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在美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就在本月17日,美國勞工部稱,美國最大的食品安全衛生服務商之一“包裝工”衛生服務公司雇用了至少102名13-17歲的未成年人,在阿肯色、科羅拉多等8個州的13處肉類加工廠通宵工作。
調查發現,這些兒童工作時使用危險化學品以及鋒利的肉類加工設備,至少3人曾受傷。
美國勞工部官網截圖
勞工專家證實,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勞動力短缺,移民一直是美國低端勞動力的重要來源。這些人尤其是兒童一直遭受著某些美國企業及其配套行業的殘酷剝削,并被迫從事許多危險且非法的工作。
《紐約時報》的報道揭露稱,在過去幾年里,美國移民童工的增長是一系列“明知故犯”的結果:使用童工的企業故意忽視這些年輕面孔,而政府更是在整個程序中充斥著不作為和濫作為。
明尼蘇達州一家豬肉加工廠,未成年移民工人剛剛結束通宵工作。(圖自《紐約時報》)
報道進一步指出,隨著美國混亂的移民政策導致越來越多移民兒童到來,拜登政府越來越草率地將這些孩子從收容所轉交給未獲嚴格審查的監護人,致使他們失去應有的政府保護。
此外,政府部門往往忽視明顯的童工遭剝削跡象,同時經常以人手不足為由放棄對違法童工法行為的調查和處罰。
根據《紐約時報》對美國法院數據庫的審查,在過去十年中,聯邦檢察官僅提起約30起涉及強迫無人陪伴移民兒童勞動的訴訟。
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局駐阿拉巴馬州伯明翰辦公處負責人道格·吉爾默干脆直言:“作為政府,我們已經習慣了對這些人口販運活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報道認為,“美國旨在保護兒童的制度已經失靈”。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他們竟敢讓我們回到100多年前”
無數事實證明,在有著數百年販賣、虐待和歧視黑奴歷史的美國,奴隸制度從未真正消失。
時至今日,這個自封“人權燈塔”的國家依舊存在著以人口販運和強迫勞動為特征的“現代奴隸制度”。只不過,受害者從當年的黑奴變成了外來移民。
美國勞工部當地時間2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美各地公司企業非法雇用的童工人數增加了近70%。在上一財年,勞工部調查發現835家公司在違反童工法的情況下雇用了超過3800名兒童。
路透社報道截圖
雖然美國勞工部高調宣布要打擊非法雇用童工行為,但童工問題其實早就成了美國的“燈下黑”。
而對技能要求較低、同時兼具高強度和高風險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成了美國童工問題的重災區。
以“爐邊食品解決方案”公司為例,這家擁有39家工廠的公司自2019年以來,已因34項違規行為被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起訴。
僅在卡羅萊納·約克工作場所內的傳送帶,就導致至少11名童工受傷截肢。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1989年,世界各國領導人通過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而美國這個全球最發達國家,恰恰是唯一一個沒有批準該公約的國家。
長期以來,自詡“人權燈塔”的美國屢次因嚴重的童工問題受到國際勞工組織點名批評。然而,美國政府幾乎沒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改變現狀。
相反,美國不少州還開起了歷史倒車。
英國《衛報》近日揭露稱,美國一些州議員正在推動州和聯邦層面的所謂“改革”,以進一步減少對童工的保護措施。
《衛報》:艾奧瓦州共和黨人今年1月提出法案,擬擴大14至15歲少年參與學徒工的范圍、延長其工作時間,且當少年學徒在工作中受傷甚至死亡時,雇主還可免責。俄亥俄州的兩黨議員今年共同提議,在家長或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允許延長14至15歲少年的工作時間;明尼蘇達州議員今年1月也提出類似法案。在聯邦層面,共和黨眾議員喬伊斯于去年提出了允許在開學期間延長14至15歲少年工作時間的法案。
如此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多方人士的強烈譴責。
用美國“童工聯盟”協調員里德·馬基的話說,100多年前,曾有數不清的兒童在美國的工廠和礦山等不安全崗位上長時間工作,為了制定保護他們的童工法,許多人付出了巨大努力。
“但現在有一些州卻想回到那個方向,通過使用童工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甚至要讓他們重新置身于危險的工作環境中,真是豈有此理!”
《衛報》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游佳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