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細看內部信會發現內藏著團隊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舉措。去年官方曾表示,“如果有一天,我們合法地率先推行每周工作四天半、36小時工作制,大家也不要感到意外。”看來這個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蓄謀已久”。
對員工的公開信里說:“生活絕不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但工作一定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足以展示其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打造一個幸福的組織就是人力資源管理未來的任務。只有大家都幸福,才能持續為組織創造價值,讓組織向前發展。這一次事件,將人力資源管理推向了新一輪的輿情熱點。
二、別人家的政策可以復制嗎?看看國外企業怎么說
不過,4天半工作制絕非樂視所獨創。在此之前,四天工作制的倡議和實驗已經在冰島、西班牙、新西蘭、日本等國開展。
一周如果只需工作4天還無需減薪,工作時間縮短是不是就意味著工作產出就變少了呢?
在國外,有許多非營利組織以及波士頓學院、都柏林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了試驗。


其中有33家公司,903名員工實施了為期6個多月的四天工作制試點計劃,結果表明,每周工作四天對業務是有利的!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收入增長了38%!缺勤率和離職率也有所下降。
以上試驗結果不難看出:公司實行四天工作制,的確能提升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員工也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提升工作效率;另外還可以提升員工可持續性和創新性等等。
該制度的缺點也難以避免。畢竟,只是減少了工作日,但并沒有減少工作量。正如英國經濟問題研究所經濟學家朱利安·杰索普直言,人們每天生產效率必須提高25%,才能在4天里完成5天的工作量。
更多人提出質疑,這種機制不能照搬全部企業,可能對于創意性、腦力型工作比較有效,但大部分工作,像醫務人員、警察等從業者每天的工作量已經很大,很難再額外增加工作量了。
三、人力資源管理去觸發企業與業務韌性生長樂視曾發出全員信,透露了樂視2021年實現經營利潤和現金流雙平衡的消息。最新公開信顯示,其2022年業務總體平穩,經營業務實現現金流平衡,整體業績目標如期完成。樂視的韌性生長,離不開其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舉措。
(一)遵守勞動法的基本邏輯,穩定團隊
回顧這些年,我們共同經歷了延遲復工、封控、緩發及減發工資、陽了等等。站在當下,復盤這些曾經困擾并已經解決的問題,我們會發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調整包括不限于薪酬、績效、福利、獎金、休假、崗位等等, 縱使有千萬種變化,都脫離不了勞動法的基本規則,這就是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底層邏輯。
樂視盡管公司經營困難,但沒有牽連員工工資和社保的基本面,從未拖欠。團隊基本穩定了,業務才有了扭轉頹勢的人力基石。
(二)讓企業文化從墻上到心上。
樂視在公開信上表示,四天半工作制有以下好處:陪伴家人,有利于提升家庭幸福感;周三休息半天,員工通過娛樂活動去緩解“周一工作焦慮癥”;有利于員工學習和提高專業技能。

樂視通過它的一整套打法,讓公司的關懷文化深深植根在員工的心里,在整個組織中落了地。每一個員工,都不會感覺這個公司是一個冷酷的公司,而是充滿了家庭般的溫情。然后,齊心合力創造奇跡。
近些年來,重視組織能力、提升組織能力幾乎已經成為企業界的管理共識,人效也早已被認為是企業的核心能力之一。
正如任正非所說:“不抓人均效益增長,管理就不會進步。因此一個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長遠地、持續地實現人均效益增長。”
鴻日咨詢以戰略咨詢為導向。通過管理服務承攬咨詢模式,專注于文化管理、組織管理、戰略管理三個維度去深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持久長青的陪伴客戶共同成長。對于企業來說,人效是反映企業發展質量最綜合、最直接的指標。鴻日咨詢集合最佳實踐案例,為企業提供可落地的方法論。企業提升人效的“四板斧”:
(三)從方法論到實踐:精準靶向引才
識別關鍵核心人才,精準、合理的投入薪酬激勵及培訓資源,巧用非經濟性回報,減少剛性支出。
企業管理層面,在VUCA時代,面對人才競爭愈發激烈和人才流動愈發頻繁的環境,在互聯網大廠和創業公司的帶動下,傳統企業的HR需要逐漸將目光從傳統選育用留的“模塊視角”向組織-文化-人才的視角轉變:相比人才管理,企業如果想穩健發展、基業長青,更要關注組織能力建設,保持正確、正面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持續保持對人才的吸引力和戰斗力。

(四)塑造組織敬業度
人才培養的最佳員工體驗需要幫助員工達成心智進化、技能升級、學以致用三大成長需求,企業基于工作認可、晉升歷練、樹立挑戰性目標、改善領導行為與職場環境等方法形成組織賦能方案,持續塑造員工敬業度。
(五)淘汰冗余人員
基于“過去—現在—未來—價值觀”的四維視角,通過績效成果、能力素質、潛質和核心價值觀4個方面建立全面的人才標準,對核心崗位的人才進行人才測評與盤點,識別出效能低下的冗余人員并堅決進行汰換,將關鍵核心崗位留給高效能人才,以保證公司的人效水平。
(六)創新用工模式
創新用人機制,通過如:外包員工、共享員工、實習生、退休返聘、兼職管理人才等多種用工模式的組合,創新輔助性崗位的用工形式,最大限度節約企業的人才使用成本。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