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在商業航天領域建立合理的創新激勵機制。創新激勵是影響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如果技術創新的人才和企業得不到激勵,技術創新就缺少動力,可持續技術創新將無法維持。
通過對新型舉國體制動力機制的分析,可以看到,混合所有制模式正是構建這一動力機制的一個重要方法和可行路徑。
混合所有制以產權為核心,通過企業治理結構、經營機制、監管制度的系統性變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達成協調統一,實現政府有效監管、企業持續發展、社會資本認可的合作共贏。同時通過員工持股等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活力。
目前,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的構建有兩個途徑。
一是通過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達成。例如航天科工集團下屬航天科工火箭公司已經展開戰略投資者引入、員工持股等資本運作,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走在前面。其所研制的“快舟”系列商業火箭采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在國內首次采用柵格舵控制技術,是中國首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軌能力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的最快紀錄,初步形成了中國亟需的空間快速響應能力,增強了我國商業火箭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通過創建混合所有制企業實現。例如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持股約30%的中科宇航,通過創新項目牽引,社會化融資、地方政府合作等方式,搭建了混合所有制模式,面向商業發射市場需求,充分調動團隊、地方政府、戰略投資方的積極性,三年時間就快速完成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研制工作,在火箭技術創新、研制效率、成本管控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同時,在廣州南沙采用地方政府“代征代建”方式建設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建成后有望成為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從當前商業航天領域的混合所有制實踐來看,與新型舉國體制在目標和手段上都具有相當強的一致性和同構性。就此而言,通過混合所有制模式建構并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的動力機制,是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政治邏輯、經濟邏輯、科技邏輯的統一,也是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市場開拓以及體制變革的可行路徑,更是兩種制度設計在商業航天領域融合互補,發揮其最大價值的現實選擇之一。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