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經過4天的等待,參賽選手們終于迎來了答卷點評環節。“我們既緊張又期待,想通過演練重新審視自己的業務能力,摸摸自己的底。”幾位參賽選手表示。
“總體上看,大家的案件質量評查能力還是不錯的。”“評查案例題涉及到最高檢聯合公安部新近印發的《關于依法妥善辦理輕傷害案件的指導意見》,這也提醒大家要及時更新知識庫。”……點評現場,郭冰向大家闡釋了每道題目的出題意圖、答題要點,充分肯定成績、客觀指出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成為一名優秀案件質量評查員的努力方向。
“聽完點評,我對自己的業務短板有了充分認識,也在這幾天的理論課程中找到了業務提升的方式和方法。”此次實戰演練的參賽選手、河北省檢察院案件管理部四級高級檢察官邱鑫告訴記者,評案也是辦案,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會深刻領悟“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苦練基本功,不斷提升案件質量評查水平。
“這種‘以賽促訓’的培訓模式,完成了傳統單向傳授式教學向問題導向參與式教學的轉變,不僅實現了對參賽選手素質能力的查缺補漏,更營造出了勤練好學、比學趕超的案件管理工作氛圍。在今后的案件質量評查中,我們一定力學不倦、致知于行,著力提升自己的案件質量評查水平。”本次實戰演練的第一名、山東省曹縣檢察院檢察業務管理部副主任葉涵慶表示。
交流碰撞——學經驗,拓思路
真知來自實踐,創造來自基層。記者了解到,此次培訓包含多次案件質量評查業務交流,全國多個省級檢察院案件管理部門負責人為大家奉上了多場經驗分享。業務交流現場有哪些思維碰撞?可以從這場“三人談”中窺得一二。
案件質量評查“三人談”現場。
“檢察機關一直面臨著‘誰來監督監督者’的疑問。”5月8日下午,重慶市檢察院檢察九部主任宋能君在“三人談”的開場環節便拋出了這樣的疑問。她講道,面對這一疑問,檢察機關在接受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等外部監督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對檢察權運行的內部監督,這不僅有必要性,更有正當性。以案件質量評查為重要方式的案件管理承擔著強化檢察機關內部監督的重要職責。
上海市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韓孔林緊隨其后,指出了案件質量評查的五大功能價值——評價、規范指引、監督、整體質效管理、檢察官管理。他解釋道,評價即指對案件質量作出具有“既判力”的評價;規范指引要求通過評查發現、糾正案件質量問題,明確并統一辦案質量標準規范;監督就是要通過評查發現違法違紀線索、法律監督線索;整體質效管理即通過匯總分析案件整體質量情況,為檢察業務管理提出意見建議;而檢察官管理指的是運用評查落實司法責任、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案件質量評查目前主要采用抽檢等多種方式進行。隨著評查的重要性和功能價值被不斷發掘,“每案必評”是否必要,如何實現?
面對主持人提出的疑問,宋能君表示,高質效辦案的要求是落實在每一個案件中的,檢驗落實效果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通過案案評查進行檢查評定。案案評查有探索必要,但仍面臨著評查人員不足與評查案件量大之間的矛盾,未來還應依靠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落實質量評查繁簡分流,進而實現每案必評。
湖南省益陽市檢察院是“每案必評”的試點院。湖南省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馮麗君為大家介紹了相關試點經驗:“從試點情況來看,‘每案必評’可行且有效。我們的做法是‘三結合’,智能輔助與人工評查相結合、全面評查與重點評查相結合、內部交叉與外部抽查相結合。針對評查人員不足的問題,我們實行了評查人才一體化使用,由市院建立評查人才庫,統一抽調全市檢察官開展案件質量評查。”
交流層層深入,問題越辯越明。“檢察官教檢察官,說的都是內行話、務實話,回去馬上就能做起來。”江蘇省檢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李建奇剛剛從其他條線調來不久,他告訴記者,像“三人談”、分組討論交流、基層實踐分享等課程,形式新穎,內容易懂。作為一名案件管理新兵,他聽完思路豁然開朗。
答疑解惑——明方向,謀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促進司法公正。
作為檢察機關深化內部制約監督的重要方式,案件質量評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應當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
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石獻智在專題授課環節開宗明義地指出,案件質量評查首先要守好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工作的基本價值取向,促進“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其次要立足強化法律監督職能,促進檢察一體化履職;最后還要堅持評劣和評優同步,最大程度地發揮案件質量評查的積極作用。
關于如何提升案件質量評查品質,石獻智為大家總結了四個層級的評查要點:一是表層性問題,比如文字錯誤等;二是程序性問題,比如辦案期限、強制措施適用等方面的錯誤;三是案件辦理中的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法律適用、釋法說理等問題;四是辦案效果、理念、政策等方面的普遍性、影響性、典型性問題。四個層級逐步深化,需要在案件質量評查中一并關注。
案件辦理和案件管理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越強調案件辦理,就越要重視案件管理。案管人應以怎樣的工作思路推動案件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申國軍在此次培訓尾聲為大家深入闡釋了“123456”的案件管理工作思路:“1”是指案管部門作為檢察業務工作中樞的一個職能定位;“2”是指案管部門監督和服務的兩大職能;“3”是指樹立科學管理、能動管理、智能管理三大工作理念;“4”是指推動案件管理職責履行規范化、機制運行一體化、工作保障信息化、隊伍建設專業化的“四化”建設;“5”是指建立以業務數據分析研判為引領的業務指導體系、以“案-件比”為核心的業務評價體系、以案件辦理全過程為對象的業務管控體系、以人民監督員工作為重點的外部監督體系、以全國檢察業務應用系統為主平臺的業務保障體系;“6”是指從事案件管理的人員應具備政策把握、法律適用、數據統計、分析研判、流程監管、質量評查六大能力。
對于如何解決案件管理部門人員少、任務重的問題,申國軍強調,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以智能化、科技化推動案件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兩次專題授課既有理論深度,更具實踐引領作用,為各地檢察機關案件管理工作遇到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吉林省檢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馮文娟表示,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抓緊修煉“內功”,將培訓收獲轉化為工作動力,將培訓心得轉化為工作方法,以扎實行動推進案件管理工作現代化。
(來源:檢察日報·檢察新聞版 作者:常璐倩 圖片:常璐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