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長難產”折射美國“制度破產”

日期:2023-01-06 11:28:2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新一屆國會開幕正值國會山騷亂兩周年前夕。2021年1月6日,時任總統、共和黨人特朗普的大批支持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集會。其中部分人游行至國會山,并用暴力方式闖入國會大廈,導致參眾兩院認證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聯席會議被迫中斷,主持會議的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同數百名議員驚慌撤離,留下震驚全美和世界的“名場面”。這場騷亂直接造成5人死亡、超過140名警察受傷以及大量財物損失,美國的“民主”形象也嚴重崩塌。

2021年6月30日,民主黨掌控的美國國會眾議院決定成立國會山騷亂調查委員會,成員均由時任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任命。2022年12月22日,該委員會發布最終報告稱,發生騷亂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該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本尼·湯普森認為,特朗普為推翻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和阻止權力交接,設計了“多個步驟”。特朗普則指責這一調查受政治因素驅使,拒絕接受調查結果。

國會山騷亂及其后續調查抹去了美國給自身政治制度添加的“美顏”效果。美國《紐約時報》巴黎分社社長羅杰·科恩撰文說,這是“對美國民主燈塔形象的一記重擊”。《今日美國報》華盛頓分社社長蘇珊·佩奇發文指出,國會山騷亂暴露了美國內部的多重裂痕。

過去兩年來,在黨爭推波助瀾下,美國民眾圍繞墮胎、控槍、移民等問題的意見愈加分裂,日益走向極端化。在嚴重對立的社會環境中,極端情緒的不斷高漲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黨爭,導致政治暴力事件屢屢發生。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埃德薩爾指出,在美國,政治極化已經形成一股自我驅動的力量,左翼和右翼都能從政治極化催生的敵意中獲得力量。而在美國作家羅伯特·布里奇看來,美國已經處在“內戰”之中,只是沒有正式宣戰而已。

來源 新華網

編輯 龍海若

二審 楊韜

三審 閔捷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