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是什么意思啊宏觀經濟學,cpi指數上漲多少意味著通貨膨脹?

日期:2022-05-13 11:05:2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是一個月內商品和服務零售價變動系數。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變化對比、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通報,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1個百分點。  [14]

2021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 。

5月11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4月美國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8.3%,相比3月同比漲幅收窄,但仍處于高位。美國3月CPI同比漲幅8.5%,創下40年來最大值。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公布通脹數據前,市場普遍預期4月通脹率8.1%,也就是說數據高于市場預期,但值得玩味的是漲幅出現收縮。那么,這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了呢?

一、去年這時候把通脹稱為“暫時性”的美聯儲,還能信誓旦旦嗎?

如今看來,美國放任通貨膨脹會導致經濟危機,而強力加息縮表會影響中期選舉。拜登表示太難了。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 一般來說,當CPI>3%的增幅時,會被認定有通貨膨脹的風險,而目前8%以上顯然處于美國歷史上的高位水平了。

這波增長其實從去年底就開始,12月率先突破7%,2022年1月達到7.5%,2月是7.9%,3月創下8.5%的新高。這種上升趨勢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正常水平,我們就等著看美國如何力挽狂瀾或走向崩潰了。

更為搞笑的是,去年這時候把通脹稱為“暫時性”的美聯儲信誓旦旦,現在的美聯儲只能說:怎么到頭來都是我背鍋!看來美聯儲眼下只有這條路:

接下來連續兩個月甚至三個月,每個月加息50個基點,或者第一個月加75個基點震懾一下;之后每個月保持在25個基點。

  • 也就是說,鷹派路線,就是拉爆,拉到3%算可以,拉到5%也不稀奇,因為美聯儲2006年到過5.25%,80年到過20%。基準利率如果到5%了,這點通膨肯定能干下來。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但是經濟要炸了,投資、借貸、消費等交易行為會總量收縮,付息成本走高,美股肯定要爆炸了。

  • 現在已經是中美利差倒掛與美債長短期倒掛,市場對美國明年的經濟很不看好,此時你再嘎一腳剎車踩死,會不會直接引爆經濟衰退了?你都還沒把利率給堆起來就引爆衰退,那拿什么降息空間來刺激經濟恢復?拿頭硬著陸了。

可如果不這么搞,8.3%的CPI拉不下來。要知道這還是那種“每個月25個基點年底爭取2.75%”,那美國今年的全年基調就是高通脹。考慮到撒錢、缺乏供應鏈效率、俄烏戰爭、大宗商品高價等一堆老問題,全年的“求大于供”。

  • 雖說美聯儲加息加猛了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挺大的,可國內反正就這樣了, 鮑威爾先生,干脆給句痛快話吧。

二、光看通脹數字其實沒意思了,我們倒不如看看居民支出遭受多大擠壓?

最近,我發現美聯儲公布的消費者信貸數據真的很有意思,尤其是2022年2月和3月的數據,我們可以看看,真的飆升了很多。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那么,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什么呢?在這里,消費者信貸分兩類,分別是revolving credit(紅色), non-revolving credit(橙色)。前者描述的就是信用卡未付余額,后者則是房貸和車貸等每月必須還清的信貸。

  • 我們可以看出,紅色的信用卡余額是推動消費者信貸總額上漲的主要動力,而接近40%的增速也是2020年來從未見到的高值。也就是說,雖然美國消費者刷卡動力十足,但還款時就沒底氣了。

可是,我們要知道,消費者信貸每個月的變化,其實是有很強的季節性,這也是美聯儲要對數據做季節性調整的原因。

比如年初時消費者信貸一般會下降,這是因為年末的節假日消費積攢很多未付余額,而年初一般都會將這些余額付掉,剩下年中的時候消費者信貸的變化通常不大。

再來看看這個,這是將1962年以來的消費者信貸變化原始數據按月分類的分布圖。我特意將2021年數據用藍色標注,2022年用紅色標注。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從圖中可以清晰看到消費者信貸變化的季節性:年初傾向于為負數,而年末為正數,而年中基本在0的附近。

有趣的是,2021年數據點基本都在outliers的范圍內,這和財政刺激下美國消費者大肆消費不無關系。

  • 但進入2022年后,原本應該成為削減信用卡余額的2和3月,反而出現明顯還款動力不足。甚至3月時,余額增長還成為當月有史以來最大值,同其它月份比也實最大值之一。

基于上述的數據,我認為,目前美國的通脹對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擠壓正在顯現。

三、那么,美國通脹惡化的趨勢,到底什么時候才能見頂呢?

如果我們簡單的看到數字沒漲就覺得“美國通脹形勢基本扭轉”了,那就太淺顯了。明顯現在“孤立主義”大勢不變,全球商品和大宗供應鏈疲軟,俄烏沖突等地緣沖突不斷,這些推動要素一個都沒少。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回想去年4-9月,其實也是進入一個相對高位的穩定搖擺狀態。就算今年4-9月也能維持住這個震蕩,但畢竟都是8-9%,這比去年也可怕多了。

我們試想下,如果這就能出現拐點,那拜登也不會火急火燎推動取消部分對華加征關稅的,試圖來抵減美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 但實際上,就算真取消了對中國商品征收的巨額關稅,這對美國通脹影響最多下調1個點,根本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那么,為了控制這種看不到頭的通脹局面,美聯儲不得不繼續加息縮表,畢竟目前加的不夠狠,遠遠沒達到有效遏制通脹的程度。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GDP數據,一季度美國GDP下降1.4%,與2021年4季度時大幅提升6.9%相比明顯回落,也是2年后再次出現經濟萎縮。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 這個最明顯影響就是,維持多年的美國牛市即將結束,納斯達克指數3天時間蒸發掉7萬億,光全球首富馬斯克一天損失就達1200億元。然后今天沙特阿美還反超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這就很明顯地說明問題有多嚴重了。

也就是說,目前來看,美股各種利空消息依然接踵而至,恐怕還要繼續跌跌不休的。

你再看這個通脹走勢,斜率很像70年代滯脹時期甚至還要更抖,當時美聯儲主席是通過短時間內大幅加息把聯邦基金利率從個位數加到21%解決了通脹。現在嘛,不用說加息加到21%,就算加到5%納指就能給你從高點跌70%以上。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 可見,這不是簡單加息就能控制住的,我預計美聯儲也不會計劃年內數次加息,并且直接開始進行縮表的。樂觀估計,7-8月份達到高點掉頭就已經算很好了。

當然,畢竟美國家底多、血槽厚,接下來肯定還得拉幾個墊背的,光吃歐洲似乎有點不夠了。究竟哪個政策能笑到最后,2025年見分曉吧。

最后的話:美國通脹沒有見頂了,供應鏈都亂糟糟的,肯定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是否意味著通脹惡化趨勢見頂?


我認為美聯儲想的是先穩定住CPI上升勢頭,前值8.5%,現值8.3%,圍繞著8.5%左后進行拉鋸戰。可如果美國一直通脹下去,也會像疫情一樣沒人關注了,除非炸一波更大的煙花。只要你足夠擺爛,并且擺爛時間夠長,大家的注意力也就沒了。

  • 在我看來,美國若真想解決問題,那就直接把所有關稅取消了,把打壓暫停了,大量進口中國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好好防疫,將新冠清零,為了面子掙扎就沒里子了,三思啊!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