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關乎每個家庭的未來。全省各地增加教育資源供給,豐富課后服務內容,課后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兩個100%全覆蓋。學生們還可以將問題發布在江蘇名師空中課堂平臺,平臺向全省18萬名優秀教師在線“派單”,“接單”后師生走進直播間互動,答疑過程可隨時回放,方便學生復習回顧。
去年以來,江蘇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急難愁盼”,把群眾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去年江蘇50件民生實事項目年度投資總額超過1900億元,投資規模持續增長。
守護“一老一小”,兜牢民生底線
“近期我們福利院共收到感冒藥、止咳藥、消炎藥和N95口罩等防疫物資近4000份,藥品物資儲備更充足,我們將全力保障老人們的身體健康。”揚州市社會福利院近日收到政府向全市養老機構統一發放的藥品物資。福利院辦公室負責人王海云告訴記者,養老機構執行封閉管理,揚州市政府將養老機構物資納入優先保供機制,確保儲備充足。
省民政廳養老處處長林莉介紹,全省2206家養老機構均已對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二級以上定點醫院,全部建立應急轉運機制和就醫綠色通道,保障及時轉運、優先收治。
做好“一老一小”服務保障,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中有14件實事直接關系老人和兒童。一年來,為構建“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各地實施一攬子新舉措,加強基本民生保障,提供均等化基本社會服務,促進民生福祉新提升。省民政廳兒童處副處長季靜介紹,各地全面落實主動發現機制,精準精細呵護困境兒童,2022年全省投入資金4.52億元,保障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1129人;地方財政投入5.2億元,將5萬余名重病重殘兒童納入保障。全省集中供養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2729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2069元,保障標準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為了擦亮民生實事項目品牌,江蘇建成120個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全部引入社會組織開展運行服務,開發未保及服務類項目1864個,開展活動1.9萬余場次,服務兒童10.8萬余名。
堅守民生底線,力行民之所盼。過去一年,江蘇聚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底救助,加大救助幫扶力度,確保兜底保障有力。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37.95萬戶64.14萬人,保障城鄉特困人員20.2萬人,救助臨時困難對象18.52萬人次,認定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17.4萬人。全省低保平均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月823元,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低保標準1.3倍,共為90萬困難群眾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1.5億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江蘇將敢為善為,勇挑大梁,讓城鄉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有“質感”,將更多美好生活愿景變為現實!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