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端午的文學、藝術作品很多(文學包括:詩、詞、歌、賦、曲、文、……藝術包括: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書法、戲劇、建筑、工藝、……)筆者在此只就人們詠端午的詩、詞作點評說。 古今詠“端午”的詩、詞很多,有詠端午起源的、有詠端午習俗的;有詠端午飲食的;有詠端午娛樂的;有詠端午氣候、天氣、物候的;有詠端午時節風景的;有詠端午時節花草樹木的;
你將那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云髻上。只祈愿能與相愛的人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國破身死后現在還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微微小汗濕透了閉塞薄綢,明日端午節一定要浴蘭湯。 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你贈與了我一枝艾草。 楊柳被細雨潤濕,枝葉低低沉沉的垂著。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扎多角形的粽子。 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 每年端午節都會下雨刮風,像是為屈原喊冤陳情。 正是端午的美好時光,祝愿老人能夠活到一千年。 到處采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準備過端午節? 屈原忠義氣節,可與日月相比。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悲傷。 這一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 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已經在異鄉過了三十五個端陽了。 競渡的龍舟高高地掛起一面面紅旗,從楊柳身處的水洲擊出。 端午佳節的黃昏被綿綿小雨浸潤,我寂落的獨自輕掩門扉。 端午節的時候,已經接近夏天的中間了,白天的時間漸漸變長了。 吃了兩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 端午突遇風雨天氣昏沉陰暗,汨羅江上無人憑吊逝去的屈原。 不想跟從效仿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俗,只希望飲一杯蒲酒,共話天下太平。 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清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 少男少女各自夸耀著自己的新裝,頭上插戴著式樣新穎的釵符和艾虎。 龍舟競賽是為了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再倒一杯昌歜酒,為屈原而擊節歌唱吧! 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后。 我放聲詠誦楚辭,來度過端午。此時我漂泊在天涯遠地,是一個匆匆過客。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四年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 請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 在金碧輝煌的小閣樓西,奪得錦標的龍舟獲得第一名回來了。 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 我年紀老大,懶于前去湊趣,任憑裹著頭巾的二郎搖旗擊鼓。 盛開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話我,陶淵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標歸來。 需要用喝酒、聚會來酬謝端午佳節,這里有美酒歌舞陪伴。 情人手腕上系著五色絲線,篆文書寫的咒語符篆戴在頭上,以辟邪驅疫。在天青色紗帳中,她睡得格外香甜。 我撩起畫簾,穿著葛衣搖著絹扇,讓風兒把暑氣祛除。 用蘭葉浸水洗澡,用菖蒲花釀酒喝,天氣清明而暖和。 誰相信千載之后,他會在波濤之下垂涎角黍。 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們的甌江,何必要勞民傷財以如此豪華的龍舟競渡來憑吊屈原呢? 我內心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 鹽和梅已經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傾倒。 我曾經聽說對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試著向艾人祝福啊! 鼓聲像春天的雷電,沖破煙霧,劈開波濤,直奔遠處奪標目的地。微觀人群的歡呼聲震天動地,有驚退萬人爭戰的豪氣。 暗想他生平佩戴蘭草以示芳潔,又懷揣香酒禮神肅穆。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鬢。佳人相見一千年。
2.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3.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4.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5.綠楊帶雨垂垂直,五色新絲纏角粽。
6.屈子冤魂終古在,夢鄉遺俗至今留。
7.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8.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9.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10.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
11.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美酒清尊共。
12.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13.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14.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15.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16.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17.風雨端陽生晦暝,汨羅無處吊英靈。
18.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19.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0.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21.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22.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23.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24.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25.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26.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27.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28.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29.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30.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
31.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32.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33.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34.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
35.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
36.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37.誰信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
38.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39.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40.鹽梅已佐鼎,曲蘗且傳觴。
41.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42.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
43.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