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加劇,歐盟是否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出口管制制度?

日期:2023-01-14 11:14:4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文章指出,白宮越來越多地敦促其歐洲(和東亞)盟友引入類似的國家控制。利用針對俄羅斯的協調出口管制的勢頭,美國也在推動多邊出口管制制度的改革,以應對新的安全威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威脅。盡管中國尚未直接對10月份的措施進行報復,但正在游說歐洲加深雙邊技術聯系,以應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加劇。鑒于中國最近通過了《反外國制裁法》,應該可以預料到針對美國任何進一步限制的反制措施。 而歐盟夾在兩者之間,迄今為止一直莫名其妙地處于被動狀態。

歐盟立場的必要性

美國的新措施迅速重新定義了國家安全參數,將其與停止或減緩中國關鍵技術的開發聯系起來。面對華盛頓的戰略跨越、中美地緣經濟競爭加劇以及當前的地緣政治和技術現實,歐盟成員國必須緊急審視現有的出口管制政策,制定對美共同戰略立場。

文章分析,歐盟必須將出口管制問題納入其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思考中。 但在討論任何重大戰略飛躍之前,歐盟應該加強對現有限制的執行。為提高執法能力,成員國應增加工作人員、引入新的數據驅動技術并擴大信息共享。他們還應迅速采用現有工具在歐盟當局之間交換許可數據。

文章闡述,情報機構必須更密切地參與并相互協作,以幫助發現規避制裁和出口管制的行為。歐盟還應考慮在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關鍵的第三國的歐盟大使館設立合規監督小組。

其次,歐盟必須形成與美國和中國平等接觸的共同立場。由于貿易、安全和外交政策之間的緊密聯系,戰略性出口管制將影響整個歐盟。將反應留給目前受影響最嚴重的成員國是短視的,尤其是在美國即將實施更多控制措施的情況下。

如果不同的國家針對與美國和中國的貿易制定不同的政策,單一市場的一致性和防御可能會受到損害,因為許多技術供應鏈涉及多個歐盟國家。

第三,歐盟應對新的安全威脅及其與出口管制政策的相關性進行聯合風險評估。這應包括分析技術轉讓(合法和非法)如何促進系統性競爭對手的軍事建設,以及經濟和技術對關鍵技術(包括芯片和清潔能源技術)的依賴所產生的威脅。

最后,文章認為歐盟應考慮現有的多邊出口管制制度,特別是“瓦森納協議”,是否能夠(并且應該)解決因技術快速進步、軍民融合政策、經濟脅迫做法和供應鏈不安全而給歐盟安全帶來的新風險——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的成員身份。它應該考慮如何在出口管制方面的雙邊、多邊和多邊合作之間建立新的平衡才能有效并符合歐洲的利益。以這種方式與各種國際伙伴合作將防止形成一個技術集團,這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是有風險的。

美國開啟了戰略出口管制的新時代。歐盟中很少有人希望破壞跨大西洋的安全和貿易關系,但他們也不想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或加速集團的形成。歐盟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平衡這些可能性。 為此,成員國需要將出口管制問題納入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議程,評估現有制度,形成共同立場。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