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光是這6年的義務教育并不能吸引明星家長的目光,背后的隱藏福利才是主要目標,香港的學生高中畢業后的選擇很多,既可以隨意申請當地的大學,也可以回到大陸讀國際學校。
而且學生到大陸讀書,憑借著香港戶口入學的門檻非常低,基本上可以算是沒有,就連清華北大復旦這種國內首屈一指的高校也愿意為香港學生開綠燈,錄取分數也是非常低的。

當其他省份的學生為了入學名額“擠破腦袋”的時候,香港戶口的學生卻能輕松進入,400分讀名校也不再是個笑話。
當然香港學生的名額也不是白來的,也是需要經過名校的華僑生聯考,只不過考試的難度系數很低,和高考根本沒法比,所以上名校的幾率就變得更大了。

所以說落戶香港是表象,家長更是從長遠角度考慮,如果學生爭氣自己能考上最好,如果成績一般也能憑借身份優勢進入好學校,這才是家長最真實的想法。
明星有實力爭取資源,普通家庭也要認清現實,可別打腫臉充胖子不管是明星還是富豪,他們的經濟實力遠超多數人,為學生爭取利益最大化也是在能力范圍內的事情,但是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遵循他們的路線是走不通的,還很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困境。

香港戶口也好,還是一線大城市的戶口,確實能夠為學生帶來優越的教育資源,在升學上面也有優勢,但這種家庭和學生畢竟是少數的,多數還是普通人,那么家長就要立足于現實情況去做考量。
如果學生確實無法面對國內激烈的升學競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送出國留學,但一定要選擇優質學校,千萬不要相信那些“給錢就能上”的學校,別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常言道“事在人為”,家長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竭盡所能為學生提供好的資源,相信學生也能夠理解的,剩下的就交給學生自己去努力,只要學生知道努力上進且三觀正,那么遲早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
當然有條件的可以為孩子搏一搏,能夠為學生多爭取一份優勢也是好的,但是沒條件可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否則很容易讓自己和孩子騎虎難下。

所謂“人分三六九等”,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公平,但不可否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生下來就有,家境優渥的學生獲得的資源也更好,普通學生想要追趕這種差距也是很難的。
但是各行各業都有“小鎮做題家”,他們出身微寒但卻能通過努力學習來改變命運,所以學生也好,家長也罷,與其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倒不如找準人生定位,結合自身情況去制定發展道路,那樣也不會讓自己和家人太辛苦。

老話常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資源會影響學生的發展,但學生能否有出息還得看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要堅定信念,不要怕吃苦,更不要害怕面對挑戰,只有逆流而上才能“鯉魚躍龍門”。
【筆者寄語】明星赴港產子的背后是家長的良苦用心,為了給孩子爭取到更大的競爭優勢,家長也算是費盡心思了,雖說這讓普通家庭感到心里不平衡,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他們有實力有能力獲得想要的一切,那么羨慕和抱怨都沒用,倒不如立足自身去尋找出路。

話題: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