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建議,提升蔬菜種植水平,可以通過“走出去”“本地化”兩步棋來實現。“一方面我們可以到廣州學習如何推進集約化種植,另外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廣良種業研發有限公司等農業研究機構都在三水,可以讓它們深度參與到三水農業發展中,為我們獻計獻策。”
全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已成交237宗
三水農業引入龍頭企業,是為了從硬件上、管理上提升產業實力,而政府部門所要做的就是從政策、制度上,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保駕護航。
其中在佛山五區率先推行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就是一個關鍵抓手。
為此,三水區制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方案,編制臺賬清查入庫操作指南、臺賬清查入庫操作指南和清產核資系統用戶操作手冊。因地制宜創新進行資產資料整理及平臺錄入工作,采用自然資源部門最新脫敏衛星圖片為底圖,區管理服務中心統籌繪圖描邊進行整理錄入,既做到資產清晰滿足線上交易需求,又節約投入成本,“少花錢、辦成事”。
“在前一階段選定13個村居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區穩步推開資產上平臺交易,推動2023年1月底前到期資產全部網上競投。”三水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董志泉表示,現在精準優化交易服務,簡化資產交易表格數量(由11個減少為7個)和表格內容(保留村民最關心基礎信息,方便表決、公示)同時,當地壓縮退件再審流程,根據退件問題研究討論統一審件要求,容缺容補,并聯提速。8月28日,首宗標的物線上發布競投公告,9月5日,經124輪激烈競價,以底價2.5倍成交。
截至12月6日,全區網上競投成交237宗(已公告404宗),平均溢價率38.32% (改革前平均溢價率約為25%)。
“三水發展現代都市農業,要有系統性的頂層設計,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李軍指出,從目前進度看,個別鎮街進度不盡人意,比如發動農戶登記上平臺數量,“三資”資料把關能力離預想有些差距。“各鎮街要用超常規的工作辦法去解決問題,每天都要將進度報區指揮部,區指揮部工作專班也要及時通報、督促進度慢的鎮街。”
此外,李軍還指出,三水要通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聯動,助力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并且從食品安全、標準建設、金融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扶持農業發展;進而通過品牌營銷,讓有三水特色的高附加值農產品走入更多區域。
相關
三水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情況
全區以產業振興即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為重點,引領推動全域振興,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三水區突出產業發展促進全區全域振興》案例獲評2021年全國30佳鄉村振興優秀案例,3個園區納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碧桂園萬畝智慧農業園獲評“廣東數字農業示范園”稱號。
1家企業獲評首批20家“中國水產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稱號,2個養殖基地入選首批省級示范性美麗漁場建設名單,全區累計建成省級良種場3家,占全市3/4。“雙百億”能級中國預制菜品質高地建設扎實推進。全區已招商落戶以“四大標桿”為代表的一批項目,計劃總投資超100億元,創歷史之最。
【南方日報記者】尹輔華
【作者】 尹輔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