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34.2%,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同比增長27.2%。民營企業貸款新增1.2萬億元,同比保持多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4689億元,同比增長22.9%。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同比增長24.1%。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項目貸款投放較快。
三是融資成本持續保持低位。1月份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繼續下降,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0.26個百分點。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與去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新發放制造業貸款利率持續保持低位。
四是貸款覆蓋面進一步擴大。1月份,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同比增長14%。企業申貸獲得率不斷提高,融資獲得感不斷增強,對“信貸空白”小微群體服務力度加大,2022年全年新增小微企業法人首貸戶81.5萬戶,首貸戶金額同比增長13.1%。
落實資管新規取得積極成效
理財業務存量整改基本完成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嚴格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推動理財領域影子銀行風險顯著收斂,空轉嵌套等亂象根本扭轉,行業整改轉型取得決定性成效,為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后,銀保監會扎實推進理財業務整改轉型。經過近五年綜合治理,一是影子銀行風險顯著收斂。理財領域精準有序拆彈,堅決治理影子銀行風險,解決了空轉嵌套、資金池運作、非標投資異化為表外信貸等一批想解決而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點問題,行業風險顯著出清,監管質效大幅提高。
二是行業風險亂象根本扭轉。保本理財清零,預期收益型產品基本壓降完畢。空轉嵌套等行業亂象顯著減少,多層嵌套基本消除。同業理財較峰值大幅壓縮99.9%。期限錯配根本扭轉,池化運作得到糾治。非標投資大幅壓降,銀行發行的理財投資非標債權資產較資管新規發布時下降89.2%。高杠桿擴張得到抑制,產品平均杠桿率較峰值下降7.2個百分點。
三是資管新規過渡期整改任務總體完成。銀行嚴格制定報送理財存量業務整改計劃,鎖定待處置資產基數,多措并舉推進整改落實,絕大多數存量資產已順利處置完畢,總體完成過渡期整改任務。對于個別銀行剩余的少量難處置資產,依規納入個案處置,加快推進清理,總體進度優于預期,個案處置進入收尾階段。
理財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增強
多層嵌套基本消除
銀保監會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規范與發展并重,在有序拆解影子銀行風險的同時,保持了信貸規模的穩步增長,避免了金融縮表影響實體經濟。
一是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截至2022年末,理財產品規模27.7萬億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二是加大落實社會責任力度。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超過3.5萬億元,投向綠色債超過2700億元,投向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扶貧等專項債超過1200億元,ESG(環境、社會、治理)主題產品規模超過1300億元。三是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多層嵌套基本消除,企業融資鏈條顯著縮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資金空轉大幅減少,資金使用效率明顯提升。
商業銀行已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超2400萬戶
近年來,銀保監會著力推動商業養老金融改革,積極支持銀行保險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多元主體參與、多類產品供給、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養老保險第三支柱主要包括商業養老金融和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商業養老金融改革方面,截至2023年1月份,特定養老儲蓄業務余額263.2億元;具有“穩健、長期、普惠”特征養老理財產品存續51只,47萬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1004億元;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實現保費42.7億元,保單件數37.4萬件,其中新產業、新業態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保單件數超過6萬件,保費超過1.7億元。商業養老金試點于今年1月1日啟動,目前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國壽養老保險公司已面向消費者開展業務,其他兩家試點公司也在積極籌備產品。養老年金保險2022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42億元,保單件數2252萬件,期末累計積累責任準備金6659億元;加上其他有養老保障功能的商業保險,商業養老保險期末積累責任準備金已超過5萬億元。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方面,目前,商業銀行已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超過2400萬戶;銀行保險機構正在有序推出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等多種可供參加人投資購買的金融產品。
養老理財產品規模突破千億元
2021年9月,銀保監會選擇“四地四機構”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2022年3月將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至“十地十機構”。截至2023年1月末,養老理財產品存續51只,47萬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1004億元。
此外,銀保監會推進理財業務凈值化轉型,堅持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計量,通過產品凈值波動向投資者真實傳遞風險與盈虧。目前,產品凈值化率超過95%,較資管新規發布時提高80.4個百分點。
目前一些理財產品凈值已明顯逐步回升
截至2022年末,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27.7萬億元,全年為投資者創造收益8800億元,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累計創造收益4.4萬億元,有力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22年最后兩個月,受經濟預期向好、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影響,部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這是市場自身調整的表現,總體風險完全可控。從監測情況看,目前市場已基本趨于穩定,一些理財產品凈值已明顯逐步回升,理財業務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截至2022年末銀行保險機構
推出新市民專項信貸產品2244個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在出臺專門政策的基礎上,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持續推動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截至2022年末,銀行保險機構推出新市民專項信貸產品2244個,信貸余額1.35萬億元;專項保險產品1001個,保險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指導派出機構進一步建立健全與地方政府常態化工作協調機制,推動新市民公共信息與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應用,完善新市民信用體系。推動金融機構完善內部績效考評機制,貼近新市民群體需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構建新市民金融服務長效機制。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16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