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又制作了一份最新解讀,幫大家了解新政。
先拎一下重點:
1.期末考試成績、素質分與分配生脫鉤;
2.分配生不再由初中推薦,而由考生填報志愿(3個);
3.逐校(一所高中學校+一所初中學校)按“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方式進行錄取;
4.新政從2024年(2021級初一學生,也就是現就讀初二學生)開始實施。
以后不用“卷”素質分了
新政中,素質分的變化尤為引人關注。
原分配生政策中,初中采用綜合評分的方法,根據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進行綜合評分,其中學業成績所占權重不低于95%,德育、體育、藝術、勞動、科技等方面的綜合素質評價所占權重不高于5%。
按原分配生政策,杭州絕大多數學校在分配生推薦時,綜合素質占比按5%(有部分學校降為3%)計算,但很多家長對此提出異議,主要包括:
“
1
綜合素質評價在綜合評分中最多可占到5%,素質加分比例過高,影響到學生能否獲得分配生名額;
“
2
各區、各學校的綜合素質評價政策都不統一,容易導致不透明;
“
3
綜合素質評價政策往往以教育行政部門發文或主辦的比賽成績為加分標準。為獲取素質加分,學生和家長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參賽,與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初衷違背,也違背“雙減”政策。
按照新政,素質分與分配生脫鉤,很多家長為此點贊,因為不再要為爭分配生名額而去“卷”素質分了,壓力小了。
“看到了分配生新政,覺得更公平了。”孩子在西湖區一所公辦初中讀初一的家長徐先生說,原本他擔心分配生中的綜合素質分項目多,競爭激烈,需要孩子和家長投入很大的精力,“現在分配生不看素質分了,我們的壓力少了很多。”
來源:視覺中國
新政下,綜合素質分與分配生脫鉤,綜合素質評定結果成為申請分配生的前置條件,具體來說,需要滿足綜合素質等級評定全部合格且其中獲得優秀(A)3項及以上,綜合評語中的操行等第良好及以上。
那么,達到這個前置條件難嗎?
多位初中校長表示,不難,基本上所有學生都可以滿足這個前置條件,換句話說, 也就是基本上所有學生都有資格申請分配生。
校長們怎么看分配生新政?
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趙骎表示,新方案更具人性化和公平性,充分體現了考生的個人意愿。“這是一次很好的變革,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對考生來說,相當于多一次填報志愿和選擇學校的機會,進入理想高中的概率將提高。”
“取消5%的素質分加分,可以避免加分規則不透明不明確、加分項目沒有統一規定等問題,確保推薦過程的規范性和公平公正公開。”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校長吳軼玲表示,新政在體現每個孩子自主意愿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保證公平性。在她看來,分配生選擇分配學校的機會增加至3個后,分配生可以結合學業成績、自身興趣和意愿,選擇進入更適合自己的學校。
期末考、模考,還需要重視嗎?
也有家長表示,期末考成績與分配生脫鉤,也是個利好。
“對家有‘晚熟’娃的家長來說,是個好消息。”孩子在上城區一所公辦初中讀初二的家長王女士表示,兒子比較“晚熟”,初一時對學業不上心,期末考非常一般,初二“覺醒”了,奮起直追,進步很大。“如果按原先的分配生政策,我們的初一期末考成績不好,分配生可能就沒有機會了。但按照新政策,期末考成績和分配生不掛鉤了,我們還是可以努力一把,沖一沖理想學校的分配生。”
初中各階段期末考試成績與分配生脫鉤,是不是意味著期末考及初三的一模不重要了?
雖然分配生新政下,期末考、模考成績與分配生無關了,但千萬不要抱著“只要中考發揮好了就行了,其他考試都躺平”的想法。
每學期的期末考、初三的模考,可以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作為查漏補缺的一項依據。
初中學校在中考前都會組織測試(也就是大家稱的“一模”),測試的難度一般會參照中考的難度,所以分數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學生可以據此評估自己的學業成績情況,不管在分配生填志愿還是填報其他中考志愿時都可以更合理一些。
關于中考,你需要知道
1
分配生已成為
進入高中的主要升學途徑
為什么那么關注分配生?
可以說,不管是當下還是未來,分配生都成為了進入高中的主要升學途徑。
隨著未來分配生比例的提高,通過裸考進高中人數將相應減少,同時,中考難度下降,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分差縮小,裸考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分配生政策的實施,其實是促進了各初中學校的均衡發展。 對家長們來說,在擇校時也不會盲目只盯著“升學率”,而會根據孩子的特點,更理性綜合考慮。
2
改革深化
分配生比例未來要達到70%
2021年,杭州市首次實行“全員中考”,所有初中畢業生均需要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包括分配生(原保送生)在內的錄取工作也在中考后進行;同時,省一級重點普通高中名額分配生(原保送生)招生比例也有調整,從50%提高到2021年的60%。
按照2021年6月發布的《浙江省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第十二大點——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提到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明確指出將優質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從不低于60%逐步提高到70%,并逐步實現中考全省統一命題。
也就是說, 未來,全省優質高中的分配生比例都要達到70%。分配比例進一步擴大,進一步實現教育均衡。
3
超過16%的初三生
通過分配生進入高中
很多家長困惑,對初中來說,會有幾個分配生名額?
分配生招生名額是以市區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數為依據均衡分配。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各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和市區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總數確定名額分配比例,并將名額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學校。
簡單說,就是你所在的初中學校,今年的初三學生越多,拿到的高中分配生名額就越多。
以2022年為例。2022年,杭州市區有近3.4萬名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共有15所高中學校(21個招生單位)招收名額分配生5736名(實際錄取5562人)。算下來,最終超過16%的初三生通過分配生進入高中。
今年會全省統一命題嗎?
對中考生們來說,還有一個問題極受關注:2023年中考浙江全省會統一命題嗎?
根據2021年6月發布的《浙江省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到“逐步實現中考全省統一命題”。
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到“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的說法。
通知里提到了兩個時間點,具體是這么表述的——積極推進省級統一命題。尚未實行省級統一命題的省份,特別是轄區內地市命題單位存在命題管理不完善、條件保障不到位、命題人員數量不足、命題質量不高等問題的省份,要積極創造條件,力爭2022年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確保命題質量。確不具備條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到2024年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
這樣推斷,浙江省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要么是2023年,要么是2024年。
那會不會是今年呢?目前暫未有消息。如果是,也肯定會提前發布。
省級統一命題
會比地市命題難嗎?
很多學生和家長更關心一個問題:省級統一命題,會比地市命題難嗎?
在教育部的那份通知里,其實已經對省級統一命題的命題范圍、試卷難度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各地要認真落實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的規定要求,不得超標命題和隨意擴大、壓減考試內容范圍,嚴禁將高中課程內容、學科競賽試題以及校外培訓內容作為考試內容。
科學設置試卷難度。各地要按照“兩考合一”“兼顧畢業和升學”的功能定位,進一步對各相關學科中考試卷考試時長、容量、難度等提出規范要求,科學合理設置試卷難度,既要防止試卷過難增加學生學業負擔,也要避免試卷過易難以體現區分度。要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卷試題結構,減少記憶性試題,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堅決防止偏題怪題,促進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質。
考慮到各地教材、教學進度并不相同,一旦統一命題,出題范圍只能參照初中統一的課程標準, 可以預測,未來的中考全省卷難度不會高于現在的杭州卷。
但是省級統一命題,會給杭州中考帶來變化。浙江各地市目前的中考不僅總分不同,像杭州滿分600分,紹興滿分卻是760分(含體育);而且各科分值也不同,杭州科學160分,紹興卻是200分。
中考全省統一命題也是大勢所趨。目前山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已經開始實行中考全省統一命題。
山西省2010年開始實行中考全省統一命題,考試科目則分為語文、數學、英語(包括聽力)、理科綜合(物理、化學)、文科綜合(歷史、道德與法治)。
2017年起,福建全省統一中考。全省統一中考實行初中學生畢業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基本依據。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科目實行省級統一命題考試。
此外,安徽全省統一命題新中考方案從2020年新初一學生試點,涉及考試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等13個。全省統一考試科目由省教育廳統一命題、統一制卷、統一考試時間,各市具體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試點省份,即便是全省考同一張試卷,高中招錄依然是以市級為單位。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值班編輯:周勤
大家都在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