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總部在哪個城市?華為總部搬遷到哪里了在深圳還是東莞?
華為總部坐落在深圳,但研發、生產等部門陸續搬到了東莞。
首先是華為終端部門總部,從深圳搬到東莞,華為手機這幾年發展非常迅速,可以說已經成為華為的一大支柱了。
其次是華為企業數據中心,也搬走了。位于東莞松山湖的數據中心,共12個服務器機房,3000個機柜,是在深圳數據中心規模的8倍。
問題來了,深圳好好的,為什么華為要選擇離開?搬到東莞呢?
第一,深圳工業用地不夠,華為沒法擴建工廠。
任正非接受采訪時表示:深圳房地產項目太多,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現代工業需要大量土地,而土地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空間就會越來越小。
深圳土地開發已經飽和,新增供地很少,華為要建廠要擴張,但拿不到地。
而在東莞就不一樣了,華為可以拿到更好的園區,更低的地價。
華為的官方解釋很清楚,深圳沒有足夠的工業用地,滿足不了華為擴張的需要。深圳的很多地塊,已經用來開發房地產了。
相比之下,東莞不僅距離近,而且地價和深圳比的話,簡直太便宜了。
第二,深圳房價飆升,企業成本太高,員工生活成本太高。
深圳房價近兩年漲得最快,房價和北京、上海不相上下,地價高,房價更高。
這導致了兩個嚴重問題:一是企業房租等運營成本太高,二是員工租房、買房等生活成本太高。員工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這些成本越來越貴,企業承擔不起。
和深圳相比,東莞地價要便宜很多倍,先蓋3萬套員工住房再說。
以東莞松山湖商住地塊為例,華為投入6.5億競得,成交樓面價約為2865元每平米,而深圳加一個0都不一定能拍到。
華為將在松山湖提供3萬套員工住房,價格僅8500元每平米,比周邊2.5萬的市場價低了很多。
深圳安居樂業成本很高,而在東莞,花一半的錢,能達到深圳幾倍的效果。
@網友1:松山湖的環境比坂田好太多,去過的都知道。
@網友2:坂田已經容納不下華為了,周圍都是城中村,交通也不好,和小縣城似的。華為買地還買不到,只能租周邊的寫字樓。東莞的松山湖就不一樣了,地皮便宜10倍,交通便利,青山綠水,適合工作和居住。
@網友3:深圳不靠華為,靠恒大、萬科。華為總部坐落在深圳,但研發、生產等部門會已經搬到東莞。
最近市場傳聞,華為總部將從深圳搬遷至上海,作為深圳本土成長起來的我國第一大高科技企業——華為,總部搬遷到上海,無疑是一場超級風暴,而處于風暴中心的深圳、上海,這兩大經濟重鎮,再次成為焦點。那么,華為真的會將總部,從深圳搬遷到上海嗎?
我們首先先看一下華為在深圳、上海,以及其它城市的布局,作為一家擁有19萬員工高科技企業,其中研發人員就超過9萬人,華為產業眾多,涉及移動通信、智能手機、芯片設計、汽車智能駕駛、云計算等領域。對于一個擁有龐大業務結構的超大型高科技企業,華為研發及制造基地在全球及全國各地都有廣泛的布局。
先看華為研發中心布局,華為除在全球有16個研發中心外,在國內擁有10大研發中心:
看華為研發中心布局的城市,基本上擁有大量科研人才的城市,華為都下大力布局,而且每一個研發中心都規模龐大,實現研發全國及全球布局。有人說,10大研發中心,為什么沒有深圳、上海?別急,華為在深圳、上海有更大的布局,截止目前,華為在全國有三大總部級基地:
深圳、上海、東莞這三大基地,是華為級別最高的研發制造基地,其中深圳坂田基地是華為總部基地,是華為的首腦機構,也是華為核心產品研發基地;東莞松山湖基地,是華為的終端總部,華為的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就出自東莞松山湖基地;上海青浦基地,是華為業務擴張基地,除華為自用的核心產品外,華為對外銷售芯片及部件的研發都出自上海青浦基地:
也就是說,像華為手機自用的海思麒麟芯片等出自深圳研發基地,或者說大海思。而安防芯片、光伏芯片,這些對外銷售的芯片等產品,出自上海青浦研發基地,或者說小海思。從這個布局上,大家可以看出,深圳才是華為的最核心的研發及總部基地。
再來看深圳、上海產業布局,深圳被稱為中國硅谷,是全球電子通訊產業中心,電子通訊行業的核心部件及產業鏈中心。有行業內人士形容說,深圳一咳嗽,全球電子通訊行業就得抖三抖,足見深圳在全球電子通訊行業的地位。如果說你想制造或者組裝一臺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要配齊所有核心部件,除了深圳,你在全球找不到第二家,也足以說明深圳電子通訊產業鏈的完整度及發達程度。全球數的著的蘋果、OPPO、VIVO等電子通訊巨頭都在深圳設立了研發中心。
上海,是國內第一大經濟中心城市,核心產業有汽車、電子、半導體芯片、鋼鐵等,是綜合型研發制造之城,是國企、外資企業重鎮。如果非要拿上海、深圳兩大城市對比的話,深圳偏重于電子通訊行業,而上海的布局偏向于綜合中心,各大核心產業實力都很強。單就電子通訊行業來說,自然深圳強于上海,而華為作為一家電子通訊類科技企業,自然對深圳更為偏愛。
再從科研創新創業角度看,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是創業創新中心,創業創新的速度和效率是世界聞名的,更適合民營企業的創業創新。而上海,經濟、工業科研實力雄厚,形象點說,是高大上的存在,對國企、外資有天然的吸引力,才會出了上汽、寶鋼這樣的國企,以及特斯拉這樣優秀的外資企業,從這個角度,華為還是更偏向于深圳。
綜合以上幾點,對于華為這樣的民營企業,深圳的吸引力更強。深圳是民營企業的天堂,所以出了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這樣的民營互聯網科技企業。再看上海,民營企業這一塊顯然不足。所以要說華為總部要搬到上海,顯然不可能。作為華為總部級基地的深圳、東莞、上海,也曾經有傳聞說華為要把總部搬到東莞,但傳言也是在華為在東莞建設終端基地時,最終證實在東莞的華為的終端制造基地。而這次傳聞華為總部搬到上海,也是華為布局上海青浦基地之時,都是同樣思維。華為的業務線在擴張,最近幾年大力布局云計算、汽車智能駕駛業務,自然加大了全國布局,上海作為綜合型工業科技重鎮,華為大力布局上海青浦基地,自然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