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答一財記者: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

日期:2023-03-04 11:23:5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調整,金融監管部門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

從需求端看,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持續引導實際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去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除個別的熱點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

從供給端看,推動16條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全面落實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弱化金融機構過度避險情緒,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正常融資,將房地產企業納入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的支持范圍,保持了房地產市場融資的平穩有序。

同時,推出35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設立2000億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1000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指導金融機構推動行業重組并購,加快風險的市場化出清。

潘功勝表示,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關于房地產調控的方針政策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地方認真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房地產行業快速擴張、價格過快上漲、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潘功勝強調,我國城鎮化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較大,租購并舉的發展模式也有很大發展空間。下一步,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認真總結和吸取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會同相關金融部門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購并舉的住房市場發展,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