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企業專員制度 煙臺優化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日期:2022-12-10 11:12:5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問題化解機制

以“事要解決”為根本目標,建立完善“一個平臺受理、一個專班分辦、十個小組專辦”的“1+1+10”閉環工作流程,建立企業訴求“清零”機制。上線運行了“服務企業專員工作子平臺”,實現企業訴求即收即轉,累計收集各類訴求4200余個,解決3400余個。

其次以聚焦問題為重點,協調互動齊發力。

聚焦突出問題,開展精準服務。

8名煙臺市政府領導和39個部門主要負責人,每月各確定2家高成長創新型企業重點走訪,幫助企業克服成長期的瓶頸制約,實現快速成長壯大。1-10月份,100家高成長創新型倍增培育企業中,7家產值增長超過100%,19家增長50%以上,42家增長20%以上。在沖刺上半年工作目標關鍵時刻,又篩選產值和進出口額波動明顯企業各100家,與企業一道查找制約因素,研究解決措施,扭轉下降趨勢。截至目前,僅煙臺市政府領導和39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就累計走訪企業超過800家次、解決問題1000余個。

攻堅共性問題,部門聯動服務。

圍繞大多數企業反映的資金、用工等共性問題,集中精力、全力攻堅。在財稅金融方面,組織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銀保監分局等部門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解決企業資金訴求。在人才用工方面,人社部門出臺《關于促進駐煙高校畢業生留煙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穩就業20條政策、企業招聘用工服務10項措施;科技部門依托山東省實驗室引進院士6位、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0余位。在涉企政策宣貫方面,把各類涉企政策推廣落實融入服務企業專員工作全過程,編印《涉企政策指南》3冊,涵蓋了16個部門、301條政策。服務企業專員深入企業實地發放6000余份,讓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

融入重點工作,實現延伸服務。

推動服務企業專員工作與重點產業鏈鏈長制、自貿區建設有機融合,將企業發展戰略、投資計劃等走訪信息充實到16條產業鏈“一圖五庫”和2項問題清單中,梳理鏈上企業在對外開放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已累計推送企業59家、信息150余條,對56個“產業鏈+自貿區”的制度突破需求進行了逐一聯系對接。

最后以企業滿意為宗旨,意識能力雙提升。

服務意識不斷提升

煙臺市人社局“三重三強”精準服務企業用工引才,煙臺市司法局推出法律服務專員、行政審批局推行“醫療審批專員”服務模式,煙臺市水利局三化一亮打造“企業有事找專員”品牌、煙臺市退役軍人局建立“雙清單、雙納入”服務機制、煙臺市外辦構建“三個一”服務機制、煙臺市市場監管局開通企業專利審查“快車道”、煙臺市科技局、海漁局搭建校企合作、品牌共建平臺,煙臺市工信局組織100余家企業開展智能裝備合作推介會,推動區域產業鏈供需精準對接。同時,煙臺各區市自選動作迭出。龍口市開展服務企業“大小專員”制度,福山區政務資源全線下沉打造服務企業新樣板,芝罘區開展倍增企業“一企一專員”脫產服務,招遠市“三堅持三促進”推動活動走深走實走遠,高新區為3家倍增計劃培育企業每家提供10套人才公寓3年免費使用權,等等。抽查結果顯示,很多企業認為這一活動,有效增強了機關干部的服務意識,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服務能力。

企業滿意度不斷提高

一些企業最初態度不積極,認為是一陣風、解決不了問題,現在企業對專員的信任明顯增強,有事就找專員。專班根據企業問題化解情況設置評價指標進行問卷調查,企業月滿意度從活動開展之初的89%提高到目前的94%。

活動氛圍不斷濃厚

在煙臺電視臺、《煙臺日報》開辟“跟著專員跑企業”專欄,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山東電視臺、大眾日報等省級以上媒體對煙臺市做法進行了采訪報道,央視《新聞直播間》以“山東煙臺助企紓困在行動:實施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傾聽企業訴求”為題進行報道。新華社《山東要情動態》以“務實擔當為企紓困組團服務攻堅克難”對煙臺市這一創新做法進行了介紹。通過廣泛宣傳,傳達了煙臺市委、煙臺市政府用心用情用力服務企業的決心,堅定了企業加快發展的信心。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