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一脈絕了嗎?趙匡胤一脈重新獲得皇位,趙匡胤為什么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日期:2022-08-07 14:23:3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趙匡胤一脈絕了嗎?

沒有。

宋太祖趙匡胤并沒有在兒子里選人來繼位,而是讓他弟弟來繼承皇權。然而,趙光義卻先后把趙匡胤的幾個兒子逼死,但是趙匡胤一脈并沒有因此斷絕。趙匡胤死后,他的后代就遠離皇權中心,他的幾個兒子雖然相繼死去,但是他的孫子們大多活了下來,一百多年后,趙匡胤一脈也是拿回了皇權。

宋朝皇帝之一趙匡義就是欺負后周的孤兒寡母才上位的,他的兒子年齡尚小,他怕當年的情況上演在他兒子身上,那樣丟掉的不只是江山,還把全家人的性命都丟了,傳給弟弟才是保全的選擇。其次,也是因為趙匡胤和趙光義他們深厚的那份兄弟情,相傳在趙光義生病的時候,身為一國之君的趙匡胤親自去趙光義府中看望他,甚至親自為他熬藥,哪怕在君皇的家庭,這份兄弟之情也特別真摯。為了江山安危考慮,特別是在建國之初,大局不穩,讓弟弟作為繼承人最為合適。

趙匡胤一脈重新獲得皇位

公元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出兵到了陳橋,沒有想到的是,被弟弟趙光義和親信趙普黃袍加身,從此,北宋建立,趙匡胤成為了太祖皇帝,當時,因為剛經歷五代十國,軍閥混戰,趙匡胤的目標就是統一全國,開始四處征戰,但到去世也沒有統一全國。


公元976年,滅南唐的第二年,宋太祖趙匡胤宴請自己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在宮里飲酒,但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趙匡胤便暴斃身亡,被稱為燭影斧聲,僅僅過了兩天,趙光義就繼位為帝,被稱為宋太宗。

當然了,對于皇兄的兒女們,趙光義還是很照顧的,不僅加封,還讓他們享進榮華富貴,但是,離奇的是,趙德昭,趙德芳僅僅過了幾年便去世了,也就是說,趙匡胤一脈沒有了皇位繼承的資格了。


當然了,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人能夠影響到了趙光義的皇位,那就是他的兄弟魏王趙廷美,因為當時趙光義為了繼承皇位,制造出了杜太后說皇位兄弟繼位的資格,所以說,趙廷美也是有繼位的資格的。

當然了,趙廷美也是有野心的,他在開封府尹的位置上也是不斷的謀劃,就是為了有繼位的機會,但是,因為事情泄露,被皇兄改為西京留守,最后又遷居房州,最終郁郁而終,就這樣,皇位暫時穩固在了趙光義的一脈。


回過頭來,看看趙光義的繼承人,趙元佐是他的長子,也是他中意的繼承人,但是我們昨天已經說過了,雖然趙元佐有點憤世駭俗,看到自己的父親貶了自己的叔父,竟然得了神經病,各種表現很讓趙光義失望,最終失去了皇位繼承的資格,貶為庶人,弟弟趙桓繼位后,才恢復了王爵。

趙光義又開始培養自己的二兒子趙元僖,二兒子也是很得趙光義的喜歡的,但是不幸的是,在二十七歲的時候,暴病身亡了,趙光義只能在選繼承人。


這個時候的趙光義就不著急立太子了,最終在臨終之前,選擇了三兒子繼位,也就是宋真宗趙桓,之后,皇位也是逐漸的在趙光義的一脈傳承,直到南宋趙構之后。

靖康之恥后,趙構出逃,建立南宋,但是因為受到驚嚇,所以不能生育,最終選擇了趙昚作為自己的養子,趙昚是趙匡胤一脈的,這是經過一百多年后,皇位重新回到趙匡胤一脈,因為趙光義一脈在靖康之變中,基本上被抓完了。直到南宋滅亡,也是趙匡胤一脈的子弟。

趙匡胤為什么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燭影斧聲,歷代史家都認為趙匡胤的非正常的死亡是趙光義害死的,《湘山野錄》是最早提出燭影斧聲的。說是趙匡胤意圖傳位給趙德芳,但被太監太監王繼恩出賣,趙光義提前入宮,謀奪帝位,但在書里只說了趙光義竊取皇位,沒有說趙光義害死趙匡胤。而且此書被后世認為是偽書,不能作為史料。


  但一代史學大家司馬光在《淶水記聞》記載了相關記敘。司馬光認為趙光義是合法登基不存在謀奪帝位的說法,應該說作為一代大學者的司馬光說法是可信的,宋皇后提前通知趙德芳入宮,卻是違背了趙匡胤的遺命,有私心希望自己兒子當皇帝的目的,但王繼恩秉承了太祖遺命讓趙光義入宮,但宋后就此得罪了趙光義。

  所以下場很不好。趙匡胤所在的時代,是五代這個中國歷史上特殊時代的延續。在趙匡胤生前,確立趙光義的繼承人地位是個合理的選擇。如果趙匡胤再活個十年二十年,國家穩定后,會有很大概率逐步削弱趙光義勢力,讓自己兒子繼位。但可惜趙匡胤只活了49歲,還沒來得及做這些。


  五代時期是個綱紀廢弛,沒有現在我們一般印象中的中國古代常見的君臣大義之類存在,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才是當時的主流思想。一個年富力強有一定軍事經驗和強大黨羽勢力的繼承人,才有可能坐穩位置。老皇帝一紙詔命就能立個太子坐穩位置,在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篡奪柴家皇位,就是很典型的案例。柴榮英年早逝,繼位的兒子年齡太小。即使不被趙匡胤篡奪,也會被其它實權大將篡奪,基本沒可能保住位置。趙匡胤在位期間,還不能確定自己的大宋會不會也是一個短命王朝,五代變成六代。趙匡胤扶植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以免自己萬一像柴榮一樣突然病逝時家族無強力人物繼位,也算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陳橋兵變趙匡胤稱帝后不久,趙光義就被封晉王出任開封府尹。按五代慣例,親王加開封府尹已經是繼承人的標準配置。就是說趙匡胤做皇帝后不久,就已經確定了弟弟趙光義按五代慣例的繼承人地位。趙匡胤在位期間,天下還沒完全一統。趙匡胤去世前一年的975年,宋軍才平定南唐。趙匡胤去世時,宋軍還沒平定契丹的附庸政權北漢。此時依舊有讓年長且已經形成自己勢力的趙光義繼位保證能坐穩位置的需要。

  趙匡胤去世前,雖然趙德昭已經26歲,但趙德昭缺乏軍事經歷也還沒形成自己的班底。趙匡胤想傳位趙德昭的話,需要時間給予趙德昭豐富自己的經歷形成自己的黨羽班底。而趙光義長期已經是實際的繼承人,趙匡胤下決心去削弱趙光義勢力也需要費一番功夫。


  從歷史上來說,趙匡胤去世前,還沒有下定決心削弱趙光義勢力培養趙德昭。趙匡胤去世時年齡不大,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有很大概率去努力自己讓自己兒子繼位,但歷史沒有給趙匡胤時間。趙光義繼位后,天下逐步穩定,時代已經徹底變了,自然就能把位子傳給自己兒子了。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