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制度”尚未適應,“715制度”又橫空出世?打工人表示不容易

日期:2023-01-02 13:06:5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996制度”尚在適應中,“715制度”又要橫空出世?打工人:太不容易

“996制度”的出現,已經讓不少還沒有畢業的學生感到了今后工作中的壓力,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又出現了比“996”還要嚴苛的工作模式。

它就是“715”制度,要求員工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時長要滿足15個小時,這一新制度由西貝創始人提出,一經發布,在網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事實上,“715制度”從員工的角度來看,確實有些嚴苛,但是它卻得到了眾多企業領導人的認同。

例如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強東,他本人就是履行這樣的工作模式,全面沒有休息時間,不過這些企業領導也表示,不會勉強員工像自己一樣工作,只是建議年輕人要提起干勁。

即便如此,“715”工作模式還是受到了眾多抵制,絕大多數打工人都表示難以接受,“996制度”已經壓得自己喘不上氣還未完全適應,這又推出“715”,對于打工人來說,太不容易。

面對當前工作壓力,學生該如何自處?

首先,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無論就業市場環境如何嚴峻、企業工作模式怎樣變換,人才自身實力才是其核心競爭力。

大學階段的學習的重點就是專業知識與技能,良好的專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就業,不會輕易被社會淘汰。

雖然大學校園的管理比較寬松,但是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不能懈怠,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后,鉆了教師只認名不認人的空,經常找人代課,或是直接逃課,臨近考試的時候才會臨時抱佛腳。

可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學生能夠拿到及格的分數,于是開始了惡性循環,越來越多的學生漸漸不重視學習。

長此以往,專業知識欠缺問題會越來越明顯,專業技能的使用如果缺乏理論支撐,也難以真正發揮其價值,就算最后順利畢業,也只是徒有學歷,沒有實力,在大學生遍地的今天,怎么會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呢?

其次,發展綜合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大學校園也是一個發展綜合能力的大平臺。

因為它會為學生提供各種發揮所長和自身潛能的機會,學校會經常組織舉辦一些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多種活動,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往往離不開團隊合作,無形中可以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對于其今后的發展都很有幫助。

最后,增強自身適應能力,雖然學生尚在校園就讀,但是就業是遲早的事,最好要早做準備。

例如,在學習之余到網絡瀏覽就業信息,對于自己心儀的崗位,要著重了解其對于人才的具體要求,并結合具體的要求,提前做好適應工作。

無論是學習專業知識,還是其余相關知識,都要做到一舉兩得,從而為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無論是“996制度”還是“715”制度,對于當代年輕人而言,可能都會感到難以適應,從當前情況來看,“715”實施的可能性不大,而“996”也尚在可適應范圍當中。今后企業也可能會逐漸減少員工的工作量。

作為學生,除了要時常關注企業相關信息,對于自我的提升也要引起重視,為今后順利就業增添優勢。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