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2023屆高三年級2月調研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日期:2023-03-03 11:23:2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材料二

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度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究竟如何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背后又蘊藏著什么肉涵?

“可信”意味著可被信賴,是將“真”貫穿到底的思想路線和行動路徑,代表真實性、公信力,是建設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堅實基礎。中華民族歷來擁有誠實樸素的美好品質,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構成部分,文藝作品的創作應當更加緊密聯系社會現實,以事實的數據為依據,以真實的案例為文本,以真誠的態度為基石,對外呈現讓世界各族人民看得懂、聽得明白,覺得有意義、有意思的,具有信任力的國家形象。

“可愛”是對“可信”的情感升級,強調傳播的方式方法與手段。我們不僅要對外傳播“可信”的中國形象,還要構建“人格化”“魅力化”的中國形象,以傳播吸引力獲得國際關注。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以中國式的浪漫美學色彩賦予了晚會新的生命力。它不僅重現了中國古老的科學智慧,為全世界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一條重要路徑,還彰顯了中國人特有的浪漫與儀式感。它融合了詩詞、音樂、科技、美術、影像、民俗等多元藝術形態,通過對日歷文本經驗的了“變形”,創造了一條連接國內國外、傳統現代的傳播思路,以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實現了對外中國形象的傳播。

“可敬”是從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全方位幫助大家理解中國制度、中國方法、中國美學、中國文化的維度,是對“可信中國”與“可愛中國”的凝聚式再創造,強調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達到跨時空傳播、跨世代傳播共情。“敬” 包含著崇高意味,而崇高恰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審美范式。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一系列優秀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國家寶藏》 等,文化價值內涵更加厚重,對于中國形象的傳播從可信、可愛逐步向可敬邁進。

總之,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摘編自范小春《展現“可信、可愛、可敬”形象,提高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影響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流浪地球2》憑借著科幻場景的震撼力、想象的創造力、人文的認知力,完成子對《流浪地球》的全面超越。

B.《流浪地球》系列電影擁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闊視野,其中蘊含的中國精神力量,是可以超越國界與種族的。

C.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以中國式的浪漫美學色彩,構建了“人格化”“魅力化”的中國形象。

D.崇高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審美范式,近年來中華優秀文化節目對于中國形象的傳播正在逐步向崇高邁進。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密的《陳情表》既展示了承載中華風千年文明的中國智慧,又釋放出以“家”“親情”為標識的中國式情感。

B.中國科幻電影堅守中華文明立場,以中國視角為敘事核心,呈現中國式情感,與世界科幻電影并行且交相融匯。

C.兩則樹料雖然都談到“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但兩者論述的側重點不同,后者更側重于闡釋其內涵。

D.兩則材料在整體上均采用“總分式”論證結構,而在分論部分則分別采用了“并列式”與“遞進式”論證結構。

3.下列選項都是國外媒體對《流浪地球2》的評論,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流浪地球2》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令人瞠自結舌的史詩動作場面,空中戰斗和的爆炸加劇了刺激程度,這些場景栩栩如生,是一種視覺享受。

B.《流浪地球2》是美麗而昂貴的計算機圖形展示,本質上是老式的太空歌劇,其唯一目的是宣揚那些無私、一心一意、有能力的人存在的可能性。

C.《流浪地球2》是一部弘揚中國人自我犧牲和英雄精神的電影,主要體現了中國和俄羅斯的英雄主義,卻又凸顯了美國宇航員的膽怯。

D.《流浪地球2》從東方的角度講述了一個災難故事,沒有一個英雄能夠單槍匹馬拯救地球;每一次努力都很重要,更具“普遍性”的人類價值。

4.材料一在語言運用方面很有特點,請以第2段為例進行分析。(4分)

5.2023年3月,興華中學將舉辦以“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為主題的論壇。假如你是與會代表,請以《流浪地球2》為例,結合材料二中的觀點,就如何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雪落無聲

趙國洲

昨天晚上,支書小伍和村主任楊再德一起離開村委會辦公室的時候,紛紛揚揚的大雪把楊家橋高高洼洼地抹成了一片瓷白色。

分手的時候,小伍說:“這雪下的,分不出哪是道,哪是溝了.....要不,我送您回去?”楊再德說:“好你個小伍,是說我老了,想趕我下臺,在楊家橋來個一手遮天?”

小伍笑道:“我倒是想呀,只是剛出殼,不敢從您的羽翼下飛出去!”楊再德嘆了口氣說:“這人哪,要是能不老多好....”轉念他又笑了:“我要是不老,你這個支書豈不是要當一輩子傀儡?小伍呀,趁我還不算老,凡事你要向前沖,不出問題很好,出了問題,有我跟在你后面收...”小伍說:“您說得是,我也想把村里大事小事攬下,讓您歇會兒,只是一遇事,我怎么就拿不定主意呢?”

楊再德笑了,說:“不是你拿不定主意,是你自已不想早早斷奶....別笑,就怕有一天,我攤上事,把楊家橋一千七百多口人突然托給你,還真不放心!”小伍說:“您又沒老到哪兒老,別說這不吉利的話!”沒想到,不吉利的話應驗了。

楊再德出事的地方并非在回家的那條路線上,而是在通往村外榆樹坡的石橋口。人們發現的時候,他已經被大雪掩埋得無影無蹤,是循著他的手機鈴聲從石橋下雪堆里把他刨出來的。

從石橋口到榆樹坡有三條岔路:一條上老圍子,老圍子是過去楊家橋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僅剩下些破破爛爛的老屋,住著些孤寡老人,難道他是怕劉瞎子的小屋讓大雪壓倒?另一條去潮河碼頭,碼頭兩邊的工業區有兩家企業剛剛“鳳還巢”落戶,難道他擔心白天鋪設的產業大道冰凍受損?第三條岔路是通往桑林,那邊有“顧問”家的養雞廠....

小伍說的第三種猜測,大家聽了直搖頭,因為楊家橋人都知道,楊再德是“顧問”的死對頭。

“顧問”叫張學問,一非黨員,二非村民代表,卻常常攪和村里事情,人們便送他一個名號:楊家橋顧問。

楊再德出任村主任,第一件棘手的事就是鋪設桑林致富路。鄉長在圖紙上給楊再德畫了一個圈說:“能擺平這個水塘, 你就能擺平楊家橋以后的所有事情。”楊再德說:“底線是什么?”鄉長說:“不上訪,不出人命。”楊再德說:“行。 拿不下,我搬出楊家橋。”

水塘主人就是張學問。他建雞廠時,先后從自留田里取了三次土夯雞舍基礎,有意識地開出了三口呈“品”字形的水塘。致富路通過他家門口,剛好要填平“品”字上面的那個“口”字塘。張學問說,我家好好的“品”字頭宅基讓你們一填,成了“哭”字頭,誰敢壞了我家的風水,我刨他祖墳!

楊再德說:“問哥, 給我一回面子,我也給你一些補償:由村里供土,把你家門前三口水塘一起填平,種莊稼收五谷好不好?”

張學問說:“楊再德,風水是能補償的嗎?你敢下令,我就敢刨你祖墳!”楊再德說:“我生下來就沒見過爹娘,連祖墳在哪兒都不知道,知道就指給你讓你去刨!說完,楊再德向推土機一揮手:“開機! ”

張學問無奈,伸開兩臂像插在田頭嚇唬麻雀的草人擋在推土機的前面。機手停在那看著楊再德,楊再德說:“我數到三, 他不讓開,把他推下水塘喂烏魚!一,二,三,推!”沒等推土機過來,暢再德推開張學問,兩人都滾到了水塘里....

桑林致富路鋪好,顧問”不僅沒有“哭”,沿路最大受益者恰恰是他張學問。原來陰雨天進飼料都靠入工背到桑林,有了水泥潞,貨車可直接停在雞廠庫房前卸貨。

楊再德說:問哥,還要不要刨我家祖

“顧問”說:“知道一定刨!”

楊再德說:“為什么?”

“顧問”說:“挪挪你家祖墳, 也許你會把官做大。”

聽說楊再德出事,楊家橋人紛紛從家里走出來,頂風冒雪像一行行螞蟻尋過去,在石橋頭潔白的雪地上聚集了黑壓壓的一大片。

“顧問”站在人群中哽咽著說:“都怪我,要是強留下他,多好;或送他回去,我倆牽著走,跌下去,死,也好做個伴兒啊!”

可只有漫天大雪在無聲無息地飄落.....

6.不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要不,我送您回去?”這句話說明小伍對楊再德的工作作風非常了解,知道他從不按時回家。

B.通過楊再德和小伍的對話不難發現小伍經驗不足缺少獨立意識,難怪楊再德對小伍很不放心。

C.楊再德修致富路,跟張學問談條件,先禮后兵,最后和張學問一起滾下水塘,使得張學問折服。

D.小伍根據楊再德出事的地點猜測,村主任可能去“顧問”家的養雞廠,人們覺得這很不符合情理。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紛紛揚揚的大雪把楊家橋高高洼洼地抹成了一片瓷白色”,小說使用擬人和夸張的手法寫出了雪之大以及楊家橋路途之不平坦。

B.小說在敘述楊再德出事后,特別寫到人們對他死亡原因的前兩種猜測,并非閑筆,其實它對刻畫楊再德關心民生、認真工作的形象是很有作用的。

C.小說在情節的鋪展中,巧妙地運用了插敘手法,既為下文“死對頭”張學問因楊再德而哽咽交代了背景,又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單調,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D.小說采用第三人稱的視角敘述故事,顯得冷靜客觀,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人物的對話語言,生動且體現人物個性。

8.小說緊緊圍繞“雪”展開,請從謀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雪”的作用。(6分)

9.有人說,小說中的張學問雖然對楊再德的態度前后不同,但是他的形象并沒有發生改變。你是否贊同,請結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 (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題。

范致虛,字謙叔,建州建陽人。舉進士,為太學博士。崇寧初,以右司諫召,道改起居舍人,進中書舍人。蔡京建請置講議司,引致虛為詳定官,議不合,改兵部侍郎。自是入處華要,出典大郡者十五年。

初,致虛在講議司,延康殿學士劉昺嘗乘蔡京怒擠之。后王寀坐妖言系獄,事連昺論死,致虛爭之。昺得減竄,士論賢之。遷尚書右丞,進左丞。

靖康元年,召赴闕,道除知京兆府。時金人圍太原,聲震關中,致虛修戰守備甚力。朝廷命錢蓋節制陜西,除致虛陜西宣撫使。金人分道再犯京師,詔致虛會兵入援。錢蓋兵十萬至潁昌,聞京師破而遁。致虛合步騎號二十萬,以右武大夫馬昌祐統之,命杜常將民兵萬人趨京師,夏俶將萬人守陵寢。

兵有僧趙宗印者,喜談兵,席益薦之。致虛以便宜假官,俾充宣撫司參議官兼節制軍馬。致虛以大軍遵陸,宗印以舟師趨西京。金人破京師,遣人持登城不下之詔,以止入援之師,致虛斬之。

初,金人守潼關,致虛奪之,作長城,起潼關迄龍門,所筑僅及肩。宗印又以僧為一軍,號“尊勝隊”,童子行為一軍,號“凈勝隊”。致虛勇而無謀,委己以聽宗印。宗印徒大言,實未嘗知兵。至是,宗印舟師至三門津,致虛使整兵出潼關。金守臣高世由謂其帥粘罕曰:“致虛儒者,不知兵,遣斥候三千,自足殺之”。致虛軍出武關,至鄧州千秋鎮,金將婁室以精騎沖之,不戰而潰,死者過半。杜常、夏俶先遁,致虛斬之。孫昭遠、王似、王倚等留陜府,致虛收余兵入潼關。方致虛之鼓行出關也,裨將李彥仙曰:“行者利速多為支軍則舍不至淹敗不至覆若眾群聚而出崤澠一蹴于險則皆潰矣。”致虛不聽,遂底于敗。

高宗即位,徙知鄧州,復知京兆府,次年,宗印領兵出武關,與致虛合。會金將銀朱兵壓境,致虛遁,宗印兵不戰走,轉運使劉汲力戰死焉。致虛坐落職,責授安遠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高宗幸建康,召復資政殿學士、知鼎州。行至巴陵卒,贈銀青光祿大夫。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一》,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行者利速/多為支軍則舍/不至淹敗/不至覆若/眾群聚而出肴/澠/一蹴于險/則皆潰矣

B.行者利速/多為支軍/則舍不至淹/敗不至覆/若眾群聚而出肴/澠/一蹴于險/則皆潰矣

C.行者利速/多為支軍/則舍不至淹敗/不至覆若/眾群聚而出肴/澠/一蹴于險/則皆潰矣

D.行者利速/多為支軍則舍/不至淹/敗不至覆/若眾群聚而出肴/澠/一蹴于險/則皆潰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博士,古為官名,秦漢時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 后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B.文中“修戰守備”的“修”與《過秦論》“修守戰之具”用法和含義一致,均為動詞,有修理、整治的之意。

C.文中“兵有僧趙宗印者”與“石之鏗然有聲者” (《石鐘山記》)兩句話中的“者”字意義和用法相同。

D.京兆府是不同于地方的行政機關,相當于現代的最高法院,掌管刑獄案件審理,長官京兆尹位九卿之列。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致虛中進士后擔任太學博士,因蔡京引薦多次升遷,官至詳定官,后因意見不合,改任兵部侍郎。

B.延康殿學士劉昺是曾經排擠范致虛,后來劉昺受王寀牽連,范致虛沒有因為宿怨落井下石,反而救了他。

C.金人南下圍攻太原,范致虛精心備戰。京師又遭到侵犯,范致虛匯合軍隊前往救援,但京城已被攻破。

D.金將銀朱率軍逼近邊境,范致虛逃跑,戰事又接連失利,范致虛獲罪被罷官,但是后來又被高宗重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后王寀坐妖言系獄,事連昺論死,致虛爭之。(4分)

(2)致虛以便宜假官,俾充宣撫司參議官兼節制軍馬。(4分)

14.對范致虛而言,潼關之戰失利的主觀原因有哪些?請用自己的話說明。(3分)

(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15~16 小題。

代意二首(其一)

楊億①

夢蘭前事②悔成占,卻羨歸飛拂畫檐。

錦瑟驚弦愁別鶴③,星機促杼怨新縑。

舞腰試罷收紈袖,博齒④慵開委玉奩。

幾夕離魂自無寐,楚天云斷見涼蟾。

注:①據歐陽修《歸田錄》載:“真宗好文,初待大年(楊億字)眷顧無比,晚年恩禮新衣” ②夢蘭前事,典出《左傳》。鄭文公賤妾燕姞曾夢見天使送飛蘭花,并要求她以蘭花為子。不久鄭文公送她蘭花,并與之生下一子,取名為“蘭”,后成為鄭穆公。③“別鶴”古琴曲名。④“博齒”是一種賭博游戲。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夢蘭前事”,是吉利的事,卻說“悔成占”,可見吉利的事并沒有實現。一個“悔”字,把全首詩意包含其中。

B.第二句“美”字是從“悔”字引來,因悔前事,自羨眼前。以飛鳥成群結隊歸來之可樂,自然反襯出一己之孤單。

C.頷聯字面秾麗,屬對精工,在美麗的詞藻下用哀怨的夫妻離異的典故點明,彈瑟也好,織機也好,皆是婦女的不幸遭遇。

D.頸聯從宮閨中之樂事寫起歌舞、博弈本是賞心樂事,由此前見女主人公雖然處于離異的狀態,但是生活中依然很快樂。

16.本詩題為“代意”,既指代人立言,也有自抒己意。請結合全詩內容,賞析尾聯的抒情特點。(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同樣歌詠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極言他為謀定天下竭忠盡智;陸游《書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是贊美他為北伐中原立下的堅定志向。

(2)韓愈在《師說》中運用對比手法解釋了古代圣人和時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眾人” 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飛花令, 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種文字游戲,《中國詩詞大會》 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不講究關鍵字在詩句中的位置。請以古詩文中常用來抒發情感的“酒”為關鍵字,寫出《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 (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題。

賞圓月之美,聽探月之事。漫步在航天公園之中,隨處可見蘊含著豐富航天歷史知識的創新設計。塔高取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高度44. 86米。形似火箭騰飛形成的一團態熊火焰的城市新地標騰飛塔象征著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地將火箭推上云霄。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夜色中,參照了探月工程“繞、落、回”理念設計的“繞月橋”,在遼闊湖面上穿梭分外迷人、令人遐想,步道里嵌入了中心用13年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生動有趣故事,“零窗口” 完美表現、“七戰七捷”光輝戰績、“玉兔車”微博日記和“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系民族尊嚴”的質量文化等,古老神話故事與現代創造奇跡在這里________①_______。藍花楹網紅街被升級改透,繞地廣場的世界地圖標注有全球29家航天發射場位置,星軌廣場互動景墻陳列著功勛火箭。

近日,慕名前來西昌市航天主題公園的游客 ② 。航天員翟志剛、湯洪波也專程與西昌航天學校中小學生代表來到公園,圍繞航天員在空間站如何生活、學習、工作開展了一場 ③ 交流活動,令孩予們欣喜不已,徐徐不忍結束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借過的修醉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 (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題。

對公眾而言,浮空器可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其實, 內部充入氫氣或氦氣的氣球就是一種浮空器,但科學上應用的浮空器卻不是這么簡單。

總體上,浮空器可分為氣球和飛艇兩類。氣球是指無動力裝置的浮空器, ①___。其中,自由氣球隨風飛翔,而系留氣球利用纜繩系留固定在地面錨泊設施上。超然客公眾號 飛艇是自帶動力裝置,可進行操縱飛行的浮空器。在青藏高原創造觀測高度世界紀錄的“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平臺屬于一種大型的系留氣球平臺系統。

“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如此大的系統, ② ? 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有高招,他們將“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系統按功能區分,五個分系統緊密協作,共同保障浮空艇的升空科考觀測的正常運行。

浮空艇 ③ 不僅在珠峰,浮空艇還活躍在很多科研項目中:曾在可可西里

西區觀測藏羚羊等野生動物活動;曾在內蒙古地區開展草畜資源狀態監測,為草畜平衡模型構建,創建生態草牧業科技體系提供平臺支持等。

2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在夜晚翻開史書,春秋戰國時期的文明浮現眼前——夜真靜啊 !

B.穿過連廊,走過一片竹林,就到了這間院落的中心——涵遠堂。

C.剛登上泰山山頂,我就聽到不遠處傳來一聲呼喊:“ 我們來啦——”

D.在村口槐樹下的老人娓娓道來——數年前的一個冬天......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句話不超過12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紅樓夢》中有一個情節,香菱向黛玉拜師學詩,黛玉開導香菱“若是果有了奇勻,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讓香菱明白“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的道理,接著黛玉還進一步指出“不以詞害意”即“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安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黛玉的一番點撥可謂給香菱打開了學習詩詞的大力,

以上材料中,黛玉提出作詩“立意為要、修飾次之、規矩最末”的觀點,不僅適用于詩歌創作,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啟示作用,請你結合新時代青年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人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 (本題共5小題,17分)

1.A(3分)( “全面超越”說法絕對)

2.D(3分)(材料一采用“遞進式”論證結構;材料二論證結構為“并列式”,論述內容為“層進式”)

3.D(3分) (A 討論的是科幻場面,BC都是對作品的否定,原文主要討論的是《流浪地球2》的文化價值觀,只有D項符合)

4. (4分) ①準確嚴密。“始終” “進一步”等詞語,能夠準確表達觀點;“是...也是”“從...到”“無論....還是...都”等關聯詞語,使句間邏輯關系清晰。②簡練生動。以簡練的語言概括劇情,用整句體現語言的生動性。

(評分參考:共4分,答出一點給2分,給到滿分為止;要點明確,意思對即可;但僅概括而無分析,不得分)

5. (4分)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影片中“以和為貴”等中國傳統哲學與人文思想,通過片中人物的關鍵抉擇予以表達。這種選擇彰顯了對中華文化立場的堅守,顯了“責任”“ 團結”“堅持”的力量。②講好中國故事:影片講述了中國人之間的故事,中國視角貫穿全片,并釋放出以“家”“親情”為標識的中國式情感。③傳播好中國聲音:超然客公眾號影片將中國置于未來世界的中央,用中國方案拯救也界。④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影片中塑造了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傳統文人情懷的周喆直,為至愛家人甘愿犧牲與冒險的平凡父親劉培強和圖恒宇等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人物。

(評分參考:共4分,答出一點給2 分,給到滿分為止;要點明確,意思對即可。)

(二)現代文閱讀I (本題共4小題,18 分)

6. (3分) D (A.小伍知道他從不按時回家,過于絕對;B.“缺少獨立意識”錯,從楊再德對他“不是拿不定主意”的評語可以看出,另外也不能說“對小伍不放心”;C.張學問未必折服。)

7. (3分)A(“沒有夸張”)

8. (6分)小說以“雪”開篇,為故事的發生提供了自然環境。②小說中的“雪”為情節的展開提供了合理性:下大“雪”才會有隱患,因為雪大才會把楊再德尸體掩埋,會引發人們對他死因的猜測。③小說以“雪”結尾,既渲染悲涼的氣氛,烘托出村民們因為失去了好干部內心的悲痛之情,又寓情于景,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感悟,豐富了全旨。

9. (6分)下列兩種觀點都可以,關鍵是理由要合理。

可以認為張學問形象變了,原因如下:

①張學間剛開始時阻止村里修路,說明張學問對楊再德做法的抵觸,此時的張學問,自私自利,固執不化。(2分)②“挪挪你家祖墳,也許你會把官做大”,說明張學問對楊再德做法的認可,此時的張學問,懂得變通,知錯能改。(2分)③張學問站在人群中哽咽,說明張學問經被楊再德的精神感動,此時的張學問,懂得自責,知恩圖報。(2分)

也可以認為張學問形象沒變,原因如下:

①張學問剛開始時阻止村里修路,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損,說月張學問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3分)②“挪挪你家祖墳,也許你會把官做大”,雖然張學問認可楊再德的做法,但是他依然是因為自己得到了好處,說明張學問仍然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3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3分)B

11.(3分)D(京兆府是唐朝開元元年設置的府,這是府作為行政區劃的開始。京兆府的首長為京兆尹。京兆府不同于地方的是,該行政機關可以不受逐級上訴的約束,凡經證實證據確鑿的案件的案犯是可以當堂判死刑的。大理寺是古代官署名。相當于現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12.(3分)A (蔡京只是引薦他為詳定官)

13.(8分)

(1)(4分)后來王寀因妖言惑眾被關進監獄,事情牽連到劉昺, (劉昺)被判死罪,范致虛為他辯解。(得分點: “坐” “系獄”“論”“爭”各1分。)

(2)(4分)范致虛根據情勢權宜(根據實際情況斟酌任命非正式(代理)官員,讓他充任宣拯司參議官兼統帥(指揮)軍馬。(得分點:“便宜”“假”“俾”“節制”各1分。)

14.(3分)①重用紙上談兵的僧人趙宗印;②修筑的長城高度僅僅到肩膀;③不聽手下李彥仙的合理建議。(每點1分)

【參考譯文】

范致虛,字謙叔,建州建陽人。考中進士,任太學博士。崇寧初年,朝廷以右司諫的官職召回,中途改任起居舍人,進升中書舍人。蔡京建議請求設置講議司,引薦致虛為詳定官,因議論不合,改任兵部侍郎。從此入居要職,出掌大郡要職達十五年。

起初,范致虛在講議同時,延康殿學士劉昺曾經乘著蔡京怒氣來排擠他。后來王寀因妖言惑眾被關進監獄,事情牽連到劉昺,(劉昺)被判死罪,范致虛為他辯解,劉昺得以被減刑流放,士人們議論此事認為他賢明。升任尚書右丞,(不久)進升為尚書左丞。

靖康元年,范致虛被召往朝廷,途中被任命為京北府知府。當時金人圍攻太原,聲勢震動關中一帶,范致虛修整作戰防守的裝備十分盡力。朝廷命令錢蓋指揮陜西,授任范致虛為陜西宣撫使。金人分兵再次進犯京城開封,朝廷下詔命令范致虛會合軍隊前去救援。錢蓋帶領十萬軍隊來到潁昌,聽說京城已被攻破就逃跑了。致虛集合步兵騎兵號稱二十萬人,以右武大夫馬昌祐統領,命令杜常率領民兵一萬人趕赴京城,夏俶率領一萬人守亞皇帝陵墓。

有個叫趙宗印的僧人,喜歡談兵事,席益推薦他。致虛根據情勢權宜授官,讓他充任宣撫司參議官兼統帥軍馬。致虛率領大軍走陸路,宗印帶著水軍前往西京。金兵攻破京城后,派人拿著登城不下的詔書,去阻止入援的軍隊,致虛斬了他。

當初,金人據守潼關,致虛奪回,修建長城,從潼關一直到龍門,所筑高度僅僅到肩膀。宗印又把僧人編為一軍,號稱“尊勝隊”,童子列為一軍,號稱“凈勝隊”。致虛有勇無謀,曲己來聽從宗印的安排,宗印只是說大話,其實并不知曉軍事。到此時,宗印的水軍到達三門津,致虛讓他整頓軍隊從潼關出發。金兵守將高世由對元帥粘罕說:“致虛是一介書生,不懂用兵,派遣三千名偵察兵,就足以殺掉他。”致虛軍從五關出發,來到鄧州千秋鎮,金將婁宿率領精銳騎兵沖擊宋軍,宋軍不戰而潰,死者超過半數。杜常、夏俶做首先逃跑,致虛斬了他們。孫昭遠、王似、王倚等人留駐陜府,致虛收拾殘兵進入潼關。當初致虛擊鼓行軍出關時,副將李彥仙說:“行軍利在快速, 多設別隊,那么撤退時不會遲緩,失敗也不會至于覆滅。如果眾軍齊聚而出兵肴、澠之地一旦遭受險迫,就會全部潰敗子。”致虛不聽從他的話,于是招致失敗。

高宗即位,被調任鄧州知州,又任京兆府知府,次年,宗印領兵從五關出發,與致虛會合。恰逄金將銀朱率軍逼近邊境,致虛逃跑,宗印的軍隊不戰而退,轉運使劉汲竭力作戰而死去。致虛因此得罪被罷免官職,責罰授任安遠軍節度副使,在英州安置。高宗到建康,又名任他為資政殿學士、鼎州知州。走到巴陵時去世,追贈銀青光祿大夫。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3分)D (頸聯是以人間樂事反襯今之寂寞)

16.(6分)①“幾夕離魂自無寐”屬于直抒胸臆(1分),“楚天云斷見涼蟾”屬于寓情于景(1分),這兩句抒發了離婦因相思而夜不能寐的沉痛凄涼之情(1分)。②作者以離婦自比(1分),抒發了被君王棄置不用的失落傷感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6分)

(1)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2)猶且從師而問焉 而恥學于師

(3)舉酒欲飲無管弦 潦倒新停濁酒杯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共11分)

18.(3分)交相輝映 絡繹不絕 別開生面(每空1分)

19.(4分)城市新地標騰飛塔高44.86米,高度取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高度,騰飛塔形似火箭騰飛形成的一團熊熊火焰,象征著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地將火箭推上云霄。(每句1分,語句流暢1分)

20.(4分)①用“顆顆螺釘”和“小小按鈕”代指與航天有關的每一個部件和工作細節;②超然客公眾號強調作為航天人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和精細化管理的工作態度。(構成2分,效果2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21.(3分)B(原文破折號的作用是解釋說明。A是話題轉變,B是對前者的解釋說明,C是聲音的延長,D是引出下文)

22.(6分)①分為自由氣球和系留氣球;②如何保證它的正常運行;③能滿足科學觀測的不同需求。(寫“應用廣泛”亦可得分)

四、作文(60分)

23.寫作(60分)

【審題指導】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由材料、提示語和要求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屬于作文材料,選取《紅樓夢》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香菱向林黛玉拜師學詩的情節。通過兩人對話交流黛玉不僅為香菱解答了讀詩中遇到的困惑,而且也提出學習詩詞的方法和觀點,即詩詞創作應該“立意為要、修飾次之、規矩最末”。

第二部分是寫作的情境要求。該部分是對材料觀點的評價和闡發,黛玉的觀點拓展到生活中是什么,需要考生去體悟比較。擬題人要求考生思考作為新時代青年在生活和學習過程更孩如何看待這三者之間的輕重關系,這就限制了考生的寫作情境和寫修身份,強化了青年立場和時代特征也明確了考生思考的領域需要從文學創作領域,拓展到生活領域。應該明確,所選情節材料只是引導考生深入思考和確定立意的由頭與載體。導語“不僅適用于詩歌創作,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啟示作用”,引導考生寫作思路不要囿于材料的范圍。“結合新時代青年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的提示則是要求學生寫出青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獲得的獨特見解,不要空乏議論,要有真實的、個性化的見解,無論議論,還是敘事,都應該是有“我”之文。

第三部分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其中,“選準角度”是一個明確的提醒考生不需要面面俱到,可選取某一方面的啟示構思作文。“確定立意”強調文章的立場清楚,觀點明確。要求部分要注意“明確文體”,要求學生要有強烈的文體意識,切不可寫成“四不像”的作文。根據“感悟與思考”的提示,本文比較適合的文體是議論文。

該作文題考查了學生思辨性,本身就具有三元思辨關系,所以此題論證角度應該是豐富的。考生既可以贊同這個觀點,也可以對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建構。但是,寫作時應該立足三位一體,不能拆開,可以有所偏重。如果有的考生只論述其中兩者之間的關系,應該不高于42分,如果只論述其中一個部分,應該視為偏題,得分不高于35分。本題的亮點和難點聚焦在對“立意”“修飾”“規矩”三者內涵的理解上。

如果把這個觀點拓展到文學創作領域,這三者的關系還是比較清晰的,考生不難比較。以文藝評論寫作領域為例:好的文藝評論,要有高遠的立意,或者叫做立魂。讀一篇文藝評論, 先看立意,作品格調的高下立判。立意高,作品格調就高;立意低,作品就庸俗甚至卑下。立意的高下之分,對應著作者人格的高下之分,文如其人。文藝評論要有責任和擔當。既不媚俗,也不媚雅,追求真向善的思想境界、健康真誠的作風。《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明確指出:“文藝評論存在‘缺席’、‘缺位’現象,對優秀作品推介不夠,對不良現象批評乏力,文藝評論辨善惡、鑒美五、促繁榮的作用有待強化。”

再拓展到學術研究領域,可以指“獨立的精神、創新的做法、嚴謹的程序”。陳寅恪1953年在《對科學院的答復》中說:“我認為研究學術,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但是對于科學研究來說,“獨立的精神”就一定比“創新的想法”和“嚴謹的程序”更有價值嗎?此時考生就可對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思辨。

再拓展到不同的生活領域,這個觀點的內涵就要發生改變,對它的理解是多元化的,“立意” 可以理解為“真性情”,“修飾” 可以理解為“美化”,“規矩” 可以理解為“規則”等,言之成理即可。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三者之間并無絕對的優劣之分,要想區分它們之間的先后關系需要放在不同的情境中,所以這個題目需要考生結合青年立場和時代背景去分析闡釋。

【評分細則】

(一)整體要求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文面整潔。文風端正強調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章能顯現青年人的品德修養、理想精神等擔當意識。文脈清晰強調內容切合題意,符合試題的材料、情境與任務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思考具有獨立性,有個性,有深度,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結構嚴謹,文章的思路清楚,節奏明晰,層次合理。文氣順暢強調表達準確,語言流暢,能合理運用標點、詞語句式、修辭等。文面書寫工整,整潔美觀。隨意刪改,亂涂亂畫,應該降等級賦分。

(二)判分原則評分須堅持內容與形式統一的原則,注重考查考生寫作基本能力,不唯立意定高下,要從切題、立章、選材、結構、語言、文體等方面綜合衡量,精準量分。需注意的是:若出現具有個性化文體樣式的作文,如雜文、劇本、故事新編等,只要形式、內容均恰當,要敢打高分。

(三)部分等級根據考卷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對每一位考生負責。評分為四等七類,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評分參考量表(略)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