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深圳一男嬰出生時4手4腳是真的嗎?

日期:2022-09-20 21:02:4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深圳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

發展定位

    深圳是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在國際上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擴大。作為我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深圳努力在新時代走在最前列、在新征程勇當尖兵,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地理位置

    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3′至114°38′,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

    自然資源

    全市面積1997.47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362條,分屬12大流域。深圳海洋水域總面積1145平方公里。深圳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總長260.5公里,擁有大梅沙、小梅沙、西沖、桔釣沙等知名沙灘,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深圳灣紅樹林、梧桐山郊野公園、內伶仃島等自然生態保護區。

    自然氣候

    深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潤宜人,降水豐富。常年平均氣溫23.0℃。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935.8毫米,日照時長1837.6小時。

    市樹市花

    1986年,荔枝樹和勒杜鵑分別被深圳市民評選為深圳市的“市樹”與“市花”。2007年,紅樹被評為深圳市第二“市樹”。

    城市簡史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于1410年(明永樂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40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1979年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在深圳市設置經濟特區。深圳又稱鵬城,自特區成立以來,深圳正如展翅高飛的大鵬,搏擊風云,遨游長空,勇往直前。

    行政區劃

    深圳是中國廣東省省轄市,國家副省級計劃單列市。深圳下轄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福田區、羅湖區、鹽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自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延伸到全市。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式揭牌。

    人口構成

    深圳建市后人口增長迅速,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占比重63.2%。改革開放政策加之特殊的地緣環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成為新興的移民城市,形成獨特的移民文化。2002年,深圳已擁有55個少數民族,是繼北京之后全國第二座匯聚齊56個民族的大城市。近年來,深圳相繼被評選為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最具創新力的城市”、“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城市”,是最適宜海內外英才創業拓展的活力之都。

    語言文字

    深圳以普通話為主流語言。不少公共服務機構、專業人士和工商業界人士都能用英語提供服務,大多數青少年能講英語、粵語。每年開展“深圳市民講外語”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外語活動,以提高公共服務的外語普及率,提高市民的外語應用能力。

    經濟地位

    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范的重要使命,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深圳經濟總量居亞洲城市前五。2019年本市生產總值2.69萬億元,增長6.7%,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轄區公共財政收入9424億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73億元,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5%左右。全年新登記商事主體50多萬家,總量超過320萬家,新引進人才28萬人,發展更具韌性和活力。

    交通運輸

    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截至2019年底,深圳港擁有15個20萬噸級靠泊能力的集裝箱泊位,成為華南地區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首選港;設有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東站等8個火車站,贛深高鐵加快建設,廣深港高鐵穿境而過,是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國際樞紐機場,開通運營國際航線60條,港澳臺航線4條,為中國十大機場之一,世界百強機場之一;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擁有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5個,其中包括中國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口岸——羅湖口岸,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以及我國首個內地與香港無縫接駁的地鐵口岸——福田口岸,唯一“一地兩檢”的陸路口岸——深圳灣口岸。2019年,深圳實施機場口岸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新增羅馬、特拉維夫等15條國際航線,國際客運通航城市總數達60個,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吞吐量超過500萬人次、增長32%。

    社會治安

    深圳是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市公安局全面推動“智慧新警務”深度運用,其中“深微”平臺創新推出“刷臉辦”“掌上辦”等模式,上線“零跑動”業務112項、“一次跑動”業務148項,實現了民生警務事項“網上辦”、“就近辦”、“全城辦”,推動深圳公安工作滿意度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深圳一男嬰出生時4手4腳是真的嗎?

真的。

本是單卵雙生雙胞胎,但一個胎兒發育不好,“鉆”進另一個胎兒身體里,出現“寄生胎”。記者16日從深圳市兒童醫院獲悉,日前該院普外一科團隊通過手術,從一名新生兒身上取下一個四肢完整的“寄生胎”。術后經過康復治療,男嬰身體健康,目前已順利出院。

醫護團隊正在進行手術 深圳市兒童醫院供圖

孕檢發現寄生胎

今年1月,嚴女士(化名)懷上寶寶,一家人高興不已。然而,兩個多月后,她在當地醫院孕檢時,醫生發現她腹中的胎兒多處異常,早期唐氏篩查也提示高風險。之后,在進一步的檢查中發現,腹中的胎兒為雙胎,但兩個胎兒“粘”在了一塊,其中一個僅見下肢及臀部。輾轉多家醫院后,醫生們的看法較為一致:懷疑寄生胎。為了決定胎兒“去留”,嚴女士來到深圳市兒童醫院產前咨詢門診。

“我們的判斷也是寄生胎,但是認為可以保住孩子。”深圳市兒童醫院普外一科副主任毛建雄介紹,當時他詳細地閱讀了產前超聲報告,發現兩個胎兒在腹壁相連,連接通道直徑約兩厘米。其中,寄生胎兒無頭、無心臟,但有四肢。這類孩子出生后,需要仔細評估是否有重要內臟、血管與寄生胎相連,再通過手術將重要器官分離,處理好血管,切除多余組織,“我們相信,手術后這個寶寶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咨詢專家后,嚴女士和家人決定留下孩子。

新生兒胸部與寄生胎相連

8月22日,她產下一名男嬰,重約2.9公斤。很快,寶寶就被轉運至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檢查發現,這個新生兒除了有正常寶寶的外觀,胸部還與寄生胎相連。這個像“大肉團”的寄生胎,沒有頭、沒有心臟,卻有一雙手腳及外生殖器,而且外生殖器有泌尿功能。影像檢查發現,寄生胎部分腸管與患兒相連,有自己的腎臟,血液供應來自于患兒;而患兒的胸骨、左側鎖骨下動脈及肝左葉靜脈,也與寄生胎相連。

除了“骨肉相連”,心臟超聲還發現,患兒有室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等問題。這讓醫生非常擔心:在心臟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這個新生兒還要為多出的寄生胎供血,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必須盡快手術,否則孩子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手術如同一次“拆雷”

手術有兩大難點:其一,患兒的臟器小、血管細,不僅操作視野小,手術時間必須盡可能快;其二,寄生胎較大,而且部分血管、重要器官與患兒相通,術中可能會出現嚴重貧血或心衰。處理不好,寶寶可能會沒法下手術臺。

經過多學科討論,深圳市兒童醫院專家團隊為患兒制定了手術及麻醉方案。8月24日,手術開始。在麻醉團隊的細心守護下,醫生小心地切開寄生胎與患兒共同連接部位的皮膚,分離出供應寄生胎的動靜脈,找到寄生胎的腸管。清理完“粘連”的重要器官及腸道后,接著要處理血管問題。當處理到最后一根血管,患兒生命體征平穩。經過3小時20分鐘的手術,這顆“定時炸彈”終于被完全拆下。

經過測重,寄生胎重約260克 。由于手術精細,手術出血不超5ml。術后,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團隊的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寶寶恢復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

據悉,寄生胎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遺傳學上又稱“胎中胎”,發病率為1/50萬-1/100萬。目前,在全球僅報道200余例。中國是新生兒出生缺陷率較高的國家之一,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兒約90萬例,平均每35秒就有一個缺陷患兒出生。醫生呼吁,準媽媽要重視產前篩查,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咨詢專業醫生意見。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