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萬州段生態屏障體系基本形成

日期:2022-12-03 11:09:4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長江在萬州過境流程80.4公里、庫體水面達100平方公里,有21條次級河流。

“以前不敢往河邊走,全是泥坎子,雨天有時更是污水橫流。現在好了,河面整潔,堤岸平整,家門口成了休閑好去處。”年逾六旬的冉振秀家住新田河邊,每天吃過晚飯,都會和鄰居到河邊散散步。兩年前,萬州區新田河油沙段水生態修復工程啟動,修復項目主要包括護岸工程、水生態修復、截污清淤等。隨后,景觀廊道、堤壩護岸、沿岸綠植等相繼建設完成。

新田河是萬州區以河長制為抓手、提升全域水質的成果之一。近年來,當地深入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的“三水共治”,通過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先后否決一批不符合一公里產業管控政策的項目,關停一公里范圍內的污染企業,取締非法碼頭25個,整治長江岸線利用項目54個。

同時,萬州區還在長江河道保護線外側分別設立不少于50米和100米的綠化緩沖帶,栽種了三角梅、景觀樹等植物,建設了紅砂磧、天子湖等濕地公園。緩沖帶被進一步管控好,實現了保護長江河道與提升萬州區濱水城市品質的雙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治理,產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工業污水全部達標排放;餐飲船舶全面取締;鄉鎮污水廠逐一投用;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覆蓋率達100%;21條次級河流水質均穩步提升……目前,萬州城區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30天以上,長江萬州段水質總體保持Ⅱ類。

環境越來越好的萬州,綠水青山正擦亮生態名片。《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3日 06 版)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