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教師及時批改作業,明確標出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并做好二次批改。批改作業時能使用統一的批改符號,嚴肅認真,紅筆批改,逐條批閱。(20分)
6. 批改評語書寫工整清楚,使用等級制,做到不錯改,不漏改,有批改日期記錄。作文評語有針對性、有激勵性。(20分)
本次評分方法:分兩個小組,教師組和學生組。分別請12位教師和12位學生當評委,以校為單位打分評比,各校教導主任同時對鎮中心小學作業打分。檢查小組的成員積極行動,摒棄形式主義,講究實效,認真地查閱著作業數量、質量、教師批語、批改次數,以便打出真實分數。
作業布置與批改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業檢查中,學生的作業書寫工整、重難點掌握較好,一筆一劃都體現了劉集學子孜孜不倦、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教師批閱作業認真、及時,對作業錯誤之處能做出適當的批注,字里行間都展現了劉集教師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評委在檢查中發現,教師對作業布置能做到精選、精練,對于作業的批改能做到及時、認真、細致,有批必評、有錯必糾;作文評改細致,有邊批、總批;各科特色作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課堂鞏固練習,能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能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不斷進步。此外,在檢查中發現的個別問題與不足,也及時向教師進行反饋,以改進工作,推動高效課堂建設。
“我們始終要把教學常規工作做為教學工作的重點,切實提升小學作業的規范性、實用性,每校一定要堅持一檢查一落實。”小學業務主任周榮偉如實說。
“展”有所感,“評”有所獲。本次活動的開展,為老師提供了一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平臺,為優化教學常規工作奠定了基礎,讓教師們從中吸取經驗,更高質量,更高標準的進行教學活動,以便更好的促進學生們的學習和成長。
圖文:秦華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