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美好的代名詞,學生時代往往伴隨著單純、青澀、美好等形容詞,但無論是城市學校,還是鄉鎮的學習學校,都有可能出現校園霸凌現象,被霸凌者大多膽小內向,一次兩次沒有反抗,也就成了習慣被欺負的對象。
可能很多欺負別人的同學,在學生時代認為“好玩”,等到長大以后也會后悔,但卻忽視了給被欺負的學生造成多大的影響。

正常的學習、生活被打破,走在路上的白眼,平白無故被打被罵,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性格養成,有些傷害用一生的時間都難以治愈,可能有些學生長大后光鮮亮麗,但過去的遭遇難以忘懷。
學生的沉默、家長的忽視,更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有些家長認為學生太矯情,甚至還有家長質問學生,為什么他們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

學霸很少被校園霸凌找上門,家長有想過為什么嗎?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要引導、保護好他們,有些苦難經歷得毫無意義,只是苦難而已。

為啥校園霸凌基本不找“學霸”?不只是因為成績好,原因過分現實
學霸是一個班級的“靈魂人物”,更受老師的關注,如果學霸情緒或行為有異,老師很容易看出來,而且霸凌的學生通常欺軟怕硬,學霸是老師眼中的香餑餑,他們自然不敢造次,學習好成了避免霸凌的原因之一。

班級中很多學生也會關注學霸,下意識地模仿他,想要提高成績,如果學霸被欺負,其他同學也會輕易看出來,容易將事情捅出去,欺負人的學生也不敢欺負。
能夠成為學霸學生,通常心理素質強大,性格堅韌,才能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如果遇到不公平事件,學霸不會輕易低頭,加上學霸心理認知清晰,明白當下困境如何解決,知道用什么方式應對。

很多學霸頭腦清晰、目的性強,如果遇到被“借錢”的情況,能夠干脆的拒絕,若是真的被欺負,他們也敢于向老師、家長尋求保護,將危害降到最低。
普通學生、學渣,乃至班級中的“小透明”,要向學霸學習,遇到問題尋求家長幫助,懂得拒絕,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難以收場,要學會保護自己。

遠離校園霸凌,需要家長和學生一起努力
校園霸凌事件屢見不鮮,受害者的一生被影響,而加害者可能早已忘記,為了學生的健康和未來,一定要遠離校園霸凌,學生和家長都要予以重視,脫口秀演員徐志勝,曾將自己被霸凌的經歷改編成段子,雖然他看似早已不在乎,但刻在記憶深處的感覺難以忘記。

家長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在情緒上波動大,或者學習成績下滑嚴重,都是遇到困難的征兆,家長盡量溫和、平等的引導學生,教會學生自我保護。
學生更要重視,遇到不公平待遇,第一時間求助家長和老師,不要認為這是找麻煩,你的安全更重要,也不要怕被報復,大不了轉學重頭再來,也不要被當成霸凌對象,平時注意鍛煉身體,強健的體魄能使你更自信。

校園霸凌不是難以啟齒的話題,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為學生普及,如果遇到類似情況,也能第一時間保護學生,校園霸凌不是簡單的玩鬧,而是會影響心理健康,也希望學生們都能樹立正確的三觀,既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讓自己成為施暴者。
今日話題:對于校園霸凌頻發,你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來源:阿王教育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