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根據銀保監會近日起草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明確個人可以辦理具有個人養老金繳費、交易資金劃轉、收益歸集、支付和繳納個人所得稅、信息查詢等功能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參加人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確定一個資金賬戶,商業銀行只能為同一參加人開立一個資金賬戶,并將依據《暫行辦法》確定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實行個人賬戶制比較符合我國現有國情。一方面,個人養老金涉及參加人長達幾十年的繳費、選擇不同的金融產品、繳納個人所得稅和領取,因此需要在信息平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核驗參加資格和唯一性,清楚記錄所有相關信息,做好服務和保障;另一方面,是為了體現個人的養老責任,個人養老金由個人繳費,實行完全積累,待遇水平取決于領取時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積累額。
每年繳納額度上限為12000元 后續將適時調整
那么,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如何開立呢?
《辦法》規定,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應當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渠道,在信息平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之后,選擇一家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這兩個賬戶都是唯一的,且互相對應。通過商業銀行渠道,可以一次性開立這兩個賬戶。”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說。
在繳費水平方面,《辦法》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但后續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發展情況等因素將適時調整。
在保值增值方面,根據《辦法》,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由參加人自主選擇。
“從國際經驗和國內探索看,多種金融產品參與個人養老金,既有利于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也有利于市場充分競爭,促使金融機構開發更好的金融產品參與個人養老金。”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說,個人養老金產品由金融監管部門確定,并在信息平臺和金融行業平臺公布。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資金應購買信息平臺和金融行業平臺共同公布的產品。
在領取方面,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可以領取個人養老金。領取時,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并歸集至本人社會保障卡。參加人死亡后,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據新華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