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注意:
一、不要輕信積分到期作廢,提醒兌換商品的短信等信息,更不要輕易點擊陌生號碼發來的所謂“商品兌換鏈接”“積分商城鏈接”。中消協建議消費者適當加強甄別意識,結合自己的消費經歷和注冊經驗,對相關陌生號碼、內容加以判斷。
二、不要輕信所謂的積分兌換“補差價”福利噱頭。現在國內主流的品牌方和經營者,大部分均為利用積分進行無條件兌換商品或服務,若遇有通過補差價、需要結合現金等形式購買商品或服務的積分兌換活動,消費者一定要慎重消費,留心比對商品信息和實際價值,以免“失分又蝕財”。
三、不要未經核驗就通過短信息或短信內鏈接直接進行兌換、消費和充值,對于需要輸入驗證碼、實名認證個人和銀行卡、賬戶密碼等操作更要保持警惕。中消協建議消費者收到相關積分到期、清零、限時福利等提醒信息,一定要通過正規途徑進行核實,該活動與以往電信服務公司等經營者組織的積分兌換活動完全不同。雖然有的積分商城在首頁中提到本積分兌換活動不屬于 xx通訊公司,但并不顯著,有時候其目的可能正是為了混淆視聽!
中國消費者協會同時建議電信服務經營者對此類積分兌換商城短信內容、號段等進行監測核實、動態封堵,并對涉詐異常信息、活動加以處置。此類積分兌換商城的網站鏈接基本為境外鏈接,很難找到發送源頭,消費者在被誤導甚至被欺詐后往往很難進行維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發送垃圾營銷、虛假宣傳短信息的商業短信屬于違法行為,應當依法堅決予以阻斷、查處。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林一
主編:劉強、顧青
1、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來了!
2、 新年學習計劃清單,我先安排上了!
3、 元旦就醫怎么辦?最新就醫指南來了!
近期熱門視頻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后臺私信,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