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果真的將這部分老教師進行淘汰,根據他們現在的年齡,基本上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如果提前退休,可能自己還有一定的精力,但想要在這個年紀里找到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保潔等,但身為老師的他們自然不甘心。
總之,這位老教師對于末尾淘汰制度的實行并不是很滿意,并不是說對自己沒有充足的信心,而是為眾多年齡大的教師抱不平。
其實現在不僅是教師領域,各個行業之間都會存在一定的競爭壓力,而且即便是其他行業,對于一些沒有相應工作效率的員工也會進行淘汰,畢竟企業在意的最終獲得的利益,那么教師也不例外。
對于每一所學校來講,都比較注重自身的升學率,而這決定性因素就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會對教師有著嚴格的要求。
其實“末位淘汰”制度也是一種強勢的管理制度,在中小學的運作過程中,會對教師的績效考核有一定的衡量標準,而這最終看的也是同學們的學習成績。
實行末位淘汰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想要淘汰一些在這個崗位上渾水摸魚的教師,有些教師在崗位上一副“擺爛”的姿態,甚至還占用編制名額,所以這個提議也是為了讓教師提高教學的積極性,為了同學們的學習成績著想。
而教師末位淘汰制度的實行,也是會給教師三次機會,其中貴州省教育部就關此事下發了通知,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定,對于教師的末位淘汰,一次考核排名在末位的會取消績效工資的發放,兩次考核末位的教師會面臨轉崗,三次考核末位的會要求退出。
也就是說,每位教師如果有3次排名末位,那么就會面臨著失業的危機,但實際上也并不意味著教師這個“鐵飯碗”的稱號被打碎,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固定的要求,這也是為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其實對于整個教師群體而言,他們對于這個行業本身就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教師行業再好不過,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但是也有真正在這個崗位上的教師,對自身的工作進行抱怨,覺得薪資待遇比較低,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我們能夠看出,現在社會對于教師群體的要求確實比較高,那么在對教師提出要求的同時,也希望學校能夠真實為教師謀取相應的福利。
而作為家長來講也是如此,教育孩子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家長也需要配合老師的工作,盡量不要給老師添麻煩,有任何事情可以私下溝通,好好調節,將最終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而不是放在監督老師身上。
老師和家長是站在統一戰線上的,都希望同學們最終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應該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這樣也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今日話題:你對教師“末位淘汰”制度是如何看待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