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人:員工的直接上級。
直接上級與員工的談話,不限次數,不限地點。可以有正式場合的談,也可以有非正式的溝通。因為他與員工接觸的機會最多,時間也充足,溝通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溝通的內容可以是工作上每個操作步驟,改進辦法,可以是生活上的噓寒問暖。當然,也有那種排斥新人的領導,甚至想辦法擠兌人。這種情況,人力資源部要提前做好預案,招新人就是為了替代這個領導的話,最好不要把新人放在他的手下。應該安排在一個沒有直接利益沖突的間接領導來帶。
第二類人:員工的部門領導。
這個人物很關鍵,在試用期基本決定著員工去留的生殺大權,你說重要不?如果是基層的崗位,正常情況下,員工的直接上級比如班組長,主管等平時溝通接觸的會比較多。但是,如果招進來的新人,是個優秀人才,有可能會進入儲備梯隊。在試用期時,部門的領導也要多關注新人的動態變化,合適的時候,給予鼓勵和肯定。領導的一句夸獎,對新人的鼓舞激勵作用比發獎金都有用。
第三類人:員工的導師或同事。
同事之間的溝通可能不需要很正式,但是有效的溝通互動貫穿在試用期的一點一滴。導師或者師傅對新人的指點,鼓勵,對員工快速適應新環境,做出顯著成績至關重要。包括同事間的相互協調,默契配合,都會為員工決心留下來加上印象分。
第四類人:人力資源部人員。
對于每一個進公司的新人,相信咱們HR小伙伴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里面。他們對于我們來說,每次見面,也會比較親切。試用期與他們的互動,定期溝通,特別重要。當然,HR與部門間或員工的溝通,都是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比如說用人部門對這個新員工試用期表現很滿意,那么員工愿意真心留下來嗎?這就需要我們了解第一手材料。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與他們建立了一定的信任關系。員工有時候不想跟用人部門說的話,卻愿意跟HR小伙伴說,你有沒有同感呢,親。這就要看你平時的功課做的怎么樣,有沒有做到員工心坎里去,成為他們最值得依賴的朋友。
除了以上四類人,有些崗位公司的老板或總經理的溝通,也是關鍵。試用期的溝通,除了不同角色的人全方位滲透,覆蓋,最重要的是溝通的一致性。比如說這個員工試用期表現比較好,所有溝通的目的就是把員工留下來。比如說這個員工不太符合公司的錄用條件,有可能要在試用期辭退。那么溝通的目的應該也是一致的。HR部門除了搜集有利證據外,通過全方位的溝通,主要是為了制造一種氛圍,壓迫感,突破員工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線。
三、讓正式溝通流程化。
在試用期的溝通非常重要,如果在員工入職后,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位,最大程度減少勞資風險。那么溝通也不是隨意而為,必須是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進行,所以必須把溝通的環節,變成標準化流程,成為一種常態的運行機制。簡單的說,正式溝通就要動作化,清單制,對溝通有一定的監督和要求,有結果呈現。非正式的溝通可能包含的內容比較復雜一些,涉及到員工的生活,家庭多方面。而正式溝通要有固定的表格,內容如下六要素:
1、溝通時間:在與員工約談時,要注意尊重員工已有的日程安排,切忌“強制性”官僚行為;
2、地點確定:正式面談時,要選擇合適的地點,避免在公共區域。找一個相對安靜無人打撓的環境。
3、談話對象:一般是直接上級,部門領導。溝通時,有實效和針對性。
4、談話內容:大多以工作業績,改良計劃為主,從知識、技能、態度、提升四個角度來考慮。必要的時候,準備近階段的考核表,這樣更有針對性。
5、溝通評語:中肯的意見,優劣勢分析,改進措施等。
6、跟進情況:這個和溝通是一個連貫動作,主要是對新員工指導和觀察,新的進展。
總之,自從新人進入公司第一天,溝通無處不在。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勞資糾紛的殺手锏,成本低,見效快,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所以一定要利用好“溝通”這個秘密武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