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喝人血是真的嗎?
最近在網上有看到一則關于英國女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人說這個英國女王竟然喝人血,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還有人說英國王室食人肉喝人血,那么這些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英國女王喝人血的說法肯定是假的,這個還用說,還有英國王室也不存在食人肉喝人血的說法。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些說法呢?其實那是因為在英國王室的歷史上出現過一些傳說。
比方說最近最為火爆的這個英國女王是蜥蜴人的說法,哈哈,你能相信嗎?完全不能相信了。
說這個英國女王喝人血的說法,應該是看了一些吸血鬼的故事才這樣的說的。話說有一位叫“伊麗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的人,她就被叫做是“血腥女伯爵”,她相信血液能讓人保持年輕,畢竟她也是伯爵啊,所以她真的去做了,所以死在她手上的人不少。后來又和吸血鬼扯上關系了。但是這個說法雖然有,但是沒有實際證據了。再說了英國女王是伊麗莎白女王,而伊麗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是匈牙利的女貴族和這個英國沒有關系的。這事不能拿一起說了,這下大家該知道了吧。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英國王室的人,會隨身攜帶兩袋血液,這個其實是一個傳統,因為方舟受到襲擊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輸血,大家也知道,歐洲的貴族很多都有失血病,傷口很難自動愈合了,攜帶兩袋血液是正常的。一戰時期的裴迪南大公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了。
所以這些事情集合在了一起,很多人都以為這個英國女王喝血,還有英國王室食人肉喝人血,其實真的沒有那么回事,都是假的。
英國女王年輕時的照片
1952年,英王喬治六世在睡夢中去世,她的女兒伊麗莎白二世隨即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的統治。
在位至今,從少女到遲暮老人,女王的氣質一如既往,歲月染白了她的頭發,也沉淀出了別樣的優雅。
而在幾十年前,她和自己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并肩時,妹妹的美貌卻曾是公認的優于她。
喬治六世只有兩個女兒,伊麗莎白二世與瑪格麗特公主。伊麗莎白出生四年之后,唯一的妹妹也出生了。
作為姐姐,女王自幼就很照顧妹妹,瑪格麗特更是受盡全家人的喜愛。瑪格麗特自小就擁有出挑的容貌,年幼時更是可愛得令人憐惜。
在父親喬治六世心中,小女兒瑪麗格特自然分到了更多的疼愛。在長女伊麗莎白被確定為第一順位繼承人之后,喬治六世愛的天平更是明顯地偏向于小女兒。畢竟,長女會繼位,而小女兒只能是公主。
在偏愛之下,瑪格麗特養成了任性的脾氣,往后也成了英國王室中一大令人頭疼的人物。但在疼愛她的父親離世之后,她的婚姻不順,生活也達不到她滿意的程度,可愛的公主在歲月的打磨中變了一幅模樣。
她開始長出了刻薄的模樣,美貌也不復存在。時隔五十多年后,她的美貌不再是優勢,而姐姐卻依然是優雅的美麗女王。
被偏愛的公主
1930年,喬治六世盼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女兒。還在小嬰兒時期的瑪格麗特公主就長得十分可愛,逐漸長大之后,她的美貌更是令父親驕傲。
在人前,喬治六世毫不掩飾對小女兒的偏愛,曾感慨連天上的小鳥也會被自己可愛的女兒所吸引。
即便當時的喬治六世還沒有即位,還只是王室中的公爵,但他的兩個女兒早早就開始接受了嚴格的王室教育。
瑪格麗特公主跟著姐姐一起學習,禮儀和知識教育都是按王室最嚴格的要求進行的。但受盡偏愛的小公主,在日常的生活中仗著父親的寵愛,并沒有像姐姐一樣成為完全恪守禮儀的公主。
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且長得嬌俏可愛,她的美貌遠在姐姐之上,讓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得以任性許多。
在喬治六世繼位之后,姐姐伊麗莎白被確定為繼承人,她得到的偏愛便更多了。畢竟,喬治六世再疼愛自己的小女兒,也無法更改王室的繼承規則,只好在其他方面多加彌補她。
但父親怎么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偏愛最終促成了瑪格麗特的叛逆。他的小女兒并不像大女兒一樣,早早懂得作為王室成員所恪守的本分和責任。
瑪格麗特的叛逆,很大程度表現在她的婚姻選擇上。而不幸的婚姻,更是這個美麗公主人生逐漸走向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剛剛20出頭時,瑪格麗特就愛上了年長她十多歲的離婚男人,這段感情引起王室的強烈不滿,但在糾纏多年后,由于引起的影響太大,瑪格麗特才不得不出面宣布不會與那個年長的離了婚的男人在一起。
但此后,她的感情路依然不順。
直到三十歲時,才嫁給攝影師瓊斯,總算暫時安分了下來。瓊斯雖然沒什么身份地位,但很受伊麗莎白王太后的喜愛,這段婚姻總歸是暫時讓王室安心了一陣子。
不順心的后半生
在婚后,瑪格麗特生下了一兒一女,升級當了母親的她卻依然保留著昔日的任性,甚至愈演愈烈。
在婚后,公主和攝影師的分歧逐漸加大。已為人婦為人母的瑪格麗特仍舊叛逆,夫妻倆經常爆發爭吵。
最大的矛盾來自于公主的“過度自由”,這個曾經被寵壞了的公主,熱衷于將自己變成性感開放的社交女郎。
除了喝酒之外,她還迷戀上了尼古丁,每天沉溺與香煙和美酒之中。
煙癮最嚴重時,她甚至一天就要抽掉好幾包煙,且不聽任何人的勸阻。在當時媒體拍下的照片中,時常出現她拿著煙的場景。
長期的酗酒和過度吸煙,徹底讓瑪格麗特忘了昔日學過的規矩與禮儀。她沉迷于酒會中,經常不顧場合地和其他人親熱,最嚴重的時還會赤身裸體出現在沙灘上。
這樣“自由”“不受拘束”的行為很快引起轟動,瑪格麗特本人甚至還被評為最不受歡迎的王室成員,和她的姐姐完全背道而馳。
彼時的伊麗莎白已經在位多年,女王的榮譽與責任感使她時刻保持端莊體面,盡管私人生活中也有許多不順心,但在人前,伊麗莎白始終保持著最柔和體面的一面。
相比之下,昔日比女王還要美得多的妹妹瑪格麗特,容貌和身心健康已經開始走向滑坡。
夫妻間多年的矛盾愈演愈烈,且已經無法挽回時,瓊斯選擇和瑪格麗特分開。本一心向往自由的瑪格麗特,在一直不滿她的行為的丈夫離開之后,卻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盡管她從來不缺男子的陪伴,但在和丈夫分開之后,她還是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并且因此郁郁寡歡。
更令人唏噓的是,她長期酗酒吸煙導致的惡果也開始顯露,她后期患上了肺癌,手術之后身體也大不如前。
精神上的刺激加上身體上嚴重的病痛,深深折磨著瑪格麗特,這個美麗的公主快速地變得憔悴。
和年邁的母親一起出席活動時,瑪格麗特看起來甚至比母親還要蒼老。
而她的姐姐卻風韻猶存,盡管多年都在為王室操心,她卻在生活的磨礪中變得寬容柔和。
相由心生,在這對王室姐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論天生的容顏,瑪格麗特遠勝于姐姐,但往后的人生經歷與內心的態度,深深地改變了原有的容顏。
瑪格麗特自詡愛自由,卻無法承受她創造的“自由”背后的代價。
在婚姻方面,伊麗莎白雖然沒有和丈夫鬧得太難看,但夫妻間有嫌隙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在不幸的婚姻上,女王選擇了另一種和解,而瑪格麗特的余生,則用來懷念曾經的美好。
除了容顏不再之外,她的生命長度也和姐姐有了巨大差別。伊麗莎白女王至今健在,瑪格麗特卻在二十年前就已去世了。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在懷念逝去的父親,那個曾經最疼愛她的人。但在當年,若不是喬治六世的寵溺,瑪格麗特的人生,或許也不至于和姐姐有了天壤之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