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春:加快構建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稅收營商環境制度體系

日期:2023-01-11 11:13:2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對標國內國際,爭創“廣州經驗”

問:廣州正著力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新高地。我們留意到,去年9月廣州成立了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實踐研究中心,這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楊緒春:營商環境優則企業興,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水和土壤,決定著城市經濟發展的成色。在當前區域競爭、城市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在經濟下行、產業鏈受阻、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良好的營商環境顯得更為重要。營商環境中,稅收環境伴隨企業整個生命周期,稅收環境好壞直接關乎整個營商環境。對此,我們深感自己的責任,特別是在當前拼經濟、拼項目、拼招商、拼企業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廣州成為投資的樂土、成為企業家眷戀的城市,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營造一個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些年,廣州稅務部門一直在這方面努力,但是我們自己要經常反省自己,檢審自己,要直面市場主體需求,以及我們還存在的痛點和難點。

為進一步打造更低成本、更便捷、更集約、更可信賴的稅收營商環境,進一步推動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任務落地和做好迎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準備工作,我們籌備成立了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實踐研究中心。這個中心囊括企業、大學、獨立研究機構、政府有關部門及稅務部門的人士;不僅有廣州的,還有其他城市的。我們想用開放的心態,讓大家共同來參與、評判、監督、維護、咨政、協力營造優秀的稅收環境。由于稅收環境常常不是孤立的,許多事情關聯在一起,有些地方不是簡單指責的問題,需要系統的良方和行動。因此,稅收營商環境實踐中心就是奔著針對企業的需求來的。

問: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實踐研究中心有怎樣的發展計劃?

楊緒春:我們計劃用3至5年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創新案例,培養一批“視野廣、專業精”的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人才隊伍,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可復制推廣的“廣州經驗”,實現“三個助力,四個服務”的戰略目標——即助力廣州市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提高我國在全球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國際話語權,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服務稅收現代化建設,服務好領導決策,服務好市場主體發展。

中心成立以來,我們已在一些領域展開了行動,譬如聯合廣州市社科院撰寫了《優化廣州稅收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穩投資促發展》的《領導參閱》,向地方黨政領導提供決策參考。

問:除了實踐研究中心,廣州將如何繼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楊緒春:我們有很多行動計劃,列舉幾項如下:一是在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上再發力。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國家出臺的減稅降費的政策讓廣州的納稅人最充分、最及時、最便捷地享受到。這方面國家力度很大,稅務部門要與納稅人一道落實這些政策,包括社保費的政策。

二是在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新高地上再發力。堅持對標國內國際,在更高站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學懂弄通世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估體系,做到“知規則、懂規則、用規則”。我們一直在構想制度的執行創新,希望廣州在制度和規則上居于高地,所以我們也會持續關注國內其他領先城市的經驗做法,保持廣州的環境競爭力。

三是在常態化提升納稅人滿意度上再發力。“不滿意,請找我”已成為稅務部門與企業、社會這兩年來打造的一個品牌,得到了大家的好評。現在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問題響應處理效率,著力解決現階段納稅人繳費人的集中訴求,如提升辦稅繳費系統體驗感,推動信息系統平穩上線、故障修復及時和功能逐步優化;“穗稅連心”稅企溝通群規范管理方面,充實答疑力量,推動各區局組建涉稅中介志愿服務隊伍,探索智能咨詢機器人“稅寶”群內推廣應用。

四是在稅費服務體系智慧賦能上再發力。科技在稅收上的應用可以為納稅人和社會帶來許多便捷,我們努力通過提升信息化、大數據等水平提升對納稅人的精準服務。今年要繼續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構建“非接觸式”智慧服務新生態。結合工作實際,梳理、培育、孵化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工具箱”,“成熟一批、推廣一批”,確保優化營商無止境,亮點舉措不斷檔。進一步加大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爭取打造國際、國內知名的智慧稅務品牌。

穗港澳稅收合作

推出更多相趨同、相對接、相協作的辦稅繳費便利化舉措

問:《南沙方案》為大灣區建設帶來新契機,尤其在稅收利好方面。廣州稅務如何保障政策紅利充分釋放?

楊緒春:中央從國家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上出臺了《南沙方案》,所涉及的稅收政策,我們一直在加快實施的進程。我們首先是出臺了相關實施辦法和申報指南,除此以外,針對南沙個稅政策涉及的“港澳居民實際稅負”計算問題,考慮到具體對接操作、稅負和計算等事項較為復雜,我局在兼顧申報簡便和貼近還原港澳稅負原則下,為港澳居民提供指定渠道進行稅負和減免稅額測算。相關輔助軟件目前已完成開發,即將上線應用,實現信息系統自動運算、納稅人便捷填報,最大程度方便港澳居民享受優惠,提高退稅辦理的便捷性。

問:針對穗港澳三地的稅務合作交流,有哪些成果?

楊緒春: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加強與香港的直接對接有利于《南沙方案》中規制對接的推進。為此,我們搭建了與香港稅務領域官方、非官方的合作機制。為推進南沙個稅政策中內地與香港稅收規則對接工作,共同促成省市區三級稅務部門與香港稅務局開展工作交流。通過這次交流,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南沙個稅政策“香港稅負”的計算方案,更在建立溝通協作渠道、稅收管理和服務、人員交流合作等方面達成了共識。此外,我局還與香港稅務學會建立了穗港稅務長期合作機制,啟動了政策研討、課程培訓、學術研究等系列合作項目。

我們還推動了穗港澳稅收專業發展和人員交流。我局在南沙開設了港澳涉稅人士服務專區,為跨境執業人士和機構開設登記備案和服務管理專窗,實行港澳涉稅專業人士跨境執業一站受理、全程服務、快速響應,并提供面向涉稅服務專業機構或涉稅服務專業人員的各類專項便捷服務,幫助港澳來穗涉稅專業人士快速熟悉內地政策。同時,面向港澳青年推出“稅文化交流”系列舉措等。

問:接下來,將聚焦哪些方面推進三地稅收合作與對接?

楊緒春:主要是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涉穗港澳稅收規則對接的工作事項,特別是關系到在穗港澳三地跨域經營、執業或生活的納稅人稅收權益的關鍵問題。比如,可考慮為在南沙先行啟動區的港澳企業提供跨域涉稅訴求對接響應服務,合作輔導港澳企業用足用好南沙稅收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解決企業因三地稅收規則差異等原因導致的跨境涉稅疑難問題。

二是持續推進穗港澳可協作共建的稅收服務事項。此前,我局在南沙推出了“灣區之心·稅動力十六條”特色稅收服務舉措。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與港澳稅務領域共同研究探索,推出更多可在穗港澳三地相趨同、相對接、相協作的辦稅繳費便利化舉措,為支持港澳居民融入內地發展提供更多稅費服務和社會保障支持。

信心

不斷深化稅源培植鞏固成效

問:近日,中央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時多次強調“信心”。展望2023年,廣州稅務的發展信心從何而來?

楊緒春:盡管2023年我們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但是廣州稅務發展信心還是滿滿的,主要來自以下方面。

一是來自廣州企業界的信心。從稅務服務對象看,廣州市場主體突破190萬家,在中國城市中名列前茅,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萬家,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增至330家,廣州的企業市場化程度普遍較高,應對市場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強、韌性較強,疫情政策優化調整后企業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契機;廣州的市場化氛圍好,無論民企,還是國企,在新一輪的大發展中都會找到自己的空間。從存量稅源上,我們是有信心的。

二是來自政策層面的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大量政策信號。廣州對搶拼經濟、搶拼項目、制造業當家、大抓招商、更大力度改革、更高層次的全面對外開放、激發消費和投資、城市改造升級,僅今年投資將突破1萬億元,“攻城拔寨”項目1722個,我想這些強力推動經濟發展的舉措,會形成巨大的經濟體量,因此我們對新增稅源是有信心的。

三是來自營商環境和稅源培植方面的信心。目前廣州正在致力于營造國內最好的營商環境,在稅源培植鞏固方面形成越來越成熟的機制,相信這些會穩固更多的稅源,吸引更多的稅源流入廣州。稅收共治正在形成,這也是一個信心。

四是來自整個社會層面的信心。疫情防控政策因時因勢優化后,大家心中都潛藏著一種想干事的沖動,這些天廣州街頭、商場、機場、火車站再次恢復人潮涌動的景象。流量經濟對廣州重要,只要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流量就會幾何級地放大,也意味著稅基在恢復。

五是來自于稅務隊伍方面的信心。廣州稅務會在制度創新、精確執法、精準監管、精細服務上再出實招,近兩年廣州稅務為推進高質量稅收現代化,群策群力推出的24項戰略及行動計劃,也將會再次匯聚力量,構成稅務完成各項任務的信心。

近期我們的發票供應量、開票量、受票量都呈現快速恢復態勢,我們到一些新興科技企業調研時,能明顯感受到市場主體的活力和企業的信心在逐步回升,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實施稅源培植鞏固戰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了我們推進各項稅收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問:針對提振發展信心,廣州稅務有什么計劃?

楊緒春:接下來,總體上我們是按國家稅務總局、省局及市委、市政府的布置全面而又重點地推進工作。廣州市2022年稅費收入(含海關代征)首次突破萬億元,這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體現。我們一方面要扛起責任,依法依規組織好稅費收入,繼續承擔起廣州這座城市的稅費貢獻,同時,嚴格組織收入原則,絕不收過頭稅。將繼續實施稅源培植鞏固呵護戰略,秉持“活水養魚、水深魚多、水好魚悅”,進一步推動重點稅源企業定點聯系機制做深做實做細,推動建立“引進前預測性評估、建設中監測性評估、建成后跟蹤性評估”工作機制,不斷深化稅源培植鞏固成效,全面跟進和服務全市“攻城拔寨”項目。繼續落實好各項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增強對外開放性,確保《南沙方案》各項政策簡便合規快享;抓住國家確定廣州作為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及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迎評的機會,在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上,再采取一系列措施,讓企業享受更便捷的稅收服務;抓好稅收征管體制改革,穩步實施差異化、分類化、團隊化、清單化的征管改革,刀刃向內加強隊伍約束管理;在智能應答等智慧稅務方面加大力度,讓廣州企業享受到最好的智能化的稅收科技成果;協同地方黨政和經濟部門助力企業提振發展信心、提升發展活力,彰顯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相信2023年,國家、企業、個人都會更美好。

統籌:南都記者馮蕓清

采寫:南都記者梁思華 通訊員楊瑞軒

圖片:通訊員提供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