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孟
價值是工程之魂,工程就其本質而言是價值嵌入、價值創造和價值形成的過程。工程的價值觀及價值評價和權衡協調等問題,是工程哲學理論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的研究問題。因此,有必要深入開展“工程價值論”專題研究。
1?
基本要求
研究應在工程-技術-科學三元論、工程本體論、工程演化論、工程方法論、工程知識論研究的基礎上,堅持唯物辯證法及工程本體論的基本觀點,從工程哲學的視角研究人工造物及人工物世界的價值觀及其方法論,對工程活動的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生態、文化等價值內涵及其評價和權衡等進行理論化、系統化地深入研究,形成指導中國工程實踐的工程哲學研究成果。
研究對工程價值的把握,應立足中國工程實踐的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體現科學理性、低碳環保、社會和諧、文化自信、經濟合理等核心價值理念,從價值論層面揭示工程活動的特征規律,指導工程實踐及其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重要階段,完善工程哲學理論體系,服務于新時代中國建設工程強國的戰略目標。
2?
主要研究內容建議
其一,理論基礎。研究工程價值論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內涵;闡釋研究工程價值論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結合中國推進工程強國建設的現實背景,闡述樹立正確的工程價值觀和開展工程價值論研究的特殊意義;提出工程價值論研究的基本思路、內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其二,工程價值的內涵和特征。從價值哲學的視角,研究價值及其存在基礎,價值的主體性特征,價值與人的關系,價值與社會的關系;從工程哲學的視角,研究科學-技術-工程三元論及工程本體論體系中的工程價值及其屬性,價值類型和基本特征;結合工程實踐闡述工程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等不同類型工程價值的內涵及特征。
其三,工程價值的樣態和演進。研究工程價值的呈現樣態,包括正面和負面、有形和無形、直接和間接、局部和整體、顯性和隱性、當前和長遠、微觀和宏觀、靜態和動態等樣態;研究工程項目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價值內涵及呈現特征;研究工程價值的時間及空間維度屬性、演進邏輯及基本特征;工程遺產、工程價值記憶及其傳承。
其四,工程價值的創造和實現。結合不同類型案例,從理論和實踐的不同視角闡述工程價值目標的預設、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一般過程和運行規律;闡述科學重大發現、新技術革命對工程創新及工程價值創造的影響;工程價值生態的呈現樣態,以及如何通過工程生態優化,引導和促進工程價值的聚合、物化、增值及溢價。
其五,工程價值的沖突和權衡。研究因工程價值不同參與主體的價值訴求差異而引發的價值沖突及其呈現方式;基于價值沖突背景下的工程價值權衡、排序和選擇;工程價值沖突導致的工程倫理風險;工程倫理責任在工程價值沖突風險管控中的作用,以及工程價值沖突權衡中如何實現誠實、公正和可靠,促進工程價值的實現和增值。
其六,工程價值的評價和糾偏。研究工程價值的評價論和反映論之間的關系,工程價值評價的對象、原則及方法論;工程價值評價的依據、基準及偏好;工程價值評價的偏差及糾偏機制;工程政治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等不同類型價值評價的思路框架及判斷標準;事前、事中、事后工程價值的評價和生命周期全過程工程價值績效管控。
其七,工程價值形成中的主體能動作用。從價值哲學作為主體性哲學特征的視角,研究工程價值形成中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及其對工程價值影響的內在機理;從工程價值形成的主體性視角,研究工程各參與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在價值形成中的能動作用;從工程價值形成的社會人文環境優化視角,研究如何優化創新創造環境,建立容錯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個人和組織的創新效能,讓有價值的工程能夠真正實現其價值。
其八,邁向負責任的工程價值創造。從邁向未來迎接新技術革命的視角,研究工程創新如何體現人文理性和責任關懷;從未來價值主體多元化協調創新的視角,研究工程創新如何實現多元主體共治;從工程哲學理論體系創新發展的視角,研究工程價值論研究在揭示工程規律、指導工程實踐、推動學科建設、實現價值創造等方面的責任使命及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責任編輯:




