堅信這是由于前世的罪惡才導致的結果,他們將希望寄生于下一世當中,并對此深信不疑。

在種姓制度中,高種姓的人皮膚大多白皙,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阿爾米汗是高種姓的人,但其實阿爾米汗并不適合用種姓制度來衡量身份。

眾所周知,印度除了是種姓制度最根深蒂固的地方之外,也是各類宗教最為興盛的地方。除了印度教、錫克教還有伊斯蘭教。其中伊斯蘭教和佛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是在七世紀傳入印度的,阿爾米汗則信奉該教,伊斯蘭教傳入之后與印度教的種姓制度相融合創造出了穆斯林種姓制度,而阿爾米汗則是這一制度當中最高地位的阿什拉夫。由此可見他的地位之高。

結語:

雖然阿爾米汗地位很高,無需為自己的社會地位發愁,但他仍然選擇為弱者發聲,并勇于直面自己所在社會的缺陷之處,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過好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平等的國家,即使有貧富之分,卻也不會失去自己作為人的尊嚴。

參考資料:

《史記》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